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狗皮膏 ™ 災難自保學 & 野外求生學

未來山中生活,哺乳類動物、飛鼠、鼬獾、臭獴應該不敢殺戮。
可能剩下魚,但很難沒有工具完成,毒魚藤也是要找。

結果傍晚去瀑布頂,沿途打草驚蛇,結果反而在水邊撿到一尾蛇,不知怎麼死的?也不知什麼蛇,後來想為了以後的「我要活下去」,練習,最後還是不得已用手扒蛇皮,想起華西街蛇湯,真要自己摸索,還有些恐懼。
本要烤肉,但非到急難,應該吞不下去?
聽說蛇有真膽和假膽,不管怎樣,還是沒有膽生吞。









螞蟥去除技巧:先彈口器(細端)或中間,等口器脫離後,再彈吸盤(粗端)。

蛇皮火種燃燒有角質燒焦味道。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太久沒有發文。

「災難自保 野外求生」其實就是分析判斷歸納組合的創意!
當然事前的準備一定要有,先暫時介紹一下衛星電話。

在這叢林還是要大刀,不過實驗一下,就帶一把幾百元,新刀算很利的美國刀玩玩。


獵人的獵物放到爛掉乾掉。



主要帶了折疊鋸和求生刀,其他草刀和大鋸是獵人的。


背了狗皮膏背包。


天氣變化很大,六個小時,艷陽又雷雨,後來打雷太陽雨,後來又放晴,晚上十點左右天空又滿布雲朵。


先陡升爬山分水嶺後再下降溪谷,溪谷風景,前兩周混濁砂石泥水。











水流速算急,渡溪六次,到達幾個月前建立的浪寮。


開啟衛星電話,收自己寫的衛星電話氣象預報資訊系統,天氣預報跟今日差不多,但是局部化天氣可能就會讓你計畫生變。




衛星電話收氣象資訊。(自己寫的免費)


考量水流太急,隔日清晨返回怕有變數,且溪水冷,所以取回浪寮物資回到山口。再看狀況,看要夜行下山?還是如果風景美氣氛佳,再打衛星電話回家告知享受獨享的寧靜大地。


動物痕跡。



動物星球--山羊渡溪。稍早一隻在稍下游處觀望許久,後來被我驚嚇跑走,這次我當木頭人五分鐘紀錄到。







來回多花兩個半小時取回物資,隔日下山上班比較保險。



你睡過檜木床嗎?或許有些好命人的一生就睡過一次?


睡甚麼獵寮,天氣好,要以天為幕以地為床。就這檜木床了。



還有這麼大個檜木樹根頭,如果燒起來,不用再找大根材。


架起窩,預防夜裡下雨。


七點到八點生起營火最剛好。


火光、窩身處與天色。




23:00 還有一氣象預報,夜裡無聊就收收看,






天氣變化大,雷雨欲來,觀局部天氣應變自我訓練,傍晚雨從遠山來,又下起太陽雨,往下數公里渡溪,用6~7成功力風險應對(一個人要保守,頂多敢用到9成。)到達浪寮,遇到一些動物,若明早渡溪,溪水冰,怕有其它狀況溪水更湍急,保守些,寧願入夜渡溪也不要面對詭譎天候,拿到數個月前的物資回到山口,夜間天空仍有所變化,但仍是星空,推算上半夜末了,月亮會昇上山的枝頭,下半夜可夜行回家,但溪谷之晨怎可錯過?浪寮好處是惡劣天氣,天氣狀況良好,直接以天為幕以地味床,誰可以像我這麼享受?檜木床,可能有人一輩子只睡過一次?我這沒加蓋的!^_^燃燒世界上最大的檜木營火,僅次於森林火災!這兩個檜木頭用翻滾方式聚合,一個人搬真的要小心,不小心可能要上演127小時!




清晨吧?!竟然睡到快五點才醒。














另一場景。


紙袋的提把繩環很好用,多多資源回收再利用嘿。


今天吃的便當。


啥!不是吃的?


厲害了!
20年的超小收音機,內建小喇叭,有FM和AM,還可以聽到神州的廣播。
SE K700i,2004年,一萬三千五,什麼爛東西?有FM收音,但耳機專屬,hack之後,可用別針同時凸左右第二格pin。
Acer 雙卡機,有GPS,$1600,功能強過上面這台,有獨立 FM 收音機。
Twm手機,免1000,解析度較好,除了 GPS 和放音樂,再看可以怎麼發揮。


柴刀幫 鋸子派 創意系 流浪漢 (火布繩鍋)
本幫派組成小弟。
幫派中有美國科和原民科。分中刀和小刀。
鋸子也有分中小鋸,小鋸4",應該不能再小了(瑞士刀的鋸子更小,但容易斷。)


主將。
若有一天遭遇廝殺戰,你會用精緻美國刀?還是粗剌剌柴刀?本著另類粗獷風格,嘿,朋友,你知道的!




柴刀開路,應該找不到這種傻蛋了,砍了九芎,為未來先準備。


快速搭起雷雨遮雨棚。(刀火布繩鍋鋸)


趁大雨前,撿這些枯枝。(刀布繩鍋鋸)


生火。(刀布繩鍋鋸)



沒鍋就用石板。(刀火布繩鋸)


不知幾個月前買的即期6折肉品,清洗後凍冰箱,出發前冰箱冷凍庫拿出來消耗。


餐具沒帶,雨中去摘芒草梗筷子。


還有一包麵,怎麼辦?沒有鍋。
這真的沒有套好,臨時想到的,撿垃圾再利用。


柴刀幫也可以這樣細緻切口。


煮水囉。(刀火布繩鋸)


加蓋比較不會灰燼跑到水中。


有滾。


泡開乾麵。


再用小刀做一個碗。


不開心要說。




Shelter。


烤板丟水中不會裂,還會熱泡冒。


乾麵分兩次煮,第二次沒有管煮比較久,比較糊爛。



野夫柴刀劈小材。


單單摘野果野菜吃應該吃不飽。


溪谷。


傍晚,雷雨停,戲水人都不見囉。所以還是帶刀火布繩鍋鋸之類的比較好。




刀火布繩鍋鋸,有刀和鋸。








連刀鋸都沒有,只能這樣建立遮蔽所。






最後來發神經,娛樂一下大家。
【本片有驚嚇指數,不過真正的動物血腥畫面已經避開了。(叢林 山羊 獵人)】
話說它(Doom)跟 WWW 是同時誕生的(1993 年),不過連線遊戲是透過 IPX,還可以支援左右兩個螢幕,如果是現在應該改成 VR 了,不過 VR 當時熱了一下又沉寂,Youtube 360 影片又熱了一下。
記得當時玩網路,教研究生半夜玩這個排遣寂寞,呵呵。不過我是不玩遊戲的,純研究,幾年前的阿凡達電影,研究 3D 立體遊戲也有買 3D 螢幕和碰一下 Avatar game。最後呢,你都會將那些丟掉的。:)

因為呢,雖然科技進步,但是呢......"The more things change, the more they remain the sa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pQP2_9sfCg

史詩電影之後懸疑動作片



另外有關月事(這樣講好像怪怪的),可參考這篇(叢林 山羊 獵人)暗夜叢林序曲──鬼火森林之祭羊文 by 鄒仔

拍完史詩電影後,開始朝向 ID4 與 Alien 的懸疑劇情,不過我還是最喜歡外星戰士(Predator),想像牠一個個體到達了陌生的叢林,面對越戰的老美士兵,只是最後牠的高科技不太管用。
(我猜想牠是因恐懼用殺戮來武裝自己?另一種化解恐懼的心智是......自殺,這樣惡魔將得不到你的靈魂,如電影劇情般或今年的山難事件。)

本來假想敵就一堆,意識型態上並非絕對對應,獵人亦敵亦友,這樣生活才有趣,動物也是亦敵亦友,因為哪天需要牠們時也說不準,不過常常想叢林當中真的有外星戰士,或許牠們就是魔神仔的化身。就像我的存在就像是個 Outlier 般。

獵人失蹤案,至今三年多仍下落不明,所以看到這台小牛和野狼,不免也關心起獵人們,他們為何不勤於巡陷阱呢?如果山高路遠,就不要放呀,還是他們遭遇不測?任獵物腐爛?至於我露溝沒有察覺到這些動物,主要就是後來都走自己開的路,或許獵人們真的被異形戰士殲滅了?所以無法前來巡陷阱?




原始之後,還要來一些科技的,這篇是這一個半月來的深入玩法,應該也沒有老外這樣玩,如果有 Thuraya 的訊息問題,問我就對了!請看【Thuraya 衛星電話預付式應用探究 by 鄒仔】 
















保險套的妙用
起火種

外袋不要丟

外袋起火





這是清晨的溪谷嵐氳


保險套起火種




保險套外袋起火火源餘燼


保險套起火火源餘燼


眺望港口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整個討論串認真看完了,覺得tzou大上山好像是為了修行似的~ 太厲害~~
但我有個疑問~ 似乎有不少次版大是選在溪邊紮營(避難所/獸居), 都不擔心山洪的問題嗎? 還是其實已經有考慮了?

tzou wrote:
未來山中生活,哺乳...(恕刪)



看得 比看電影還過癮的緊張感....

太神了。
YC.Chang wrote:
整個討論串認真看完了,覺得tzou大上山好像是為了修行似的~ 太厲害~~
但我有個疑問~ 似乎有不少次版大是選在溪邊紮營(避難所/獸居), 都不擔心山洪的問題嗎? 還是其實已經有考慮了?

會擔心落石和山洪這兩大問題。
這邊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8&t=4819119&p=4#60718253
就是在幾次洪流後,又看到山羊不敢渡溪,仍擔心隔夜上游大雨,入夜後在下游浪寮取物資再返回安全地。返回時又剛好看到山羊渡溪。
甚至曾經在向源侵蝕地上過夜(迫降沒得選)
當然也曾獸居沒有水源的芒草地。

雪地迫降地獄雪溝怕滑落,也觀察落石墜落方向,而寧願避風也不上稜線摧殘。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8&t=4715281&p=1


當然有時會折衷,如布蕭丸流興溪,而小溪營地則上攀高灘樹林中。原因並非山洪問題。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8&t=4762555&p=1

不見棺材不掉淚 wrote:
看得 比看電影還過癮...(恕刪)

有這種事?(☆_☆)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tzou wrote:
本文的一些地點(疑...(恕刪)


小弟手癢估狗了一下歷史資料
http://ds3.th.gov.tw/ds3/app007/list3.php?ID1=0071013223a012
依據台灣總督府告示
志水孫平這這位巡查確實是在理蕃政策時期犧牲或戰死的
剛好是在1910~1915年開始的五年理蕃計畫最激烈的時期
(1914年就爆發太魯閣戰役打該年8月底)...
山林裡不知道還藏有多少鮮明的歷史記憶

frostbug wrote:
小弟手癢估狗了一下...(恕刪)


大哥,我從羅東來台北內湖採購,剛吃完飯,看到你家的google竟可以找到「痕跡」考古,瞬間頭皮發麻一分鐘。
心中百感,一則欣慰,或許在種香菇或狩獵興盛時,有原民不小心看到,而這數十多年間,可能只有我發現,但我一直未能於文獻中找到資料,您的資料讓我釋然了。

謝謝您寶貴的「搜尋」。

tzou wrote:
這是一個人在探一個疆界領域時,碰到的日人之墓(巡查志水孫平),位在督導所附近,雖然當時轉頭瞬間發現有點要牙起來,但是懷著虔誠的心面對,後來翻閱史料,沒有找到祂的資料,但是大約從祂那個年代之後,所有在督導所或分遣所因出草或因病身亡的,採取就地掩埋不再運下山了。



1911/4/21 發佈(明治44)

勤務演習召集免除認可ノ件(志水孫平外三名)
http://ds3.th.gov.tw/ds3/app000/list3.php?ID1=00005072036
1908-02-01(明治41年)

一兩年之間......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