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轉貼] 登山知識 秋季虎頭蜂的防範


點我點我以上來源:登山知識 虎頭蜂的防範


[轉貼] 登山知識 秋季虎頭蜂的防範


秋季,是虎頭蜂非常活躍的時節,加上今年的颱風沒有對北部造成損害
當然此時從事野外活動,就要特別小心囉!
因為颱風往往是虎頭蜂的天災,颱風除了會帶給人類傷害,也會帶給虎頭蜂大的傷亡
所以颱風造成傷害的地區
同樣虎頭蜂也傷亡慘重,何況虎頭蜂的巢都是春天開始築起,到了秋天,如果沒有颱風的天災
那每一個巢都能發展到非常大,甚至於有的可以達1~2公尺直徑

巢如此大時,當然生活在其中的虎頭蜂,其數量也同樣驚人,據說有些巢達萬隻的虎頭蜂
自然它們的活動範圍也會很大,警覺性也會擴大。
事實上,春天剛開始時,它們的巢只有2隻虎頭蜂,
那時你就算離巢1公尺通過,絕對沒有虎頭蜂會注意到你,
所以也沒有虎頭蜂會攻擊你,
所以幾乎沒有人在春天被虎頭蜂的新聞。

如果它們的巢已經成長到1~2公尺時,那大部份已經是夏季末或是秋季了。

88水災那一年虎頭蜂攻擊事件都在北部,但在中部參加野外活動的朋友同樣要小心

88水災的莫拉克颱風,只帶來台灣南部與東南部的災害,所以近來虎頭蜂螫人事件都發生在北部山區,
首先是9月13日在五峰鵝髻公山山頂被虎頭蜂攻擊,8名遊客受傷,幸好送醫急救後都脫險之事件。
接著9月20日在北縣雙溪鄉盤山坑,螫傷20餘人,並造成1人死亡的不幸。

然後昨天9月30日上午輔仁大學師生前往台北縣新店碧潭空軍公墓校外教學時,
被虎頭蜂攻擊,造成總共3男1女受傷。另外一件事件則發生在6月底,
一群誠品書店員工從台北到宜蘭松羅國家步道登山,沒想到遭到虎頭蜂攻擊,
四人頭部手部分別被螫傷,其中一人一度呼吸窘迫。

雖然,今年虎頭蜂的攻擊事件都發生在台灣北部,但中部的山區,也有一半地區在沒有風災的地區,
你若前往該地區從事野外活動,要提高警覺。

虎頭蜂的防範
蜂和一些動物一樣,有其一定範圍內的警戒,尤其是虎頭蜂,因此當有人接近其蜂巢一定範圍內時
必會被二、三隻巡邏蜂盤繞四周,此時若能停止活動、張望四周搜尋,
如樹枝上或岩崖下等可能築巢的地方,若是找到蜂巢,慢慢移動遠離蜂巢或迂迴而過
若沒發現此徵候,繼續步入其範圍,就易遭受虎頭蜂的攻擊。

還有一種情形是在走陡坡時,因拉動樹枝而觸動蜂巢或是攀岩壁時,不小心手碰到岩縫裡的蜂巢
因此山區活動,不要隨意亂搖樹枝,攀岩時先觀察岩縫中是否有蜂隻進進出出的蹤跡,才開始進行攀登活動

虎頭蜂最常發生攻擊事件的季節是秋季,故在此季節上山需留意虎頭蜂。

另外帶一小瓶純麻油備用,我帶的是「神奇麻油」,則是經深山高人指點,自己製造的萬用外傷藥
它是用純麻油與艾草一起提煉後的中國神藥,
它可是古時的神藥,它不但可以治療虎頭蜂螫傷,以及大部份的外傷、蚊子、昆蟲咬傷、燙傷、口腔內破洞等
甚至昆蟲造成的皮膚過敏,效果其佳,還對燙傷也同樣有奇效。


想自己製作「神奇麻油」的朋友,可以參考:

http://www.alpine-club.com.tw/news_detail.php?NNo=35


蜂群攻擊時的處理

不可讓隊員各自奔逃,必須團結一致,聽領隊的命令,千萬別心慌,然後散開各自在原地臥倒
就算有虎頭蜂已經停在身上,也不要亂動由領隊找一節樹枝(若無樹枝,可用衣服、登山杖、石塊等代之)
先將樹枝在空中旋轉一圈,再順勢將樹枝等物拋入山谷中
若非崖谷之地,則可順風向,向下風處拋擲,如此可將蜂群引開
因蜂在追尋敵人之初,先是追尋那股氣流,尤其是逃跑時的亂流
待氣流靜止時,才用搜索的方式
所以待蜂被引開後,全體隊員可先以緩慢速度朝反方向移動
待離現場百餘公尺之後,才可大步奔離危險區

30年前,我就曾用此方法騙走一大群虎頭蜂,那群達一公尺黑雲的虎頭蜂
就在我把一根木棍丟下崖壁的同時消失無蹤,當然我的隊員都沒有人被螫傷

若有人相信用奔跑的方法,也不錯,我建議,你可先叫全隊臥倒不動
然後你一人一邊揮舞衣物,一邊奔跑,如此絕對可以引走蜂群
就算有意外,也只犧牲你一人而已

我真的不相信跑是上策,我更不相信虎頭蜂喜歡攻擊穿紅色衣服或擦香水的女人
而且,我曾在一次野外求生課時,在我們行進的路上發現一損壞的虎頭蜂巢,那巢還有近百隻虎頭蜂圍繞其上
我於是請所有參加的學員,慢慢走向蜂巢,看大家要多靠近虎頭蜂群時,它們才會飛起攻擊
結果是1.5公尺,然後我叫大家不要動,此時許多學員身上已經爬了許多隻虎頭蜂
大家都沒動幾分鐘後,虎頭蜂也紛紛飛回它們的巢了
所以我們沒有人被螫,那時我們大部份都有帶帽子,經觀察我發現它們最喜歡鑽黑頭髮
還有停在灰色帽子上最多,反而停在紅帽子上的最少呢!

蜂蟄傷的急救方法
如果有帶麻油,先在被螫的地方塗上麻油,症狀都消除了,就不需要去醫院了,當然症狀還在,你就依下列方式處理。

距離醫院二小時以內:可迅速將傷患抬送醫院治療

身處深山之中:最好用那純麻油塗抹傷口,我相信一小時後,就會消腫,當然疼痛也會同時消失
蜂的幼蟲也是治療蜂蟄的良藥,只要將幼蟲往傷腫方處擠壓揉之,很快能消腫、消痛。
我在幾年前,在墾丁地區帶學生的活動,我為了確定蜂的位置,
結果被胡姬胡蜂攻擊,整個背被蜂叮螫的滿滿,應該有50個腫塊以上,我就用火攻蜂巢,
然後取下蜂蛹塗抹在我的整個背部,原本很痛的,立即變的全身發熱,人也很暈,
大概經過十幾分鐘後,痛不見了,腫也消失,然後我又繼續把課程帶完,
當時就是有一位老師先被攻擊,我才去密林中找蜂巢,
我被攻擊的同時,也有一位老師及一位學生各被叮螫一針
也都是用蜂蛹治療好的;

但虎頭蜂太危險,絕對不要想去摘它的巢,還是帶著麻油比較有效與安全。

蜂的其他用途
幼蟲亦是一道名菜,可炸而食之;泡蜂酒,還可治風溼呢!

希望大家認真的研讀,然後不再有山友被虎頭蜂螫傷或死亡



幾年前台南一位女老師在曾文水庫

為保護學生被兇狠的虎頭蜂蟄死.....
2016-10-24 14:47 發佈
嗯!
很受用~~
山區入秋真的要小心蜂群,
給大大一個讚!!

Austin0609 wrote:
嗯!很受用~~山區...(恕刪)


加減參考啦~
幾十年前
有一個男老師帶學生郊遊遇蜂
男老師脫光衣服以自己身體餵蜂...
後來有拍成電影

2227995 wrote:
點我點我以上來源:登...(恕刪)

2227995 wrote:
另外帶一小瓶純麻油備用,我帶的是「神奇麻油」,則是經深山高人指點,自己製造的萬用外傷藥
它是用純麻油與艾草一起提煉後的中國神藥,
它可是古時的神藥,它不但可以治療虎頭蜂螫傷,以及大部份的外傷、蚊子、昆蟲咬傷、燙傷、口腔內破洞等
甚至昆蟲造成的皮膚過敏,效果其佳,還對燙傷也同樣有奇效。

寫的好像電台賣藥的,看看這一篇吧: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國內因遭虎頭蜂螫致死案例不在少數,其中又以對虎頭蜂毒蛋白產生過敏性休克死亡佔多數,這類病患一旦被虎頭蜂螫個幾針,若不及時注射腎上腺素,五到十分鐘內就會致命。故國外會建議上山民眾隨身攜帶腎上腺素,或是抗過敏藥劑、強心劑及類固醇等藥品,以備不同狀況時可立即處理;也有些國家在虎頭蜂可能出沒的地區設置小藥站,供遊客緊急時使用。

當然,若對虎頭蜂毒蛋白不會產生過敏,只要不被螫上一、二百針,一般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危險;林杰樑表示,和一般蜜蜂不同,虎頭蜂的毒針螫人之後還可以重複使用,因此一旦被虎頭蜂螫到時,如果非必要,最好不要將虎頭蜂打死,以免毒針留在傷口上,最好讓虎頭蜂飛走,一併將毒針帶走。若不幸虎頭蜂的毒針留在傷口上,林杰樑指出,千萬不要逆向抽取拔除,以免反而將毒液灌入,可以用衣服採平掃的方式,將毒針掃掉;至於傷口處理,可以擦些抗過敏的藥膏,並加以冰敷,一方面可以鎮痛,一方面可使傷口血管收縮,降低紅腫的程度,隨後立即就醫。
“先將樹枝在空中旋轉一圈,再順勢將樹枝等物拋入山谷中
30年前,我就曾用此方法騙走一大群虎頭蜂,那群達一公尺黑雲的虎頭蜂
就在我把一根木棍丟下崖壁的同時消失無蹤,當然我的隊員都沒有人被螫傷”

真的遇到虎頭蜂攻擊是會致命的,不能開玩笑。
上述做法會害死人....
uggla0806 wrote:
“先將樹枝在空中旋轉...(恕刪)



那請教您的方法是?



腎上腺素針劑以前也討論過了


一針3000元


藥房不會賣你


醫院也不太敢賣.怕自己打針人死了被告⋯


(要你去醫院打.不過當下要能活到醫院再說)


山友經驗是被蜇2針(含).就要就醫比較保險


就算有針劑.緊急狀態時要自己殺自己也不容易⋯⋯


當然用塗的較簡單容易

jackhung_web wrote:
寫的好像電台賣藥的...(恕刪)



2227995 wrote:
點我點我以上來源:..結果被胡姬胡蜂攻擊,整個背被蜂叮螫的滿滿,應該有50個腫塊以上,我就用火攻蜂巢(恕刪)


叮了五十幾下,還可以一個人火攻蜂巢,是蠻神奇。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