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Gregory Zulu55 (Zulu 55) 不專業開箱\心得\缺點\優點。登山背包、背包客

這是小弟第一篇開箱文,
因為這個背包國外開箱不多,台灣根本沒有,
而之前都是仰賴前人大大的恩惠,這次好像不小小來個開箱不太上道
如果有問題得也可以在下方發問,還望各位編小力一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regory Zulu55 是Gregory z55的後繼款
今年Z系列改成Zulu系列 , 女生的J系列變成Jade系列

黑色,此款式有黑色和綠色兩種選擇
我是請美國代購買s號,不管是台灣還是淘寶都沒有賣S(身高阿,哀......),加運費台幣$61xx,便宜好多!!



跟EYE 40公升比起來明顯大了一號,當然,他是55公升,卻比我預想還要小


塞滿後zulu55是76cm高左右





塞滿後側邊



把頂袋壓到最低,高度可以到55~56公分左右,竟然可以上飛機耶



背面



胸扣



背帶透氣孔



他是固定背長,所以背包SIZE分為S、M、L來配合各種身材
S:16 - 18 inches
M:8 - 20 inches
L:20 - 22 inches



腰帶



網袋那一邊可以輕鬆放進htc A9帶保護殼



普通口袋那邊要放進HTC A9 有點卡卡的



頂袋的口袋



頂袋下方的口袋



頂袋可以拉高來增加容量



這個設計用以快速束緊袋口,有沒有特殊的技能,小弟還要再研究一下
後來發現他可以單手拉開束帶,不需一隻手按開關控制鬆緊,但束緊時還是要兩手



裡面有一個水袋袋,兩邊吊起來,可以拆下來



最裡面有個沒有手柄的拉鍊,打開會看到背部的透氣網板,是水袋水管的開口,不用可閉合






為什麼裡面的水袋袋可以拆? 因為可以變成攻頂包!!!



前面還有拉鍊小袋呢!



深度足夠放鑰匙、少許乾糧、手機(or)



前方有個向上開口的彈性袋子能放、雨衣、風衣外套、要立即拿出來的東西



前方的彈性袋子後面還有一個小袋子、裡面放著防雨套






現在很多背包都有做前艙U形開口,這款也有,但比起前代Z55 他的開口是朝上(直立時)
可以把相機內袋塞在裡面,方便取用,向上的開口在直立的時候也不太會掉東西,
不過我是把它當作郊山使用,偶而兩天一夜行程也可用,旅行時也很方便。但如果爬高山時在大背包裡再放一個防水袋或壓縮袋
,那這個開口的意義就不這麼大了,端看個人創意或調配,防水袋前面再放個小東西,隨時取用也不錯



塞滿後U型開口(一堆衣服,應該是模擬背包客吧... 爬山放防水袋)



如果放相機內袋呢?



他在下方也有睡袋倉的開口,但又不算是一個分隔的空間



是用一個帆布四角掛起來,需要打通的時候可以拆下來。



前一代Z55側邊下方沒有壓縮帶(55L以下沒有,65L以上有),只有上方有,今年的款式側邊下方的壓縮帶重回袋身
這樣也就比較不會害怕水壺裝在網帶中掉出來了



側邊壓縮帶在塞滿後



下方壓縮帶




以上簡單介紹一下

優點:
1.質感用料非常好,設計細膩,用很多不同的材質組合,讓人驚嘆
2.可以分離的水袋背包,很好用得感覺,臨時離開背包,也能很輕鬆
3.背負舒適(但這個見仁見智,我也還沒出勤,目前感覺腰帶舒服)
4.U形上開艙口,可以不用把所有東西都拿來出就可以找到壓在下面的東西
5.透氣背部網板,台灣濕熱的天氣很適合
6.重量是1.71公斤,在55公升當中屬中段班,還可以接受,至少比Deuter輕很多(有更正)

缺點:
1.背長不可微調(好處是可以變輕、而且小size可以適合體型小的男生)
2.沒有osprey的刀鞘式登山杖收納裝置,不過這是我的私心,因為這個公升級距,找不到適合的。
3.等我用過後再補充,目前覺得很棒

感謝各位的收看,如果有什麼錯誤,請指教,馬上改正。
2016-09-15 16:14 發佈
dweezel55 wrote:
這是小弟第一篇開箱...(恕刪)
重量是1.71公斤,屬55公升當中的輕量班,拿來當作郊山背包也不會過重

感謝開箱資訊
見識背包發展

我這種LKK的,只買過兩個進口中大背包
大背包 Lowe 65+15or20L? 背過35kg
中背包 Karrimor 45L?
當時都5000以內
幾乎用不壞
其中Karrimor背包內層曾脫膠,照用,最近使用是雪季南湖非傳統路線兩天半。

用過21L走過北一-中央尖含露宿,八大秀出玉山,但有些爆。

最近買了一個 20+10L 的 500g $799,準備三天兩夜內含單人帳使用。
發現好像腰帶的收納裝置已經變成標準裝備。
早期重裝下背負系統的背板相形重要,而輕量化後,材質、設計和公升數少可以達到以往的日數或相當負重。
那天看到陽明山山友,有些似乎也都背中背包(35L以上?)
看到用55L當郊山背包,是否這種頻率很高或多是領隊或烹煮人員慣用?

另外把eye 40和這款 55L塞些東西挺一些拍照比較可以明顯對照差異。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前輩您好!

我用同一款抱枕塞進去,個頭會高上不少,


其實把55L當郊山包的人幾乎沒有吧,我是因為有幾個原因才買這麼大
1.要裝一個相機內袋會占掉1/3的空間
2.偶爾帶朋友爬爬郊山,會袋爽糧(水果、滷味、朋友的飲用水)
3.因為身高160...買不到便宜小公升有適合背長的背包,因為一般可調背長也沒有適合我的背長(41cm)
,所以只好往高價背包尋找,心想都花這麼多錢買背包了,乾脆買個大一點功能比較多的背包,還划算一點
4.有做輕量化,一般郊山勉強可以接受,只要把壓縮帶拉緊就變小了
5.gregory 40L之後就是55L,既然嫌eye40太小,只好往上找zulu55

另外看到前輩竟然能用21L露宿、30L三天兩夜,輕量化的能耐超強,身體也很好

我爬了很多文章,大多覺得一天的爬山行程大概是20L~35L
兩天一夜的話是35L~55L
三天兩夜大概是55L~70L

之前去爬雪山主東峰三天三夜約65L,因為是第一次爬高山的新手,所以沒有輕量化
涵內帶的單眼相機佔掉的空間頗大,也有人直接用衣服包一包裸機,也是一個辦法,但總是會占掉一部分空間
所以才買這麼大容量的背包

dweezel55 wrote:
前輩您好!我用同一...(恕刪)

剛好最近突然看到某廠商的型錄特價
自己也是可以用20年前那種薄的攀山背包過夜
但是有帳篷比較安心(有山屋可申請)
想說有多10L的彈性應該很方便調整,但也不能太大,
畢竟背包越大,會越貪心越背越重。

體積是客觀事實,所以如果正面看起來沒有高很多,也只是寛和縱深的差異,
或者邊角的設計和視覺效果。
而延伸袋(不知現在名詞是否和以前一樣)是否加入等等也是會影響體積。
所以未裝或沒有撐到一定程度,基本上曬乾的比較,稍微缺乏實際觀點。


左邊的品牌,我買過他們家的攻擊腰包(當時看起來很勇),配合另一差不多7公升小小背包一日南湖,
結果爆掉,後來車縫,一些疾走山徑快客活動,可能都超限使用,隔間也裂一些。
所以雖然可能品質不會太差,但除非便宜,才會再下手。

之前21L南湖3.5天(有宿營系統),單眼是外掛(三角袋),因為之前lowe已經建立信任,所以就以此參照。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一直很喜歡 gregory 的包,也許年底再弄個 baltoro 85 來體驗一下。雖然我一直無法做到輕量化,總是會帶一些離離叩叩的裝備,例如:因為離不開電子(氣)化設備,所以需要太陽能板----等等,族繁不及備載,不過我常常懷疑這麼大的背包要如何才能裝滿,即使裝滿,大概也背不動。
我有一個 50L 歐洲軍隊風格的登山包,CORDURA面料,有 MOLLE 外掛系統,裝東西很方便,這種靈活性我覺得很重要。
通常我會再加帶一個超大腰包,把隨手會用到的物品裝在腰包裡(手機X2、水壺、擦汗巾、手套、雨具、登山杖、行動糧、獵刀----),避免下背包的麻煩。
此外,陪伴唐僧玄奘"橫越"無人區的"玄奘包"(三藏包)也一直是我心儀的對象,有機會也要來體驗一下。

(哈哈 好細心 兩張合併還有畫框^^)

其實我是想以代替eye40 這個背包的前提去比較,
所以我只把zulu55 側邊上方壓縮帶放開,頂袋都壓到最低,其他壓縮袋也都拉緊
模擬壓縮後盡量接近eye40大小的狀態,
看看兩者能差多少
因為要比容量塞滿的大小,就像前輩說的容量是客觀事實,
15公升的差距,絕對很明顯
如果之後塞滿,再照一張給前輩參考

說一下gregory z55我所觀察到還有登山用品店店員的說法

gregory的系列背包的形狀很特別,一般的背包形狀例如Deuter、Osprey 都是高而修長,
而gregory系列的背包從前面看是下方窄,上方微寬,從側面看來也是上大下小,
所以他只能倚靠牆壁而站,
2016這一代比較不明顯,但上方還是比較寬,
所以如果我把它塞滿會有點像背著風箏,哈哈
(以上是我的觀察)
登山用品店的店員說因為gregory z系列的背包因為下方的空間較小,
呈現向下收束的形狀,所以東西放進去時也會緊成一團,比較不需要下方的側邊壓縮帶
(但是我還是不放心)

然後左邊的背包EYE40
已經壞了
拉鍊之前已經壞掉了,修理的阿姨還問我是不是就扔了
沒想到修好後沒用幾次又壞掉了,所以不修了
這個牌子品質有點欠佳,剛拿到就有很多線頭,裡面還有散掉的毛邊,
用起來還有很多不便
但我必須要說,他的透氣背板相當舒服


附比較圖




我朋友買一款Deuter 75L
我就貼一張玄奘包,開他一個玩笑
畢竟包包這麼高,沒有再加裝一個遮陽板豈不是可惜!


像前面兩位大大說得
外加一個腰包或者相機槍包之類的也是可以
我有想過把一個防水相機包放在背包外面的彈性口袋
可以方便取用又可以不佔包內空間
那背包就不用這麼大,55L就可以走三天三夜

用兩個以上的背包,或者單個背包可擴充(Molle系統之類)是一個實用的方向
dweezel55 wrote:
(哈哈 好細心 兩...(恕刪)

太棒了,整體的型態和邊角設計,包含重心的搭配,或許也是背包主體要素,
其它就是細節了。
這次的side by side圖就更清楚裝填後大小差異和約略型態了!

有些東西如果沒有壞或修一修可以用,丟掉浪費,骨子裡有一些聲音隱著!(好想撿來用或撿來修)
原來,它壞掉了!
除了大中背包,我的小背包和小小背包和腰包沒有一個沒爆炸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8&t=4375134





看到西遊記苦行僧的包
我背過這款 gili 上過高山
價格可以直逼進口包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8&t=4388192#55860305

我的終極包是肥料袋+輪胎內胎。
最近是要用活動旗幟自己做山行修煉包,後來還是花錢買便宜包。
突然想到我的小背包也有背負系統,也是進口的,但700多元而已。
這就是南湖3.5天的模樣。


對了,我買的20+10,也是看簡單便宜$799,剛好有需求才買,也還沒實戰。
logo塗掉,就很大連鎖那家。不知撐不撐得住重量?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tzou wrote:
太棒了,整體的型態...(恕刪)


鄒大大 沒有考慮過萬用又不易壞的鋁背架嗎?要改裝又很好改

台灣目前高山協作最常用的是犀牛牌的那一咖

爬3.5天怎麼能背這麼少,怎麼辦到得
我覺得前輩得打包術、輕量化精神應該很厲害,不知道能不能公布3.5天怎麼省下空間


有一張放在您可愛小孩身旁的很像是外支架背包,但好像是DIY的?

有紅色和綠色的輕量化背包不知道耐不耐用? 我的身高來背,腰帶一定是落在髖關節以下(XD)....

發現tzou前輩的揹負系統比較陽春,是不是要也要配合結實的身材才不容易受傷和損耗體力?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