
越野跑下坡時如果有充分的技巧才能盡量避免意外或是傷痛發生,但在技巧純熟前如果有雙保護性更出色的鞋款,則能讓入門跑起來更為放心與安全。這次開箱的Salomon Wings Pro 2,便是針對下坡進行設計,能提供穿著者在下坡時能有更好的控制及保護。

在配色上共有三款,分別為紅藍、黑紅以及這次開箱的藍綠。

在鞋頭的部份提供大範圍的TPU層強化,能提供腳指頭更完善的保護,踢到硬物的時候能減低受傷的機率。

鞋面使用3D彈性透氣網布,質地蠻柔軟的。

鞋面採用雙層的合腳設計,外層是由SENSIFIT技術與鞋帶系統構成的鞋面主架構。

搭配上從鞋舌連接到裡層的ENDOFIT包覆科技,能提供足部精準的鎖定感與包覆舒適性。

鞋外底使用了耐磨及高抓地力的contagrip橡膠材質。

在後跟的部份可以看到ACS字樣,全名為AGILE CHASSIS SYSTEM,是Salomon的一種吸震支撐結構科技,嵌入在EVA材質中底中除了能保有適當的緩震效果,較高的硬度能提供步態更穩定與支撐,避免不必要的扭轉情況發生。

ACS範圍從外側延伸到內側以及鞋外底。

鞋大底的設計更是Wings Pro 2特色所在。採用複合式密度的contagrip橡膠大底,包含了在濕地上有更好抓地力的WET TRACTION材質以及更耐磨的HIGH ABRASION。

獨立的鞋釘採用梯形設計,而多角度的設計能提供更好的抓地效果。

後跟綠色的區塊則是採用橫向的逆溝槽設計,目的是提供下坡時更好的步態控制。

在溝槽內可以看到PROFEEL FILM字樣,加入了彈性支撐片用來阻擋尖銳物。

鞋帶採用Salomon招牌的Quicklace快速綁帶系統。

透過快扣可以迅速調整鞋面鬆緊。

在鞋舌處則設有暗袋,能將鞋帶調整快扣及多餘收納,避免多餘的鞋帶行進間造成不必要的拉扯或是勾到樹枝異物等造成跌倒。

鞋口內襯有加厚設計。

Ortholite的鞋墊與中底結合提供更好的避震效果,同時具備更快乾與防止異味的功能。


接著看到實穿的感受。在楦頭的部份個人覺得略微偏窄,但同尺寸下似乎比上次開箱的Salomon Speedcross 4略寬一點。我依舊選擇個人平常穿著的原尺寸,但因為每個人的腳型會有所差異,建議還是要以個人實際試穿的感受為準。

穿上後可以明顯感受到鞋面包覆性強,Salomon Speedcross 4相比在鞋口的周圍加厚設計更飽滿,加上鞋面的柔軟度更高一些,所以相當服貼舒適。在重量上尺寸US10.5的單腳實際重量測量為366公克,相對來說並不算輕,甚至比Salomon Speedcross 4更重了約50公克。

這次實際體驗選在大溝溪生態治水公園往鯉魚山的路線,來回約2公里,雖然這次沒有經過太多未經人工開發的叢林,但依舊可以遇到不少路面的變化。Wings Pro2的鞋底具有相當的硬度,因此在上山時會覺得有顯著的支撐,但因為前後高低差高達10mm(前掌高17mm後跟高27mm),個人覺得在上坡前進時除了路感較差之外腳板比較痠一些。

沿途也刻意選擇不同的路面嘗試抓地力,在乾燥的泥土與石塊混雜的路面上,Wings Pro2確實擁有出色的抓地效果。而且因為鞋頭與鞋面紮實,因此走在枯枝草木上相當安心,可以輕易的直接踩過,也沒有發生太多進沙的情況。而在下坡時則可以感受到高低差較大這項設定的優點,因為會自然讓身體重心略為前傾,走起來有更為省力的感覺。

另外在做比較大的動作像是輕微的跳躍時,可以感受到避震效果與Salomon Speedcross 4相比又更為顯著,而且後跟在著地時的穩定性與支撐感也更為出色。相信對於入門的越野跑者來說,這樣的設定更為適合。

在乾燥的石階上可以明顯感受到Salomon Wings Pro2的抓地效果顯著,走起來相當的讓人放心。

但在略為潮濕的青苔石階上,即便鞋子有更出色的抓地力但依舊會有點滑,這個部份還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尤其是下坡時還是需要事先預判是否可以踩踏。

目前筆者個人體驗過Salomon的兩款鞋款,整體來說與Salomon Speedcross 4相比,這次體驗的Salomon Wings Pro2的整體設定更適合多變的地形路面,而且在抓地力以及避震效果上也更為顯著,相信對於入門的越野跑者來說會是更合適的選擇。但是在重量上則可以明顯感覺到上山時會稍微重腳一些,如果是要專門做為長距離越野比賽的鞋款,這個部份可能就還需要多做考量。

目前這款商品已經上架販售,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到Salomon門市試穿體驗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