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台師大助教奇萊東稜 月型池附近墜谷

2016-06-28 10:25 發佈

上週六,才在 MIT台灣誌的FB上,看到他們出發要攀登奇萊山的消息,今早看到
新聞報導在奇萊山發生墜崖山難意外時,我還跟我老婆說,不知道是否MIT台灣誌
的嚮導群們,會先放下拍攝記錄的工作,就近的去搜救? 但萬萬沒想到,出意外的
人員,竟然會是這次MIT台灣誌記錄團隊當中的成員,這真的是太令人震驚了!!

先前藍教官的離世,對MIT台灣誌團隊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而這次,竟然是在拍攝
的過程中,發生這樣的意外,記憶中,這也是MIT台灣誌首次發生這樣重大的意外
我想,麥哥和整個團隊的心情一定很不能平復,唉~ 真的很難過!! 我想,大家所
期盼的聖稜線大縱走計劃,應該會延期生變了。

希望這位助教一路好走,離苦得樂! 也希望這次意外,不要打擊了MIT台灣誌的團隊
希望MIT台灣誌團隊,之後能夠收起悲傷,繼續的為大家記錄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事物



WANNA BE A FREE BIKER FOREVER !!


老漁夫 wrote:
除了台師大本身9人團...(恕刪)
唉,這次事件,應該會給台灣誌及整個岳界深深的打擊

陣仗如此之大,裝備如此齊全,更勝中央山脈大縱走,幾乎都是老手,有些嚮導還是救難隊的,沒想到還是發生意外,

真的,不管你人多有經驗,還是要小心為上
老漁夫 wrote:
唉,這次事件,應該...(恕刪)


大家都輪得到的!

不管高手丶新手或中間
不管團體登山丶少數人登山或獨攀
登山的風險比其他休閒高許多

打擊只是一時的,別太擔心,大家山照爬,節目照播。

風險評估和管理,最後都只能靠自己!團體的某些狀況反而不得不。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tzou wrote:
大家都輪得到的!不...(恕刪)

樓上的就是在說您啦...。

不要一直往山裏跑唷
不昧因果
chen1970 wrote:
樓上的就是在說您啦...(恕刪)


近代
蘇文政醫師
林克孝還陪伴
下山也寫了文章......去爬一座很遠的山
幾年後林克孝......

這兩次事件,我都有敬這些消逝的靈魂
雪地聖稜獨行&悼念影片
直到今年清明,才又重返布蕭丸,敬啓發者!

你的命......DNA當中已經註定了!
我必須獨自探索生命的存在,不管無人的叢林或雪地,因為......我找不到瘋狗老莫陪我玩。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神鄒氏已經是神人級、殿堂級、骨灰級人物,我們這些城市腐敗小民玩不起啊!這簡直是玩命啊!
雖然不認識頼老師,願他一路好走,沒有恐懼。

這一切,每個人終將走一回,相信天堂會有希望......。


離身靈魂。


◎2009年 克孝兄在蘇文政醫師獨自山行殞落後,寫給蘇醫師家人的信。
----------
  我有時也會獨自上山,也很快發現在任何再安全的地方不小心摔一跤,都可能讓自己陷在別人想找都找不到的地方。所以也會揣摩如果陷入這種困境,我會怎麼想。
----------
  我會非常想念家人,我會在山上大聲喊我愛他們。我會希望大家能堅強地原諒我的疏忽。我希望大家能把有限的生命與相聚無限延長到想像中的一生。

  我對山的浪漫想像使我走上這條路,希望大家在怪罪我之餘,也能因為這個浪漫本質而用另一個角度欣賞我的莽撞。

  不過,如果怪我可以使大家能消一些氣,我也會很甜蜜的接受。被罵,此時是甜蜜的。大家要好好過這輩子。我暫時回不去,如同我不能回到童年。但我們一定會再相見。

  我想知道我走後的地球發生什麼事,也會準備一些我在另一個世界看到的其他地球難以想像的趣事,讓我們下次相會有說不完的話題。

  像爬山前的短暫分別,我出門去登一座沒爬過的山了!
----------
◎鄒仔 1993年之玉山雪地獨攀 2005銅山警備道獨勘之後寫的......
我在斷崖跌了個跤
───────────

我在斷崖跌了個跤
原諒我  我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年少時攀岩墜落的夢靨
完全在我跌跤撲空的剎挪  消失殆盡

雖然我已經消失
意念也隨著崩落的碎石支解
我不會化身山中精靈
也不會有所眷念
因為我已經了無恐懼  沒有喜樂哀愁
這完全是人生的一個過程

我不經意選擇在穿越斷崖的同時
跌了個跤
就像生命中偶遇的驚奇與意外
你們不用太在意
也不用惋惜
因為你未來的路仍必須穩健
雖然有時走的有些顛簸
但是青山常在 綠水長流
世上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頂多  像我  無常

在  斷崖  跌了個跤

◎節錄文政醫師意外之後,「冬雪隱士」的靈魂試煉。
(...略...)
膽識就像走在薄冰上頭
臨界點的探索像是賭注
那種關於心理與身理的刺激
充滿不安與尋求平靜
動盪是預期與期待的
然安全仍是最高原則
一個判斷左右著危安因素
分析的正確有賴慎密的觀察
評估與決策最後才落實到最原始的行為
膽識與體能在冰雪岩上攤現
如此無情
沒有僥倖與幸運

你要擁有的不是「冷靜」
而是「謹慎」
但生命卻不能如此
人生還需要的是「熱情」與「夢想」

敬所有為了夢想消逝於山中的靈魂


◎請所有山友「謹慎」你的「腳步」,穩健而輕柔‧‧‧‧‧‧。


以此悼念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http://appweb.cna.com.tw/webm/menu/akey/201606290297.aspx

個人不了解生態硏究環境,但為這些硏究人員喝采,做自己喜歡的事。

然而,就發生之細節才是山行者最該注意的。
團體有團體壓力,而某些細部決策回到個人身上,而什麼狀況造成突破界限?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