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
Day 1 東京→茅野站→八ヶ岳山莊→赤岳山莊→赤岳礦泉→行者小屋(宿)
Day 2 行者小屋→赤岳→行者小屋→茅野→東京
主要花費:
東京、茅野來回JR→約8000日幣
茅野、八ヶ岳來回公車→約2000日幣
行者小屋(含兩餐)→8000日幣
如果要在日本挑選一座老少咸宜,又不會太過簡單的中等程度高中,那麼八ヶ岳系列山脈應該是相當合適的選擇。八ヶ岳應該算是獨立於南、北阿爾卑斯山脈,另外從地表上凸出來的小火山系列。然後八ヶ岳本身又分成南、北兩個部分,這次要爬的是以赤岳(2899m)為主的南八ヶ岳,可以當作是單攻行程,也可以輕鬆的健行兩天,或是排成多日的小縱走,非常受到日本人的喜愛。如同之前所說,在日本爬山幾乎不用擔心交通的問題(只有交通費很貴的問題)。這次的行程只要一早從東京搭乘JR到茅野站後,再轉乘固定時間發車的登山巴士,即可輕輕鬆鬆抵達登山口,開始愉快的登山行程。
位在山腳下的八ヶ岳山莊,出發前大合照。

一開始的步道真是舒適又愉快。

就某個方面來說,日本的山屋總是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每間山屋幾乎都有自己的特色,屬於山裡的一部分。但不知道為什麼,有了比較過後,總覺得台灣的山屋總是少了些什麼味道。

又出現了!很愛揹小朋友上山的日本人!

基本上山屋除了提供住宿外,一般都會供應餐點、飲料之類的,有時候還有賣可口的冰淇淋,是大家休息用餐的好地方。有時候在山上棉被和床單沒有充足的水源每天清洗,山屋主人就會趁天氣好時把棉被拿出來曬曬太陽。

第一天從下午才開始走,好在幾乎沒什麼困難的陡坡,風景也都還不錯。

出發一兩個小時後,都還非常有精神的大家!

沿著北澤前往赤岳礦泉中。

愜意的休息時間。

在赤岳礦泉山屋有賣熱騰騰的特製拉麵和咖哩,還有熱咖啡和牛奶,在山上能有這些東西真的是一大享受。當然絕對少不了日本人的最愛:啤酒。

過了赤岳礦泉後,明天要登頂的目標也慢慢現身了。看起來光禿禿的赤岳。

右邊那條細細的道路就是明天要登頂的道路,看起來非常陡峭容易滑倒啊...而且是那種可以一路從山頂滑到底的那種...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來爬山的遊客一整個大爆滿。不只是今天住宿的行者小屋滿到連通往樓梯間的走道都舖上的布團和棉被,連露營區的帳篷都滿到非露營區出來了。而我們原本預定的床位也因為太晚到,通通變成走道上的臨時床位,加上因山屋裡過多的人氣變得異常悶熱的空氣,整個晚上肯定是相當難以入眠。還好後來山屋主人把一間有人預定但沒出現的小房間讓給我們,要不然隔天一定很沒精神。這次的經驗告訴我們,似乎大部分的日本登山客都會在下午三點前抵達當晚的住宿點,趁著美景配上午茶時間,快活的渡過悠閒的下午時間。所以想要有好的營地或是房間的話,請搶在大批登山客到達前住進山屋吧!

昨天看似陡峭的山路,部分路段有舖設人工階梯和架上鐵鏈。但走在年久失修又搖晃的階梯上,反而更讓人害怕自己不小心將階梯踩斷,一起掉進山谷裡。

中岳(前),阿彌陀岳(後)。

還好天氣非常的好,真想延著小路跑到另一座山上去。

天氣好,展望好。

開始進入最後的手腳併用階段。

有點難爬,又沒那麼難爬...載上手套就對了!

咦~~怎麼出現了一座極為眼熟的山...

真不愧是到處都可以看到的富士山...

遠眺富士山。

不知道2899m是不是算到這個立牌的頂點?

成功登頂照!

位在北方的橫岳(2829m)

赤岳上的大家。

回到行者小屋煮午餐。

準備回家啦!

自以為可以用背包來排隊,結果公車一來,所有人還是擠在一起上車XD

富士見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