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 那裡查的到法令對於登山健行方式的限制: 徒步/單車/越野?

請教各位前輩, 那裡查的到政府相關單位對於每一條山徑/林道/步道的限制:
是僅能徒步, 或是以單車/越野車皆可? 謝謝!

(小弟健行時遇過單車客, 故有此疑問)


2013-08-13 16:37 發佈
目前山徑/林道/步道最常見的限制是..全面禁止通行!!
尤其是林道..當初就是砍筏森林而建,
為方便運輸其林道寬度的都可以讓車子勉強通過!!
如果樓主是因為看不爽人家騎車上山........
只能說時代在變,運動的方式也在變!!
從早期登山運動大多是有閒的退休人士、救國團、學校登山社在參與?!
期間因為林業的沒落跟著林道、山徑逐漸荒廢、救國團活動式微,
登山運動變得少數特定族群支持著!!
後來為推行各地光觀砸了大筆經費搞出一鄉一特色的政策,改善了需多山徑/林道/步道環境,
個人認為這是政府對登山運動最支持的一段時期,
尤其中級山的路徑環境,路崩馬上就修復,沿途還新建涼亭!
但可能是後續維護經費不足,又慢慢退燒了...
許多不熱門的路徑山徑/林道/步道遇毀不是修復慢,就是以保育山林封閉.....
直到單車運動的興起,現在開始慢慢轉移到路跑!!
接下來趨勢就是往山林移動了!!
面對運動風氣又開始慢慢往山林移動,每個人的運動方式不同,只能勸樓主見怪不怪!
只要行進間不影響妨礙他人與破壞環境,基本上都無權禁止。
super yuan wrote:
目前山徑/林道/步道...(恕刪)


感謝回覆,
小弟還不致於看不爽別人騎車上山"等等.
只是誠如yuan兄所說, "破壞環境"這個要素正是讓小弟覺得奇怪之處,
小弟認為車加上人的重量, 應該比單純步行的破壞力更大更快吧?
所以才想知道對此相關的規範.

以上, 感謝!

以前陣子能高越嶺這篇 為例

11年前我用走的,越嶺3天,重裝將近30公斤,
假設換成Eric大說的輕裝10公斤好了,加上車重15公斤,
哪個比較重?

如果加上兩邊的車輛接駁,哪個對環境比較友善?

還有天池山莊莊主為了維護山友居住品質及用膳方便,
還有用農用搬運車及野狼載運,這樣對環境好嗎?

登山與騎車我都略有涉獵,何必用一些理由來否定別的族群呢?

台灣登山多是健行路線,稍微有點登山車技巧就可以騎了
登山的不想看到騎車的,挑些有攀爬地形的,不就好了?

記得有次在滿月圓步道,還看到有位公路車友穿著卡鞋扛著公路車走呢!
用讚嘆的眼神與態度,先不要去想對環境怎樣,心情不是比較好嗎?
爬個山嘛,心胸放寬些。

回應樓主主題,印象中有明文禁止的,大鹿林道東線禁止任何車輛。
為什麼我會記得?因為大霸群峰在艾莉颱風前去了4次,這段路我好想騎啊
我大部分的越嶺都是騎登山車去的(我也徒步爬山)
騎車有個好處
(下山)可以減少車輛接駁的路程
例如能高越嶺之後可以一路騎到花蓮

單車輪胎(輾過)和登山杖(掘土)對土地的傷害相比並不會太多

不過我想這些交通工具進入山林更該注意禮讓問題
上坡騎車不比人走的快,我讓山友先走
下坡騎車用滑的,點按煞車比山友走路輕鬆
我也默默跟在人後頭,等待山友方便讓入我才超行
這樣才不會引起大家的反感

不是很樂見政府介入太多
畢竟勉強以「安全」的角度來加以限制
我是覺得實在說不過去...

不過若是遇到越野摩托車的話
我就不是很歡迎了
畢竟來山裡呼吸新鮮空氣還要吸它廢氣,不舒服...
以路權而言行人當然是大於自行車~至於野外山徑的使用部分美國、加拿大還有鄰近的香港都是是採共同使用的方式:
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管理局-使用郊野公園越野單車路徑/地點許可證申請表
http://www.afcd.gov.hk/tc_chi/permit/permit_cou/files/mbike_application.doc

像加拿大惠斯勒是登山車及下坡車聖地,健行者如果闖入下坡路線是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傷亡事件的!

不能否認某些登山車騎士真的是沒品到極點,橫衝直撞的完全不顧他人安危,但大部分的登山車愛好者其實本身也都是登山或健行玩家的雙重身分,什麼LNT、輕量化登山、WFR、野外求生等技能與知識絕對比一些只會跟豪華團的觀光客好上許多...

所以在台灣我認為大原則在不影響個人安全及侵犯權益之下,大家都是合法申請入山所以應該是互相尊重為主。
JasenKoa wrote:
以前陣子能高越嶺這篇 為例...(恕刪)
回應樓主主題,印象中有明文禁止的,大鹿林道東線禁止任何車輛。...(恕刪)

其實能高越嶺也是明文規定禁止機動車輛以及腳踏車進入的
只是很多人不鳥公告之外還大辣辣的在網路上 po 出來自己騎車進去的紀錄
請參林務局公告 http://www.forest.gov.tw/public/Attachment/611116462671.pdf
單純的騎車運動是不錯
但在山徑上常遇到的卻是
迎面而來呼嘯而過....
連打聲招呼也沒...
反正你就是要讓我...
只有我遇到這樣的人嗎?
蝌蚪 wrote:
其實能高越嶺也是明文...(恕刪)


JasenKoa wrote:
以前陣子能高越嶺這篇...(恕刪)


請問蝌蚪大及Jesen 講的是這篇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20&t=3492943&p=1


另請問Jesen大, 你提到"11年前我用走的,越嶺3天,重裝將近30公斤,
假設換成Eric大說的輕裝10公斤好了,加上車重15公斤,哪個比較重"

我認為當然人在自然環境裡3天的破壞與汙染, 會比1天來的多,
但若要認真起來討論的話,應該不能就行李重量來談.
還可以去想到

車輪胎軌跡是連續線性 vs 人的腳步間是有步距的, 何者加總較多?
車胎接觸地的面積 vs 腳印面積? 何者壓力較大?
當你重裝回程下山時,還有30公斤嗎? eric的15公斤車未必會比你的輕

不是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