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登山者的新課題---預防狂犬病!

這已經不是養狗貓者的專屬議題, 因為全台灣山區應該已經淪陷!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E5%8F%88%E8%A6%8B%E7%8B%82%E7%8A%AC%E7%97%85%E9%BC%AC%E7%8D%BE%20%E5%85%A8%E5%8F%B0%E5%B1%B1%E5%8D%80%E6%81%90%E6%B7%AA%E9%99%B7-8048110.shtml
上周公布第一例鼬獾染狂犬病以來,已從南投縣魚池鄉、鹿谷鄉、雲林縣古坑鄉,翻過中央山脈,擴散到台東縣東河鄉。專家質疑,狂犬病疫情恐怕早已擴散全台,農委會防檢局長張淑賢昨天坦承「不排除」病毒已擴散。

鼬獾白日現蹤不懼人 潛在危險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8049579.shtml#ixzz2ZxYqYV9w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說,鼬獾屬夜行性動物,民眾若在白天撞見且不怕人,就要注意動物可能潛在狂犬病毒危險。鼬獾在台灣各地的中、低海拔淺山地區都有分布,屬於較為常見的哺乳類野生動物

感染狂犬病的鼬獾不再怕人, 還會咬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E5%8F%B0%E7%81%A3%E7%AC%AC%E4%B8%80%E8%B5%B7%EF%BC%81%20%E7%8B%82%E7%8A%AC%E7%97%85%E9%BC%AC%E7%8D%BE%E5%92%AC%E5%82%B7%E4%BA%BA-8048287.shtml#ixzz2ZulMlZ4S
張淑賢說,鼬獾為夜行性動物,一般看到人揮手會躲開,但這隻鼬獾不但侵入民宅、趕不走還咬人,表示已經感染狂犬病、不再怕人,「鄭重提醒民眾提高警覺,看到野生動物一定要避開。」

小檔案/狂犬病 致死率百分百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E5%B0%8F%E6%AA%94%E6%A1%88%EF%BC%8F%E7%8B%82%E7%8A%AC%E7%97%85%20%E8%87%B4%E6%AD%BB%E7%8E%87%E7%99%BE%E5%88%86%E7%99%BE-8048310.shtml
狂犬病初期會有發熱、喉嚨痛、發冷、不適、厭食、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持續數天後,會出現興奮及恐懼現象,而至全身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肌肉痙攣,有恐水症狀,隨後會發生精神錯亂及抽搐。

一定要在六天內施打一劑免疫球蛋白和第一劑的疫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E5%8F%B0%E5%A4%A7%E9%86%AB%E5%B8%AB%EF%BC%9A%E8%AC%9B%E7%99%BD%E4%B8%80%E9%BB%9E%20%E5%8F%B0%E7%81%A3%E5%B1%B1%E5%8D%80%E9%83%BD%E6%98%AF%E7%96%AB%E5%8D%80-8048306.shtml#ixzz2Zum72ZRo
萬一在高危險地區被哺乳動物或貓犬咬傷,一定要在六天內施打一劑免疫球蛋白和第一劑的疫苗,就有九成存活機會,因為「人要是感染狂犬病,發病就會死掉,死亡率近百分之百。」狂犬病疫苗,要在被咬後第一、三、七、十四和廿八天打完五劑,但最好在剛被咬的六天內,打一劑免疫球蛋白和第一劑的疫苗,可以中和病毒毒性,並引發體內抗體,避免狂犬病病毒沿著神經跑到腦部,造成死亡。
2013-07-24 19:03 發佈
就不要跟動物玩就好了

小時候我也被狗咬過 是因為我愛玩才被咬的

你不跟牠玩就會被牠咬嗎





gn01981526 wrote:
就不要跟動物玩就好了...(恕刪)


當然也會,我曾經不小心闖進獒犬領地,直接跑過來咬人了,

爬山又不是自己家的後院,誰知道走一走會走到哪隻動物的領地。

gn01981526 wrote:
就不要跟動物玩就好了

小時候我也被狗咬過 是因為我愛玩才被咬的

你不跟牠玩就會被牠咬嗎...(恕刪)


是的!會被他咬!!

因為狂犬病發作,會亂咬

台東中標那位,沒跟鼬獾玩,卻被咬!!!

所以你觀念要改一下
未必喔

沒跟牠玩(想捕抓?)~還會把他關進鼠籠!?
真相應該只有當事人知道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一些感染了狂犬病的動物變得急躁並且具有攻擊性。他們可能會咬其他動物或物件。

真奇怪, 感染專家都說了 , 怎麼還有人還在那裡未必未必.....


sorry 我的意思是指該例在自己房間受攻擊 而非逗弄 有點奇怪
here

狂犬病發病期的哺乳類動物確實會在非激怒下做出攻擊行為
看到應遠離

如有得罪前輩多包含阿
聽聽當事人描述的你就會知道是誰惹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050891.shtml
卅歲的黃姓男子,高職學畜牧獸醫,大學讀生物技術系,主攻微生物;這段經歷,讓他在咬的第一時間,比常人多了一些警覺。

他回憶,廿二日當晚,這隻鼬獾突然衝進他的房間,不停地衝撞、打轉、跳躍,他從外形判斷是果子狸之類的動物,這隻鼬獾先是跳到電腦桌上,再跳至他身上,一口咬住他的左手食指不放。

「我把左手抬高,讓牠吊在我的手上十五秒,牠自己鬆口落地。」他解釋說,被動物咬住不能硬扯,否則會讓傷口更大、不整齊,傷口會更嚴重,「這是我長期以來接觸生態的經驗」,沒想到「用上了」。

這隻鼬獾落地後不斷亂竄,他離開房間、關上門,到戶外拿鼠籠後,再進入房間引誘這隻鼬獾入籠;他表示,這隻鼬獾被他關入籠中後自行亂咬,當下更令他起疑。
真糟糕,以後登山還要怕冷不防衝出的動物,高山的黃鼠狼黃喉貂,還有一些鼠類,不知道
會不會也中標。

Joe.tw wrote: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恕刪)


最近登山怕怕的
要走親子大眾路線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