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口有三處可抵住.來回最便捷之路線即是由大雪山200林道31.3 k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大立柱現正整修之停車場處下山徑.
第二則是由麗陽[舊稱久良栖]往上攀登至屋我尾山出大雪山林道.
第三則是較長路線之自台8線25公里處之大道院從東卯山由南向北縱走至屋我尾山上大雪山林道.

07:20
麗陽登山口南入口標高:725 公尺

第一次參加登山隊的行程"屋我尾山縱走東卯山"
今天一行三十幾名山友(看起來大伙都是健腳)
自己平常閒散漫步習慣了真怕跟不上會脫累大家啊!

大清早的陽光灑落林間
沿著步徑一路蜿蜒而上

水管路步徑

台灣山桂花
☆、台灣山桂花:紫金牛科 山桂花屬
別名:鯽魚膽、九切茶、山桂花、六角草、烏樹仔。常綠性灌木,株高可達3公尺,全株光滑無毛,幼枝被細長直及腺毛。
葉近膜質,披針、卵、橢圓或倒卵形,疏被細直毛,先端漸尖或銳尖,波狀粗鋸齒緣,中肋凹下。
總狀至圓錐花序,白色花,腋生,徑約0.5公分;
花冠筒鐘狀,5裂,裂片與花冠管等長,廣卵形,具脈狀腺紋;雄蕊5枚,雌蕊1枚。
花期約在2、3月,果期8 ~ 9月。
果為近球形的蒴果,光滑,具縱行肋紋,具宿存花柱。

08:28
走了一個小時的陡上後(感覺真的有點硬!有點快跟不上大家的腳步)
此時剛好有一位大姐感覺今天狀況不佳想脫隊慢慢走
於是我也向領隊說那我陪大姐一塊慢慢走好啦!

心裡暗暗竊笑!總算可以恢復平日的步調欣賞沿途風光囉!

隨著慢慢爬升陸陸續續開始見到一些二葉松

高聳的二葉松穿過一鳴驚人啊!

這段平緩鋪滿落葉的路徑走起來輕鬆也算是可以稍稍喘口氣

樹木為了想爭取到陽光硬是彎著身軀生長形成奇特的模樣

陽光透過樹葉間映照在鋪滿落葉的路徑上

掛在樹梢上的紅線(不知是何作用?還真有點詭異)

上昇的階梯上有林蔭遮日走在其中倒也是OK啦!

最近在山裡總喜歡抬頭看著陽光灑落樹林的模樣!

09:16
來到2K處里程標誌柱(不知不覺都走了2個小時啦!)

台灣中級山的原始, 通常荒遠鮮有人跡,
原始的林相常常能吸引人的目光
很多時候終日幾乎很少遇到人類, 只能跟自己對話!

中級山區的林相較複雜,路況較不明確,
所以事前的功課準備以及沿途的登山布條要仔細注意!

是誰折斷了它的身軀啊?
但是原本已經斷了的身軀硬是從旁邊再生出發
植物的韌性在這裡表露無遺啊!

一處平緩樹林很像迷魂陣
留心注意登山布條也就不至於迷失方向啦!

雖然沒有參天古木遮天但是整個樹林卻也顯得清爽許多!

09:23
經過水泥製散兵坑
這條步道之前是特戰部隊用來訓練士官兵體能的,
沿途還可以見到4個訓練用的水泥製傘兵坑,
有幾個傘兵坑就位在步道的正中間,或是在步道的轉角處,
好像有一點點的危險。

鋪滿落葉的斜坡走起來沙沙作響

不錯的林蔭步道,夏天不必擔心太陽晒到昏頭

真是哥倆好寶一對的有趣樹形

行走這段緩坡慢慢欣賞沿途林相

抬頭仰望繩索拉繩前進

小心落石可別跌落旁邊的山壑囉!

斜坡上的拉繩路徑

09:38
喘著氣來到2.5k處里程標誌

噢噢!抬頭看著垂在前面的繩索
那就是又要往上爬啦!!

兩旁的蕨類植物茂密生長

順著木頭階梯上來回望兩旁茂密的蕨類植物(綠的很美啊!)

松針葉地毯走起來還真是舒服啊!

剛剛一直很納悶這是哪種松
從它掉落在地上的松針我數了數
原來是二葉松啊!

樹之美,形形,色色,一枝一曲一彎張,
盡是吞吐天地後的神態,就有如一樁樁渾然天成的藝術品!

像我們的人格的養成過程般,是一株株繁華生命在大自然裡的千折百轉壓力下,
所開展出來的紋理,是生命力道的容貌,是每一棵樹的千百年來的生存演化的智慧的徵象。

喜歡那帶著原始氣息的森林
靜靜的停留在森林中閉上眼享受片刻的寧靜!

雨傘仔
雨傘仔學名Ardisia cornudentata,
英文名Horny toothed Ardisia,
紫金牛科紫金牛屬常綠小灌木,
又稱鐵雨傘、玉山紫金牛、萬兩金,
原產於台灣,
莖枝幼嫩部份有銹褐色短毛,
葉橢圓狀披針形、倒披針形、倒卵形,先端銳至漸尖形,基部楔形 葉緣鋸齒狀齒牙緣,齒上有腺體,
單一或亞繖形花序, 花萼五裂,萼裂片具緣毛,花冠白色,有腺狀點紋,裂片長橢圓形,先端銳形,
果實球形,熟果朱紅色。

紅紅綠綠的葉片煞是好看

陽光總是帶給人無限的溫馨與希望

見到橫臥路徑中的大巨石彷彿是個默默的守護神

大巨石旁邊的林相

從來沒有那麼的愛登山階梯

之字型的木頭階梯爬升(步步高升啊!)

石葦
‧中文名稱: 石葦
‧英文名稱: Japanese Felt Fern
‧科名: 水龍骨科 (Polypodiaceae)石葦屬(Pyrrosia)
‧別名: 小石葦、石劍、飛刀劍、石皮、金星草、石蘭、生扯龍
‧原產地: 中國大陸、日本、中南半島、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常見。
‧分佈: 台灣全境山麓至低至中海拔山區,著生於林下空曠處或林緣之樹幹上或岩壁上,亦常見於破壞地之空曠處。
‧用途: 1. 園藝觀賞:植株型態特殊,良好的觀景植物。2.藥用:性味:葉:苦、甘、微寒。效用:葉:利水通淋,清肺泄熱。治淋痛,尿血,尿道結石,腎炎,崩漏,痢疾,肺熱咳嗽。

哇!路呢?看著垂直懸下的繩索!

看到大姐拉著繩索一步一步往上爬
原來這就是路啊!!

咬緊牙根爬過陡峭的岩石上
低頭回望剛剛上的路還真是辛苦(不過心想這下完啦!下山時怎麼辦呢?)

喘著氣我仰望老天爺到底還要爬多久才到三角點哪!!

鋪著松針落葉的樹根路徑還是要繼續往上爬

總算又爬上一段路啦!
回望一下心底想著這下回程有苦頭吃囉!!

二葉松
‧中文名稱: 台灣二葉松
‧英文名稱: Taiwan Red Pine,Taiwan Pine,Huangshan Pine
‧科 名: 松科(Pinaceae)松屬(Pinus)
‧別 名: 台灣赤松、玉山赤松、新高赤松、松柏、玉山松、短毛松、松羅、松樹、黃山松、臺灣柏
‧原產地: 台灣、中國南方
‧分 布: 廣泛分布於本島中央山脈海拔 700~3200 公尺山區,特別以大甲溪沿岸最多,常成純林。
‧用 途: 1. 觀賞樹:臺灣二葉松可適應的範圍最廣,從平地到高山它均可生長,是優良的美化樹種。2. 木材供建築用材、枕木、造紙和採脂等,樹幹亦可採松脂。3. 毬果供花材用。4.藥用:效用:松脂:消腫、止痛。治跌打。松節油,松餾油,透明松香,生松脂,松精油等均入藥;葉含維他命C。

一處石堆看起來還真像是仙人特地擺設的石桌石椅哪!!

山徑有很多似原始的闊葉林樹,樹高聳天,
在其中穿梭行走,東看西望的,走起來很舒服,
連呼吸彷彿都能感覺到一點點不同凡響的興奮味,十足的森林浴

一路看來,如同一般中海拔山區,大抵是闊葉林、針葉林混合生長的樹林地。

艷陽高照下的蕨類植物綠油油
我很難想像蕨類植物通常喜歡潮濕的環境才對!

中間段大半在雜木林間穿梭,路況較平坦,
陽光斷斷續續穿越林稍,斑駁落下,走起來很舒服,
不會直接曬到太陽

穿梭在稜線上

經過稜線上的步徑

周遭的林相

走上階梯後總喜歡回望一下來時路

高聳的樹軀總是吸引人的目光讓我忍不住一看再看!

才剛走一段階梯又沒啦!
自然步道上啦!!

亂石阻檔迂迴跨過!!

跟它拼了!都走到這裡了豈能放棄呢?

10:21
來到3k處里程標誌柱

飄揚的紅色登山布條彷彿笑著提醒我
"小子!路還遠的很啊!繼續在上吧!"

步步高升的階梯彷彿是條朝聖的路徑考驗著每一位上山朝聖的山友啊!

10:24
總算來到休憩涼亭處了海拔1513M
這裡是唯一的一處休息涼亭

休憩涼亭四周的林相很美有股說不出的意境

休息片刻後繼續出發來去三角點囉!

倒臥在地上樹幹

繼續爬樓梯囉!!

二葉松高聳入天的筆直軀幹讓人看了都不得不肅然起敬啊!!

想一想一棵二葉松要長到那麼粗壯那得要經過多少的歲月哪!

二葉松的樹皮
‧莖: 樹高可達 30 公尺,分枝近平伸,樹皮深灰褐或紅褐色,呈不規則開裂。

陽光燦爛照耀下的綠樹綠的真美!

錯縱盤結的樹根

上斜坡啦!!

一堆倒木橫臥在地屍橫遍野讓人看了不忍!

有人說在森林漫步有種孤寂可是我卻認為那是回歸本心回歸自然!

走在山裡除了展望山容之外也更愛欣賞那綠色的森林所呈現不同的風姿!

樹海蒼蒼鬱綠動人

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我只是一介凡夫俗子但我喜愛那陶醉在山林的感覺

很像大腳怪的樹根

看著那高聳的樹容讓我有點感動(堅立挺拔有股君臨天下的傲氣)

生生不息死而復生!生生不息!

倒地的二葉松軀幹近身觀看那有如蟒蛇般的樹皮!

想到山友說到高海拔的山上看看哪來那麼多的人工階梯步徑啊!
想想也是人工階梯式很便利但是卻破壞了原始的風貌!不是嗎?

落葉鋪滿路徑走起來!舒服!

森林裡的原始氣息總是那麼的吸引山友想投入它的懷抱!

看著階梯我想到以前原住民在山上打獵謀生滿山遍野健步如飛
那還真是我們這些都市生活習慣的"弱雞"所無法想像的!

潮濕的環境及豐富的腐葉枯枝,使林下、樹幹及倒木上冒著一簇簇的蕈類,型態各異,常吸引遊客駐足觀賞。

在山林裡也是讓我們學習如何將自己融入大自然將自己的頻率調整跟大自然一樣的頻率!

哇!終於讓我找到水晶蘭啦!
剛剛大姐還告訴我說有聽山友說從屋我尾山縱走往東卯山的稜線時會看到水晶蘭
而今天只打算登上屋我尾山的我還真的有點失望想說今天無緣見到水晶蘭了
沒想到老天爺垂憐讓我見到啦!

才剛開心不已時往旁邊一看
天啊!一叢水晶蘭啊!

真是太美了
心底好生感動喔!

真是讓人驚艷的小東西太可愛了!

看到一整叢的水晶蘭更讓人興奮不已!

在這豐富的腐植層土壤斜坡上仔細觀察相信可以發覺到許多水晶蘭的蹤跡喔!!

多麼的晶瑩剔透嬌羞動人

心心相印成雙成對

一向自己喜歡獨自在山徑漫步
就是常常可以觀察到許多老天爺安排的驚喜小禮物總是讓人讚嘆不已啊!

樹林底下舖滿落葉形成豐富的腐質層
也就為水晶蘭孕育了很好的生長環境了

大自然就像是個導師一般
只要你願意接近它用心去體會
將帶給我們許多受用不盡的知識與智慧呢!

11:25
來到3.5K處里程標誌柱

森林孕育萬物讓生物賴以為生
只是不知人們可否放棄貪婪為後世子孫保留一些山林呢?

亂石路徑有如陣法一樣迷惑人的眼光

進入平坦樹林快步前進

再上木頭階梯囉!

走著走著
眼尖的我又看到生長在木頭階梯旁的水晶蘭了!

看著嬌羞可愛的水晶蘭靜靜佇立在階梯旁
我真的深怕路人一旦粗心去踩踏到它們了呢!

不知名的菌類植物附著在樹軀上

小心翼翼的放輕腳步
很怕一不小心粗心去踩到水晶蘭

孤方自賞我見猶憐

不斷的陡上真是訓練體力跟耐力的好機會!!

幸好今天是個艷陽天
心想若是陰雨濛濛的天氣裡
拉繩索爬山的滋味一定不好受啊!!
只是山裡的天氣誰說得準呢?

大自然的巧手讓這樹根形成捲曲狀真是有趣!

有了繩索的輔助對山友來說也多了一層保護!

厚厚的落葉腐植層

每每遇到低在前頭的樹枝擋道
就好像是不忘隨時提醒我們在山上要懂得低頭懂得對山林尊重!

遇到比較平緩的路段時很想給它用跑的
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原來大自然是要告訴我們"路要一步一步踏實的走急不得"

有時候很矛盾
很多人常常說綁的到處都是的登山布條汙染大自然
但是對於林相複雜與路徑交錯的中級山而言
登山布條可能是救命的功臣啊!

常常在穿越有如迷魂陣的地形後見到一小段的木頭階梯
就好像是玩遊戲一樣過了一關又一關!!

走在叢林亂石當中
唯有留心注意登山布條才不會走錯路喔!

走過盤根交錯的樹根路徑

看到登山布條了嗎?沒錯!眼前的亂石就是山徑!

有點在想"天啊!怎麼從涼亭到三角點的路程都走不完似的"

好想躺平休息一番喔!

登山健行有時候就像是對自己的修行一樣
對自己除了體力之外更是對自己意志力的考驗

11:50
來到山徑岔路口【取右】往屋我尾山。取左至東卯山,
此乃屋我尾山縱走東卯山路徑,切記勿行。標高:1790 公尺

往右就是通往屋我尾山三角點的路徑

又見迷魂陣樹林雖然每0.5K處都有里程標誌
但是還是必須小心注意沿途的登山布條才不至於走錯路
晴朗的天氣也許沒感覺但若是再陰天或是起霧的天氣時可不是開玩笑的喔!!

稜線上的平緩路徑
兩旁有很多的應該是台灣杜鵑吧!!

小小的稜線上升坡(我有點納悶不是0.1k嗎?
怎走那麼久啊!不會是鬼打牆了吧!

大姐說別被騙了!快走吧!

人啊!往往就在最後的一小段放棄了堅持
登山也是一樣的道理!登頂更是對自我的一種磨礪!

聽到三角點上的人聲了
最後一段石頭路徑上了就到達囉!!

看著最後一段上來的山徑
心中有點小小的喜悅!因為我總算上來到三角點了!

11:58
總算上來到屋我尾山三角點了,屋我尾山為谷關七雄之一,排行老三。
標高:1796公尺。立有一顆三等三角點

編號:6584號

屋我尾山海拔1796公尺
今天是星期天又是好天氣
上來的山友絡繹不絕(很多台中的山友讓人好生羨慕啊!)

三角測量點說明

在三角點休息用餐的阿兵哥山友
年輕就是本錢(我真後悔以前年輕的時候怎就不懂得來登山呢?)

屋我尾山的展望普通

山頂空間並不大,只有小小的展望東卯山和稍來稜線

對中部的山頭完全陌生
不過唯一不變的是看到層疊的山巒心中的激盪是一樣的

有時候覺得老天爺對於每一位辛苦登上山巔的山友是寬容與慈愛的
總是藉由一景一物帶給每一位上山的朋友不同的禮物

三角點的另一端還有步道可以通往別處(據說是可以通往稍來山)
羨慕中部的山友有那麼多的山可以徜徉與親近

我坐在旁邊邊啃麵包邊觀看著蝴蝶
晴朗的天氣美麗的蝴蝶也來曬曬太陽了

12:25
休息順道簡單吃個麵包後準備下山吧!!

由於遊覽車下午4:00開車回台南
所以必須趕緊抓緊時間下山了

覆滿青苔的倒木見證大自然的死亡與新生!

望著陡峭的下山路徑(告訴自己皮扒緊一點囉!
上山東摸摸西摸摸花了四個多小時!
下山最少也得三小時而且還幾乎全部是陡下)

12:56
通過3K里程木樁海拔1509M

中級山是蕨類植物的天堂種類繁多值得研究

體能狀況恢復正常的大姐一路健步如飛啊!!

雖是正午時分但有樹木幫忙遮蔭走起來倒是還好

看著夾道兩旁的青翠綠意蕨類植物很舒服
好像有點回到蠻荒時代的原始感覺

其實若是不要趕路的話
行走在屋我尾山的登山步徑中
欣賞各種樹種的千姿百態也是件賞心悅目的樂事

陽光照著閃閃發亮的二葉松葉
二葉松,他們的掉葉將步道舖成一小段鬆軟的地毯般,在斑駁灑落的陽光下,
隱約呈現金黃色的美麗,踩著這些金黃色澤的松針在原始般樹林裡穿梭前進,
耳聽頭頂上方風吹過松樹所發出的松濤音響,是很棒的一大享受。

遇到一對夫妻帶著一對小朋友一塊來登山(小朋友很棒谷關七雄快完登了)
現代的小朋友很多整天除了電視電腦外很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
期盼有更多的家長能夠利用放假日攜家帶眷一塊來接觸大自然那該多好!

又見到這塊大巨石啦!
巨石矗立在步道上有那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氣勢呢!

混在闊葉樹林中的二葉松那高聳的身軀總是那麼突出
跟那整片人工造林地裡的杉木林感覺就是不一樣!

今天從屋我尾山麗陽段的登山步徑上一路可以見到許多的雨傘仔

陽光安靜成一幅和煦的畫,溫暖著綠意初萌的早春

13:12
下來到2.5K木樁處海拔1372M

午后,陽光鋪成一地寧靜,帶點略為悠閒的心情一步一步的下山!

看著前面的山友們一轉眼都快消失在眼前
我都覺得自己還真逍遙太混了!!
快點跟上吧!!

陡下的斜坡還真的不能不專心走
一步小心滑了腳的話可就糗大啦!!

由麗陽登山口上屋我尾山和原路下對山友來說都是蠻有考驗性的
上山的路程幾乎花四個小時陡上而下山要花三個小時陡下
對於腳和膝蓋來說可是傷很大
所以朋友若是想來屋我尾山試試的話要量力而為喔!!

迷人翠綠的山林景致

台灣有百分之七十的樹林是闊葉林,即為常綠闊葉及落葉樹的總稱,
由於台灣位於北回歸線上,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水適中,
生態環境良好,是適合植物的生長的地方。

靜謐的午后陽光篩落樹影細碎分明

來!運用一下想像力
看一看像不像有兩個人像在樹幹上呢?

伴隨著山林間的徐徐涼風,身處在大片綠蔭裡抬頭觀看,
洗滌著來自喧囂紅塵中疲憊的心靈,
讓人感覺到一切是那麼的靜謐、安祥。

有多久沒有聽到虫鳴鳥叫聲了?
有多久沒有呼吸一種新鮮到不行的味道呢?
一股無可救藥對山林大自然的迷戀
相信是很多山友都會有那種感覺吧!

每一棵樹型,都是接受過多年期的大自然裡的風、雨、霜、雷、土
與水與蟲鳥的挑戰與淬煉後,再調適、再生長、再委屈、再互動下的姿樣,
那或挺或茂、或曲彎或斜張或凋盡的模樣,都是經年累月的生存智慧所型塑的姿態!

13:23
下來到2k處里程標誌

林相豐富,混生著雜木林及闊葉針樹林,
尚保留著許多原始的自然風貌
這就是中級山迷人的地方!

在海拔1800公尺以下的闊葉林是屬於暖溫帶闊葉林。
本林帶的主要植物為樟科和殼斗科的植物,故又稱之為樟殼林帶。
臺灣大約有43%的生物種類生活在此一林帶。
此區氣候溫和,溼潤,是常綠闊葉林生長的地帶,
常見的有楓科植物、赤楊、山櫻花、台灣胡桃與櫟屬植物。
這裡由於人類長期的砍伐與破壞,大面積的原始林相已不復見,
多為人工造林與次生植被。
常見的動物為有鳥類如深山竹雞、白耳畫眉、山雀、白環鵝嘴鵯等;
動物如赤腹松鼠、台灣獼猴、山羌、台灣長鬃山羊、大赤鼯鼠,
在林相尚未被破壞之前皆屬於常見的動物,
但目前多已成為瀕臨絕種或列為保育類動物了。

森林中的群樹在午后烈日照射下,顯得寧和不已,我樂得享受與山林做無言的心境交流。

步徑旁的蜘蛛抱蛋

大自然正上演的一場植物角力戰
雙方爭個你死我活鹿死誰手還尚待歲月去印證誰勝誰負啊!

午后的山林,透漏著一股慵懶的氣息

微風輕吹的午后,浪漫的漫步在林蔭下,讓人感受這幸福的時光!

有時候靜靜的在山林裡,呼吸大自然的氣息,享受那份自在,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13:47
來到1.5K木樁

慢慢步下階梯,微風吹來,感覺塵世間的囂擾也跟著慢慢消失,
只剩下林間鳥鳴叫與自己的內心在對話,也讓自己的心靈感受好久沒有過的沉澱。

有時候走在山林裡當微風吹拂時,會讓人驀然想起那些過去曾有的塗鴉與留白,
拾起那些曾走過的足跡與回憶,撩起那一絲絲曾有的溫暖與回憶!
所以我喜歡那種跟自己對話的感覺!

看到路旁一叢一叢像似蓬頭散髮的草堆
我突然有個念頭:有沒有人對草類植物有所研究啊!!
大自然就像是一套百科全書包羅萬象就等我們去學習

今天的拉繩就像來了趟特戰訓練一樣(想嘗一嘗當藍波的滋味可以來試一試啊!)

喔喔!真是不好惹的下坡拉繩
看到右下角的大姐了嗎?
除了拉繩外還得拉著樹根雙手並用小心滑了下去啊!!

接近90度直角的落差我看用跳的會比較快(哈哈!如果活的不耐煩的話!)

好不容易下來了!
落差很大的石壁跟樹根(我還真有點想不起來早上我怎麼爬上去的)

看著滿地落葉的崎嶇地形心想還好今天天氣不錯
若是陰雨天的話可就有得瞧囉!

在山裡有時候讓自己安靜下來片刻,聽聽山林窸窣細語,
也聽聽獼猴鳥蟲的唧唧對話!可以讓人體驗森林步道的另一番風景喔!

冷清草

繼續往下走漸漸聽到水聲
看來離溪邊不遠了!

14:25
下來到溪谷邊海拔956M,這邊有指示牌,
顯示往登山口1.2K,溪谷流水聲清晰可聞。

靠近溪谷地區可以明顯看到整個環境較為潮濕
而植物的種類在這裡也顯得更豐富了!

看到一大束的引水管線了
底下就是十文溪囉!

午後的陽光穿透進來帶給潮濕環境裡的萬物一絲的溫暖


14:09
下來到十文溪畔
在此休息一下順便洗把臉

滔滔不絕的溪流

這裡的溪水真是清澈又冰涼
洗把臉頓時間整個人是透心涼啊!

看著潺潺溪水還真讓人有點不想再走了耶!!
好想脫下鞋子把腳泡在沁涼的溪水裡呢!

其實若是不想登上屋我尾山的話
選擇這溪畔野餐休憩也是挺不錯的喔!!

十文溪溪水非常清澈!也是附近居民賴以維生的水源!

休息片刻後也該是繼續下山的時候了
接下來就是沿著水管行進啦!

水管架在樹幹上
而人也必須從樹上跨過去

居民從十文溪所引接的水管一路延伸下山還真蔚為奇觀!!

沿著十文溪谷一路延伸的水管大軍

枯水期的溪谷

懸空的水管走在旁邊還得小心別去卡住啦!!還好我不臃腫!

潮濕的溪邊環境長滿各式植物生機帛帛

枯水期的溪谷
沿著石頭上跳來跳去

充滿蠻荒原始氣味的溪谷(只是多了水管線路有點礙眼)

再度由溪床接回步徑

水管接頭噴出的水濕滿整個地面

帶著輕鬆的心情我像個小孩童似的東張西望!希望能多看些花花草草!!

枯水期的十文溪充滿了石塊

仰望旁邊的山壁裸露

看著遠處的山上好像有點朦朧

到了碎石坡大崩壁
不過並不難走!崩壁上已經被踏出一條步徑了
不過令一旁是山崖路徑行走還是要小心啊!

看著旁邊的裸露山壁再看看滑落底下的落石
大自然的吹枯拉朽讓人動容

大崩壁的碎石坡(下雨天時真擔心碎石又再滑落下來)

看到繩索都有點麻木了!

經過一處岔路階梯(記得早上好像是走那階梯上山的)

大姐下山的腳步還真快
一轉眼已經拉著繩索往下陡降下去囉!

還是別忘了小心慢行!!注意安全啊!

近距離看看剛剛所見到的裸露山壁

水管上下夾攻步徑狹窄小心通行

走著走著還得小心不要被水管接頭拌到腳啦!

背陽面的步徑旁邊的植物生長茂盛
真想停下來好好觀察一番啊!又犯植物癮了!

引水水管一路綿延不斷
想一想當地的居民為求生存真是辛苦啊!
城裡人在輕鬆享用水龍頭一開自來水就來的時候
可曾想過偏遠山林的人們的生活艱辛呢?
人真的要懂得惜福知福啊!

台灣馬蘭
‧中文名稱: 台灣馬蘭
‧英文名稱: Taiwan Aster
‧科名: 菊科(Asteraceae)紫菀屬(Aster)
‧別名: 台灣紫菀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
‧分佈: 生長於台灣海拔 1,150 公尺至 3,000 公尺的地區,多生長於山坡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由於花朵亮麗,容易栽植,常被栽種於花壇或盆栽作為觀賞用。
‧用途: 1.園藝觀賞用:適合種於花壇或盆栽,在台灣可在冬季或中高海拔栽種於花壇或盆栽作為觀賞用。2.蝴蝶食草:台灣馬蘭的花期在10月左右,是枯葉蝶的食草。

毛玉葉金花
‧中文名稱: 毛玉葉金花
‧英文名稱: Downy Mussaenda
‧科名: 茜草科(Rubiaceae)玉葉金花屬(Mussaenda)
‧別名: 白紙扇、白紙角、白頭公、白甘草、野白紙扇、毛玉葉金花、山甘草、土甘草、涼口茶、仙甘藤、蝴蝶藤、蜻蜓翅、生肌藤、黃蜂藤、白葉子、涼藤子、涼茶藤、大涼藤、小涼藤、黏滴草、白茶、白梅、臺北玉葉金花
‧原產地: 亞熱帶地區,中國大陸南部及台灣。
‧分佈: 分佈於中部、南部低海拔山區及恆春半島,最高可達 800 公尺處,開闊的原野或叢林的邊緣,較常見。
‧用途: 1. 觀賞:適合蔓籬、庭植美化或盆栽。2.藥用:根可以治瘧疾,葉可以敷腫毒,藤與根、莖、葉更可以清熱、解毒。性味:根、莖:甘、淡、涼。效用:根、莖:消熱解暑,涼血解毒:根:清熱利濕,固肺滋腎,和血解毒。治肺熱咳嗽,腰骨酸痛,腎炎,瘧疾發熱;莖、葉:解表清暑,活血化瘀,利水止腫。治感冒,中暑,咳嗽,咽喉炎,胃腸炎,泄瀉,痢疾,腎火水腫,溼熱小便不利,瘡瘍膿腫,跌打毒蛇咬傷。

毛玉葉金花
‧莖: 蔓性灌木,高多在 2.5 公尺以下,具有多數分枝,呈藤本狀,圓柱形,小枝蔓延,初時被柔毛,成長後脫落。
‧葉: 單葉對生,長橢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 6~9 公分,寬 3~5 公分,先端銳或銳尖,基部鈍,紙質或薄革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及背面均散生短毛茸;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每邊 5~8 枚,側脈及細脈皆明顯而細緻;葉柄長 0.5~1 公分,有短毛茸;托葉成對,鑿形。
‧花: 花單性,雌雄異株,呈頂生的聚繖花序排列;花萼鐘形,先端有裂片 5 枚,其中 4 枚裂片呈線形或線狀披針形,有毛茸;第五枚萼片呈花瓣狀,卵形或闊卵形,淡綠白色,長 2~2.5 公分,寬 1.8~2.2 公分,先端有尖突;花冠長筒狀,長 2.5~3 公分,密生毛茸;花喉密生黃色絨毛,先端有裂片 5 枚;裂片整齊,金黃色,有毛茸;雄花:雄蕊著生於花冠開口;退化花柱長約 0.5 公分,先端 2 裂;雌花:花柱細長,約與花冠同長;柱頭 2 裂,棍棒狀;子房 2 室,胚珠多數;退化雄蕊為空的,著生於花冠近中部處。花期 3~5 月。
‧果實: 果實為漿果,橢圓形,長 0.6~0.8 公分,成熟時為黑色;種子多數,小形。
‧特性: 常綠蔓性灌木、小枝、葉柄、葉上表面及花序均被短毛。單葉、對生、具葉柄、柄長 0.5~1 公分;葉片長 6~9 公分、寬 3~5 公分、紙質,長橢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葉基鈍形,葉尖銳或銳尖,葉緣全緣,側脈約 6 對;托葉成對,鑿形。花序為繖房花序,頂生;花萼之裂片鑿形;葉狀萼片淡綠白色,圓形;花冠金黃色,花筒細長,長 2~2.5 公分,先端 5 裂,裂片長卵形,先端銳尖,外密被毛,冠喉被黃色柔毛。果實為漿果,徑 0.6~0.8 公分,成熟時黑色。

遇大亂石崩灘,小心通過 標高:916 公尺

經過亂石崩灘處時抬頭仰望一下

大花咸豐草

大葉鴨跖草
鴨跖草科 鴨跖草屬
別名 大苞鴨跖草 大葉竹仔菜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斜上或直立,成株高度可達120公分,生長在潮濕的的水邊或路旁。
全株明顯比鴨跖草高大,花也比鴨跖草大上很多。
單葉互生,披針形,葉長約9~19公分,寬約2.5~5公分。
花頂生或腋出,由數個形似漏斗狀或蚌殼狀苞片,平行排列,花由苞片中央抽出,苞片邊緣閉合;
花瓣淡紫色,有2枚花瓣,萼片透明狀,雄蕊6枚其中3枚退化,頂端如黃色蝴蝶狀。

水竹葉
科別:鴨跖草科Commelinaceae
學名:Murdannia keisak(Hassk.)Hand.~Mazz.
外觀特徵: 多年生匍匐草本,高可上升至30cm,節生根。
葉披針形,長3.5-4.5cm,寬8mm,無柄;鞘圓柱狀,V字口直線密生白毛。
花單出,頂生腋生,有柄;萼片3枚,披針形,綠色;
花瓣3枚,橢圓形,先端粉紅帶紫暈,基部近白色;
雄蕊6枚,3枚花藥藍色,花絲較長,另3枚花絲較短,花藥紫色;
雌蕊柱頭白色。蒴果長橢圓形,長1cm,綠色,
種子5粒,長橢圓形或長三角形,2.2-3mm長,淺棕色。

台灣麟球花

14:43
來到0.5k處里程標誌柱了

路徑窄小加上旁有水管還是小心走吧!

石頭步道小心絆腳喔!

橫倒在路徑上的枯木
小心穿越不要人過背包被卡住囉!
(這彷彿是告訴大家來到山上別忘了身軟低頭要謙卑啊!)


對面山一處平台不知何處
相信那兒的視野一定很不賴

當我正看著對面的風景時
大姐已經大老遠在喊我了
趕緊快跑追上吧!!

哈哈!快快小跑步!

14:48
經過一處流籠(這也是特戰部隊訓練用的設施)

危險告示牌(裡頭是軍方特遣部隊的訓練場所)
左側往登山口處還有0.4k喔!

又是繩索!今天拉繩拉得真開心啊!

‧中文名稱: 埔里杜鵑
‧英文名稱: Woolly-styled Rhododendron
‧科 名: 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花屬(Rhododendron)
‧別 名: 南澳杜鵑、毛柱杜鵑
‧原產地: 臺灣固有植物。
‧分布: 中部海拔 300~2,700 公尺的山區,開闊地或路旁,較為少見。
‧用 途: 1.觀賞、水土保持、路邊植栽用。

看來好像是越來越接近登山口了喔!

透過樹梢已經可以看到底下農民的栽培溫室了!
有一種重返人間的感覺

下來到一處岔路(往左邊有綁登山布條的方向才對喔!)

往左側又是陡降的拉繩

今天上上下下的拉繩索可是大大的訓練體力跟耐力了!

看到大姐的身影就可以想像了
邊走還得小心不要把石塊踩落啦!

抬頭仰望下來的岩石陡坡
下回朋友可以來此訓練體力一番喔!

陡降的拉繩後又緊接著之字形階梯

透過林間好像依稀看到了登山口處了!

14:59
總算下來到登山口處了
一路下山不敢多耽擱時間
因為回台南的遊覽車預計4:00開車

回望一下登山口處的路徑

帶著無法完成縱走的遺憾
但美中不足中還是完成了屋我尾山行
離開登山口趕緊想辦法回到谷關大道院集合吧!

15:13
老天保祐遇到好心的山友讓我和大姐搭便車回到谷關大道院與大家會合
谷關大道院位於中位橫貫公路25K處,佔地約八甲,
寺內主祀無極瑤池金母,全殿採華北式廟體建築,相當典雅、且規模宏偉。
另谷關大道院也提供吃、住服務(隨喜功德,如有需要歡迎預約),
每逢假日,香客絡繹不絕。

谷關大道院是台灣中部著名的道教寺廟

金腰箭舅
Calyptocarpus vialis Less. 金腰箭舅 [菊科]
特徵:多年生草本,密被伏剛毛。莖匍匐狀或平臥。葉,對生,有柄;卵形廣卵形。頭花單一,直徑約1cm;邊花(舌狀花)3~7枚,黃色;心花(筒狀花)黃色。總苞長橢圓形,苞片4枚。
分布:原產 北美洲。引進栽植為道路安全島、公園草坪,逸出後見於低海拔開闊地、向陽之花圃、牆角亦可見到。

金腰箭舅
金腰箭舅顧名思義長得很像 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許多植物名稱後面加個“舅”字,代表長相類似但非同種的意思;長相雷同但不同種類的植物除了名稱最後加『舅』外,也有名稱前加個『假』的,例如 吐金菊和 假吐金菊。至於該用『舅』還是『假』?坦白說只是依習慣或個人吧,大致上早些年較常見『舅』近年多用『假』。

獨行菜
獨行菜學名:Lepidium virginicum L.,屬十字花科,獨行菜屬。別稱小團扇薺、北美
獨行菜。性狀:一年生草本,株高30—80公分。根莖葉:莖直立,具分枝,被細柔毛;
根生葉1—3回羽狀複葉,倒卵形,羽片邊緣缺刻,具葉柄,莖生葉倒卵狀披針形至披
針形,近無毛至密被毛,葉尖銳形,葉基狹窄下延形,近無葉柄,鋸齒緣至全緣,互
生。花:莖頂萌發白色花,花萼四枚,卵形,花瓣四枚,倒被針形,總狀花序。果實種
子:短角果圓形,先端凹入。生育地:海拔800公尺以下地區,主要分布於中部以北陽
光充足的開闊地、海濱、荒廢地。

谷關大道院四周群山圍繞有如護法金剛般護佑這宗教聖地

谷關大道院旁設置有香客大樓可供信眾香客食宿!!
山裡的寧靜可讓人暫時忘卻世俗煩念!
若是在此小住幾日倒也能享受一下遠離塵世的喧擾的優閒假期!

谷關大道院當初會選中這塊地,因高速公路穿斷龍脈之枝腳,靈氣破敗,乃另覓基地,
終在六十六年六月卅日,瑤池金母降鸞於台中慈惠堂,指示於如平鄉中冷山區有一聖地,
名曰:「八卦鳳凰池」吉地,堪作院址。
草創選地時,無一人懂堪輿,迄未聘地理師堪定過,全憑扶鸞降示,但一切均配合良好,絕非偶然。
這塊穴地即使是地理師也不見得找得到,目前一看便知佳穴;
但在草萊之際,荒煙蔓草,即無山路可攀,又囿於草木覆被,如置身其中,視界不可能很好,甚至不會爬那麼高去勘察,
除非高明地師有心為之;這正應了俗稱:「福地福人居」之理,神明就是最有福氣者,
難怪乾隆帝大嘆「天下名山,僧道住盡;金玉良緣,仙佛說盡」!

谷關大道院的殿堂建築頗具氣勢,歇山重簷的山門,金碧輝煌,宏偉華麗。

因應三期末劫,宇宙主宰無極混元三聖大天尊,頒賜谷關大道院為玉敕封神台,擔任封神之使命。
玉敕封神台谷關大道院為玄門聖事會之聯盟宮院,行使五教皈元大道封神的天命。
玄門聖事會尊重各種宗教,宗教的本身有宗無派、有教無別,玄門聖事會尊重一貫道,但與一貫道行使之天命各有不同。
玄門聖事會玉敕封神台谷關大道院乃一財團法人乃眾生之道場,行使三曹普渡之工作,
法會以儒道釋三教科儀辦理,所辦科儀安斗用道式,三獻禮用儒家科儀,法事用佛法科儀。
對宗教有了解之人一聞便知。

無極大寶殿供奉主神 無極混元三聖大天尊、主席 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等眾仙佛

三座挑高的大殿,紫微、凌霄、無極寶殿自右而左,一字排開,橫面寬闊,氣勢磅礡,擁有台灣廟宇少見的格局。

凌霄大寶殿供奉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等眾仙佛

來到現場更能感受到寺廟的堂皇與富麗,而此地群山圍抱,
山嵐縹緲,更添一分飄飄然的仙山氣氛。
谷關大道院遠離塵囂,群山聳峙圍繞,大甲溪川流腳下。
這裡的地名「中冷」,附近地名還有「白冷」及「裡冷」。
熱心名利的人,若長期待在這裡,恐怕會覺得冷清難以適應;
大概只有歷經過大風大浪,已看淡得失的人,才能怡然自得於此山水之間,而能尋得心靈的平靜。

紫微大寶殿供奉 北極紫微大帝等眾仙佛。

無極混元三聖大天尊(玄玄上尊、木公老祖、瑤池金母)

五教皈元之使命說明

儒教,或稱孔教,大致有兩種含義,一種含義是一些人對於儒家思想的統稱,
另一種含義是指特定的團體、組織所奉行的具有宗教性質的儒教。
儒教思想濫觴源於伏羲,奠基於堯、舜,光大於周公,形成於孔、孟,故又稱孔孟之說。
主要經典是《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詩經》、
《尚書》、《禮經》、《易經》、《春秋》),儒教承認存在神、鬼,但不關心其世界的事,
而將注意力完全放在現實世界,研究自己的聖王(溝通天地人者)之道。
“儒”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中的一家,是一個學術派別。
漢武帝利用政治權力把孔子學說宗教化Template:Fact,定儒教於一尊。
隋唐時期“佛”、“道”、“儒”並稱為三教。
儒家思想在歷史上對中國、朝鮮、日本、越南等地區影響巨大,這一儒家社會地區統稱儒家文化圈。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中國的傳統宗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
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濟世救人。
不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對現代世界也有著一定影響性。
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但直到漢朝之後才有教團產生,
其個別派係為奉老子為道德天尊,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了。
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認為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
一種佔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
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等一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
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主要經典,
追求修鍊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
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
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釋教介紹

伊斯蘭教或回教,舊稱清真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回回教,
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論宗教;
古蘭經被伊斯蘭教信徒視為創造主安拉命天使逐字逐句的啟示給其使者,
而聖訓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
伊斯蘭(Islam)的名字來自閃族字根S-L-M,意為「順從(真主)」;
穆斯林(Muslim)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真主,名曰阿拉;
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真主;
真主派遣了多位先知給人類,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
但最終訊息是傳達給最後的先知穆罕默德,並載於古蘭經。
伊斯蘭教的宗教習俗包括五功,是為「念、禮、齋、課、朝」,
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
伊斯蘭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福利等各方面

玄門正鸞生
1.凡是關聖帝君恩主公的門下生者都可成為鸞生,
無論是堂主、副堂主、正鸞手、副鸞手、唱生、筆抄生、
校正生、內監鸞、外監鑾、茶菓生、接駕生及一般沒有職務之人皆可統稱為「鸞生」,
亦稱「沐恩鸞下」是指在恩主公指導下的學生,又稱「門下生」;
另一個稱呼是「效勞生」,指全心全意為恩主公及鸞堂服務的人,在客家鸞堂稱為「效值生」。
2.如果要在扶鸞儀式中擔任職位,必須參加訓練,為期四十九天,風雨無阻,每天都要登堂勤修。
第一階段如果沒有練成,必須再練四十九天,若未熟練則另定時間至練成為止。

谷關大道院擴建工程布施功德說明

走廊上的梁柱上有許多的警世文

來到這裡若有時間不彷可以好好參詳體會一番喔!

雷公根
‧中文名稱: 雷公根
‧英文名稱: Asiatic Pennywort,Tsubokusa
‧科名: 繖形花科(Apiaceae)雷公根屬(Centella)
‧別名: 蚶殼草、蚶殼仔草、雷公草、雷公藤、積雪草、連錢草、地錢草、馬蹄草、崩口碗、老公根、地棠草、破銅錢、銅錢草、燈盞草、崩大碗、落得打、蚋仔草、含殼草、大馬蹄草、馬腳迹、大葉金錢草、Pakkaitu(泰雅)、Tyaboryaryai(排灣)
‧原產地: 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
‧分佈: 台灣全境及澎湖、蘭嶼,生於平地、田邊、山野、路旁、溝邊至1200公尺的山區的低濕處。
‧用途: 1.綠化用:雷公根對於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嚴,只要土壤能夠維持適當的濕度,就能夠生長得很好,在裸露的地上種些雷公根,很快就能達到綠化效果。2.藥用:袪風、固腸、明目清暑。在野外被蚊蟲叮咬,可以找雷公根,把葉子揉爛,抹在被叮的地方,可以止癢。性味:全草或帶根全草:苦、辛、寒,有小毒。效用:全草:消炎解毒,涼血生津,清熱利濕。治傳染性肝炎,麻疹,感冒,扁桃腺發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尿路敢染,結石,解斷腸草、砒霜、蕈中毒。

細纍子草
‧中文名稱: 細纍子草
‧英文名稱: Small Bothriosperm、Slender Pritted-seed、Hanaibana
‧科名: 紫草科(Boraginaceae)細纍子草屬(Bothriospermum)
‧別名: 細蕊子草、細疊子草、鬼點燈、柔弱班種草
‧原產地: 中國、印度、中南半島、韓國、日本、菲律賓及夏威夷群島
‧分佈: 台灣全島低海拔平野。宜蘭、台北、台中、新竹、嘉義、台南,平地、田野、路旁。
‧用途: 1.園藝觀賞用:切花、盆栽、庭院露地栽培。2.藥用:性味:全草:微苦、澀、平,有小苦。效用:全草:止咳,止血。治咳嗽,吐血。

細纍子草
‧莖: 草本,莖匍匐或斜上,莖高 10~30 公分,分枝多,全株被短剛毛。
‧葉: 單葉,互生;上部莖生葉無柄,基生葉及下部莖生葉具葉柄,柄長 0.1~0.2 公分;葉片長 1.5~3 公分,寬 0.8~1.5 公分,長橢圓形或橢圓形,葉基漸次狹細呈葉柄狀,葉尖鈍,上下表面被粗毛,葉毛基部有鈣化細胞,邊緣微波狀,全緣。
‧花: 花序為總狀花序,腋生,每花具有葉狀苞片,苞片長 0.5~1.5 公分;花梗著生葉腋上部,較苞片為短,花後下垂;花瓣淺藍色或白色;花萼及花冠均 5 裂;雄蕊 5 枚;子房 4 室。
‧果實: 果為堅果,小,瘤狀,橢圓形,灰褐色,果的剛毛不具倒鉤。
‧特性: 一至二年生草本,莖匍匐或斜上,分枝多,全株具短剛毛。葉互生,兩面皆粗糙,葉毛基部有鈣化細胞,無柄或具短柄,長橢圓形或橢圓形,2~4 公分,邊緣微波狀,全緣。聚繖花序,腋生,花單生,但在植物上部常成有葉的總狀花序,具小花梗,花基具葉狀苞片,花瓣 5,喉部具鱗片,花瓣淺藍色或白色。堅果小,瘤狀,橢圓形,灰褐色,果的剛毛不具倒鉤。

山上的天空總是比平地見到的藍多了
而天上的白雲白白的一團真像棉花糖啊!

香澤蘭

鼠麴草
‧中文名稱: 鼠麴草
‧英文名稱: Cudweed
‧科名: 菊科(Compositae)鼠麴草屬(Gnaphalium)
‧別名: 清明草、厝角草、鼠曲草、黃花麴草、米麴、鼠麴、鼠耳、佛耳草、黃蒿、母子草、黃花艾、毛耳朵、無心草、水蟻草、金錢草、Putton(泰雅);Zyakarukaru(排灣)。
‧原產地: 臺灣、中國華東、華南、華中、華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區、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尼、中南半島及印度、非洲、歐洲、亞洲中部及東南部、大洋洲及美洲北部都有分布。
‧分佈: 分佈於海濱至海拔 2,700 公尺以下之果園、菜圃、庭園與荒地之開闊地區。
‧用途: 1. 食用:將鼠麴草嫩莖葉及幼苗洗淨,以沸水燙熟,再沾各種調味料即可食用。2. 做草仔粿:將鼠麴草嫩莖葉及幼苗,洗淨後搗碎,加入糯米漿團中,可製成清香可口的草仔粿。3.藥用:性味:全草:甘、平。效用:全草:止咳平喘,袪風利溼,降血壓,化痰。治咳嗽痰多,氣喘,感冒風寒,筋骨痛,癰瘍,帶下。

金腰箭舅
‧中文名稱: 金腰箭舅
‧英文名稱: Straggler Daisy
‧科名: 菊科(Compositae)金腰箭屬(Synedrella )
‧別名:‧原產地: 美國、墨西哥及古巴。
‧分佈: 歸化種,台灣全島平地及山野路旁低海拔雜草,都市中常植為道路安全島草坪。
‧用途: 1. 觀賞:莖桿匍匐或平臥,頗為特殊,可種植為地被觀賞植物用。
‧特性: 一年生或多年生小草本,高約 15~20 公分,莖通常匍匐或平臥,密被伏剛毛。葉對生,有柄葉卵形或廣卵形,3.5~ 2.5 公分,兩面密被伏剛毛,葉緣鈍齒狀。輻射狀頭花單一或數朵簇生,腋生,總苞長橢圓形,總苞片 4~5 枚,花冠直徑約 1 公分,總花托具托片;舌狀花 5~8,花冠黃色,雌性花;心花花冠 4 或 5 裂,兩性,黃色。瘦果倒披針形或倒錐形,黑褐色,具 2 芒狀冠毛,瘦果果實體長約 0.4 公分,芒刺長約 0.2 公分。

下午四點遊覽車準時發車踏上歸途
沿著台8線走看著橫跨在潺潺的溪流上的吊橋
也許改天騎車再來造訪一番

經過大甲溪畔天空變得陰霾跟剛剛在山上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啊!

大甲溪為台灣第三大河流,位於台灣中西部,北鄰大安溪,南界烏溪,
流域多屬山嶺與台地約占90%,平地僅占10%。
本溪發源於中央山脈之次高山及南湖大山,流經梨山、佳陽至達見,
河幅較寬廣,以下則成帶形,經谷關、白冷、馬鞍寮至東勢流入平原,
在梧棲北側頭北厝注入台灣海峽!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
‧中文名稱: 落地生根
‧英文名稱: Air Plant、 Life Plant、 Floppers
‧科名: 景天科(Crassulaceae )落地生根屬(Bryophyllum)
‧別名: 倒吊蓮(台灣)、土三七、葉生根、番鬼牡丹、葉爆芽、天燈籠、槍刀草、厚面皮、著生藥、傷藥、打不死、生刀藥、生刀草、腳母草、腳目草、青刀草、曬不死、古仔燈、新娘燈、大疔黃、大還魂、複葉落地生根、燈籠花
‧原產地: 非洲熱帶區
‧分佈: 生於台灣全島海邊及低地岩石地及山坡、溝谷、路旁濕潤的草地上。各地溫室和庭園常栽培。
‧用途: 1.盆栽、庭園栽植觀賞用。2.藥用:性味:全草或根:酸、澀、寒。效用:全草或葉:解毒,止血,生肌,活血消腫,軟堅。治高血壓,血濁血熱,吐血,腸胃出血,咽喉腫痛;外用治癰腫瘡毒,丹毒,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中耳炎,痄腮,燒、燙傷。

落地生根
‧莖: 肉質草本,高 40~150 公分,莖直立,多分枝,無毛,節明顯,上部紫紅色,密被橢圓形皮孔,下部有時稍木質化。
‧葉: 葉對生,單葉或羽狀複葉,複葉有小葉 3~5 片;葉柄紫色,長 2.5~5 公分,基部寬扁,半抱莖;葉片肉質,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 6~10 公分,寬 3~6 公分,先端圓鈍,邊緣有圓齒,圓齒底部易生芽,落地即成一新植株。
‧花: 圓錐花序,頂生,花大,兩性,下垂;苞片兩枚,葉片狀;花萼鐘狀,膜質,膨大,長 2.5~4 公分,淡綠色或黃白色;花冠管狀,長 3~4.5 公分,淡紅色或紫紅色,基部膨大呈球形,中部收縮,先端 4 裂,裂片伸出萼管之外;雄蕊 8,著生於花冠管基部,與花冠管合生,花絲長,花藥紫色;心皮 4;上部分離,基部連合,花柱細長,基部外側有 1 鱗片,呈長方形。花期 3~5 月。
‧果實: 蓇葖果,內藏多數微小種子。包於花萼及花冠內;種子細小,長橢圓形,多數,有條紋。果期 4~6 月。
‧特性: 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落地生根的栽植十分地容易,不需要什麼特別的土壤,耐旱性也很強。花由一開始的紫綠色,成熟後變為黃褐色。可供藥用,性寒、清熱消腫、拔毒生肌、止血、消炎、止痛。葉搗碎可以治療刀傷和皮膚病等。因葉一落地即生根萌芽,故被稱為『落地生根』。

一大清早四點出門昨晚幾乎是沒睡覺
帶著疲憊又滿足的身軀與心靈
望著外頭的大甲溪道聲再會
回程在車上居然就睡著啦!!
也結束了今天的行程
後會有期喔!!谷關七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