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子嶺九龍山迷路慘痛經驗

我想這篇文應該會被許多前輩鞭打,不過小弟已做好準備,抱著虛心學習的心態,請各位前輩不吝惜指導。
同時也希望警惕自己日後一定要做足功課,千萬不要抱待僥倖的心態冒然上山

我與老婆其實都有在台北爬一些比較熱門的路段,嚴格來說算是健行路線
由於日後打算上百岳,想說開始挑戰小百岳
這次假日回到南部,趁著空檔的時間去爬關子嶺的大凍山
只是我們打算由九龍山上再登大凍山,再回到原點

從仙祖廟開始往九龍山方向,一路上遇到的山友都是往回程的方向,唯一與我們共同上山的在涼亭後就轉往大凍山
我們一路也算輕鬆到了九龍山攀繩處,換上雨鞋開始直上
前段2/3還算輕鬆,風景也蠻不錯的
可是一過斷崖進入兩旁都是雜草的後段1/3卻出現蜂群
由於我們過往都是在健行步道上,遇到蜂群最多是快跑離開
可是這是卻出現在我們攀繩直上的路徑上
開始是只有約3~4隻圍繞在身邊,但最後警示意味越來越濃,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約有10~20隻
我們不敢動作太大,但卻像逃難似的快速往上爬

蜂群示警濃厚,但好在我們登頂後也就離開了
接著往大凍山方向前進
到了第一個岔路口時赫然發現這裡沒有任何登山隊留下的布條?
此時我與老婆分開探路,結果發現另一條路有綁登山條
於是我們右轉前進......就這樣走了2個多小時...
最後走到了水庫附近的工寮
只能說我們真的很幸運在這個工寮遇到了菜農
菜農表示平時他們是不會上來的,今天是剛好要來採收豆子才來
據菜農表示,常有山友會迷路到他們這裡來
因某些登山隊會將原本山友往大凍山方向的布條拿掉,原因是他們是由大凍山過來,然後一直走至水庫,再由遊覽車載走

菜農表示我們可以由工寮後方的小徑再上大凍山回到關子嶺
可是老婆已經無法再走,且身上的乾糧與水早已耗盡
加上沒帶頭燈及保暖衣物...山上也已起霧
最後我們是留在工寮等菜農採收完一起下山
結束這場迷路記...

從這次的教訓,我們學習到了不少,也不敢再抱待任何僥倖的心態入山
也要煩請前輩指點當卡在單一路徑上如何避開蜂群的襲擊?
2012-09-25 11:07 發佈
台灣中級山, 個人感覺風險程度比百岳高...

百岳:
因為山高, 人的心直覺就會比較難, 大多要過夜, 心理就會注意些安全跟多帶裝備與實務; 但是, 因為山高, 水少, 熱門路徑的的話, 路也清楚, 也沒啥蚊蟲.

中級山就不一樣了, 水氣足, 有時草還比人高, 石頭容易有青苔, 您還遇到蜜蜂....

您們真的很幸運...
大凍山 我爬過好幾次了
一直想要九龍山縱走大凍山
但礙於路況不熟 沒人帶路 不敢貿然前往

開始進入秋天了 蜂群開始增強活動模式了
大凍山那邊也有虎頭蜂
別鬧了 ............................................................................
小弟我的原則是永遠不要去碰沒事先調查過或是臨時起意的路線

爬山的過程,很難會有捷徑,你想想,如果有捷徑或是更好走的路
它早就會被大家所熟知而成為主要路線了,對吧

還有,人在迷路時,剛開始會確信自己的方向是對的
下山途中,當越下越不對時,已經降低許多海拔了

此時迷路者的心態,十之八九絕對會想:已經降低這麼多海拔了,應該快到平地了吧
加上,先前登頂已經耗費大量體力,下山迷途中又消耗更多體力來對抗越來越糟的路況

在發現不對勁的時候,已經沒體力,也不會想要再爬那段路況又差又難爬的陡上坡
只好說服自己,這邊的海拔應該越來越接近平地了,再繼續撐下去,也許轉個彎就看到馬路了

結果,轉個彎看到沒路、或是轉個彎看到溪谷、懸崖

後來檢討,其實是往更深山的地方下到山谷裡去,根本出不去,山難就是這樣發生的


所以,千萬不要走沒事先調查過的路線

我對於陌生路線的作法是:先事先調查過高度圖和路線圖,最好是有別人的GPS航跡
然後用我的GPS配合別人的航跡,若路線有問題,很快就能發覺,若海拔變化的數字和事先調查的高度圖有明顯差異,那也會被發覺

就算再不濟,也能夠靠著上山時自己的GPS軌跡,原路往回下山
CWC20030205 wrote:
小弟我的原則是永遠不要去碰沒事先調查過或是臨時起意的路線...(恕刪)


前輩所言甚是,開始一直認為下坡一定可以將自己帶往平地,沒想到卻是連接另一座山的開端
我當時心中真的是懊悔不已,若不是碰巧遇到農民,不知道會浪費多少社會資源…

對於比較冷門的山也有GPS路線可參考嗎?
dolphtn wrote:
前輩所言甚是,開始一直認為下坡一定可以將自己帶往平地,沒想到卻是連接另一座山的開端
我當時心中真的是懊悔不已,若不是碰巧遇到農民,不知道會浪費多少社會資源…

對於比較冷門的山也有GPS路線可參考嗎?...(恕刪)


小弟也是有類似的經驗,還是在郊山,那次算很幸運,知道下錯路時,路跡一直存在
最後好加在有下到產業道路
才剛發現錯誤卻已經下了很深的海拔之後,又拖著疲累身軀
此時人的心態是絕對不會想再沿原路爬回去的
可惜常見狀況是偏偏爬回去才是最好走的出路,前方只會更糟


再來一次是小弟和我朋友爬一座中級山時,走入沒預先調查好的路徑而迷路
好在朋友有攜帶GPS並且剛好入山時有記錄了航點
我們就憑著GPS的航點相對參考位置和海拔高度,選擇了正確的岔路

後來我想一想,如果還要繼續爬山,那GPS真的是貴也要咬牙買下手

其實現在網路上找一下,都不難找到需要的航跡檔,雖然山徑可能改變,但至少參考性不錯
就算是完全沒有航跡檔可找,至少事先可用google earth定位出山頂的位置
然後沿路開機紀錄軌跡,起碼可以確保沿路走回

就算是探勘路線,發現自己是海拔一直下降,方向卻是前往山谷而且無道路,這也是警示
dolphtn wrote:
我想這篇文應該會被許...(恕刪)


去陌生山區時,請一定要攜帶地圖和指北針,有GPS更佳。還有找到先前的記錄,最好有附地圖,如你們這次的 大棟山、九龍山、雞籠山O 形走

另外,你們既然是以百岳為目標,不一定需要爬小百岳,因為兩者之間沒有關聯。還不如在台北地區選幾座中級山做訓練,如北插天、巴博庫魯山 等。可以參加登山團體的中級山活動,學習登山經驗。

冬天北部天氣不佳,可以選中部的中級山,如谷關七雄和水社大山都是路況良好的中級山。不過秋天是虎頭蜂活躍的季節,最好要避免去虎頭蜂常出沒的山區。
那邊要非常小心,我是在地人,產業道路叉路多到不行,再往上只有一戶人家,那戶人家說它們住在"崩山"(地名),要到那戶人家就像走迷宮一樣,一不小心彎錯路就會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若我沒記錯那邊手機是沒收訊的,就算是熱門的郊山還是要注意,最後,版大如果未來要爬大棟山可以約一下!
dolphtn wrote:
我想這篇文應該會被許...(恕刪)

hove wrote:
大凍山 我爬過好幾次...(恕刪)


九龍山縱走大凍

這是上次我們救助複訓的路線

累(熱)死了...水喝了好幾瓶
我的文章--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242196&last=2302341

dolphtn wrote:
我想這篇文應該會被許...(恕刪)


這條路線小弟也走過多次
包含其他的山
我如果遇到巡邏蜂
一定都是循原路退回
不要逞強
虎頭蜂可是小弟登山以來最怕的東西
一但遇到
我寧願不爬回家
也不想碰運氣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