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河濱散步賞魚

最近把台北附近的河濱步道都走了一趟,發現河中的魚真的很愛蹦出水面,其中有三個點來獻曝一下,時間我大都是下午4點、5點左右,不知道不同時間狀況會相同嗎?

內湖接近明水路附近河濱的魚,特色是很愛二連跳或三連跳(圖中不是明水路拍的,在明水路沒想要拍)


台北橋往大稻程碼頭的河中,有一區魚特別活躍,一直有魚蹦出來。這段最好全螢幕看,因為手機拍太遠,魚很小。


另外一個是承德橋往百齡橋的魚,這裡的喜歡比跳遠,出水的高度、距離比上面兩個地方長多了。


大家有新的發現也可以交流一下。
2015-11-07 9:0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北河濱
a9740125 wrote:
最近把台北附近的河濱...(恕刪)


感謝分享



蠻特別的,以前都沒有留意到。


不過倒是會有不少人在釣魚就是了

a9740125 wrote:
最近把台北附近的河濱...(恕刪)


據說啦
這種情形是因為河水中溶氧量不夠
所以魚才會跳出來

我常在基隆河自行車道大直到內湖這段夜跑
魚跳出水面這種事很常見哦...

a9740125 wrote:
最近把台北附近的河...(恕刪)


用心生活的人才能注意到這種小細節
這我也查過為什麼魚會跳出水,還沒有說法讓我覺得有說服感。溶氧不足,我覺得如果是很多魚養在小空間,最有可能,如沿海的漁塭打水機壞了,很多魚都會上水面(沒有跳出來)呼吸。我猜跳出來會需要更多的氧,會更容易沒有足夠的氧氣。尤其是來個兩、三個連跳,應該會水中加速好幾次才衝得出水面。

我粗鄙的認為,這只是單純的某隻魚覺得跳得出水面,所以做了。其它的魚有學習的能力,所以才有類集體的行為出現。

這部份倒是不知道站上的神人有沒有可以開示一下的,讓我長知識一下。

還是感謝大家的回應!
a9740125 wrote:
這我也查過為什麼魚...(恕刪)
在下水族玩過一小段時間,分享一下經驗....

除了鯨豚鯊之外,就所知會讓魚浮跳出水面多半就這4大類:水溫、水質、含氧、習性(覓食、避敵、求偶等)。有時候活體跳缸都要苦思是甚麼問題或疾病導致,養蝦或燈科魚更是關注,甚至水質的PH值也是主因,漁塭養殖也差不多。

舉例:過去若發現魚蝦行為怪異、或跳缸,我都會先從水溫跟NO2(二氧化氮)開始檢測,若NO2過高就表示水中硝化菌系統出狀況導致連鎖問題,接著就是一連串調整水質大作戰。

瘋玩鑄鐵鍋

*~SungKing~* wrote:
在下水族玩過一小段...(恕刪)


感謝,長知識了!養魚也是花很多心思的!

一般淡水魚會跳起來的魚 , 大部份是烏魚 , 豆仔魚 , 大眼海鰱

印象中

專家說 , 是水質污染 , 不舒服才跳起來

漁民說 , 是魚要除去寄生蟲 , 所以跳起來

有些魚 , 我認為是為了獵食水面或空中的食物
我只記得去年有一陣子河濱死了一大片魚
那段時間騎腳踏車經過都超臭~
市府的說法是天氣熱水流動不夠雨下得又少
造成藻類還是維生物大量繁殖把魚毒死的
~~黑名單設定真是太好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