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狗皮膏 ™ 災難自保學 & 野外求生學

不見棺材不掉淚 wrote:
太強了,世界末日我一定要去投靠你。


nijawang wrote:
咪兔!

以後若是台灣的平地都被佔領了,應該只有像鄒大這樣的奇才能夠在山林中生存!


南洋軍伕?
話說這回去流興之南,有這樣幻想,夏天把自己丟在這邊,然後在哈卡巴里斯老金洋間流竄,但若不殺生不抓魚,只能吃素,但帶菜籽發芽也差不多下山了。不然就必須山中斷食十天。

等我發展出來「脫光光野外求生技術」,再跟大家報告。

今天下班跑山給自己「烤」題。
找不到禾本科乾燥葉莖當引火物,找枯葉,第二次才成功。
後來超級旺火!











黑夜中經過鬼火森林,被小傢伙撞到。

地面草叢下很多發光蟲,有些是螢火蟲幼蟲或雌性。


瞬間昧火


螢火蟲



煹火法分享
1、11平行法
2、井字法
3、亂數錐形法
4、魚骨法

如果地面狀況許可,木材夠粗夠乾燥,直接採兩根平行法,必要時平行鋪放更細的材資於兩根之間底部。
事先折放最細材資於旁,長度約大於平行兩根之距離,引火物置於中間點燃後,最細材資橫置架放於平行兩根之上,透過引火物之煨烤引燃,再逐次加其它粗細之材資。【平行法】

如果架構之粗枝不夠粗,如以手刀折枯枝取得之方式,可以採用井字架構,先兩根平行,再於其上橫置約略粗細之兩橫根,引火方式如前述。【井字法】

當細材引燃之後,開始中等粗細材資,可以透過平行兩路或井字之架構間隔斜靠火源,類似錐形。【亂數錐形】

若有更粗,如小臂以上粗細當中間材,可為魚骨之主幹,交錯置放略細之材資於主幹之兩側,邊悶烤除去水份邊燒。【魚骨法】

隨時操弄移進燃燒變短之材資,注意有些溼材冒熱氣泡,別被燙到,炭火也是要注意別碰到燙傷,可用其它樹枝撥移。



先底部平行兩路

再橫放兩路呈井字

亂數錐形添料



昧火

大溪石之火

不吃東西,僅食氣+煨火,不知可以撐多久?(食氣者可以數年不進食)

石之火


我的浪寮......長毛了。-_-#






看得懂嗎?
這春暖花開,蝶兒共舞的。一出蛹就被叼走了,是雌性選擇權吧?!



本日唯一主餐
這竹

這木

日據時代舊社坍塌地

烤石(就地取材,比較少,但仍能找到。)

材資(引火物就是下方竹子的"蚌蛤"。)

架構(平行法,引火物就是左方竹子的"蚌蛤"。)

引火(先細枝。)

堆疊(再稍粗的樹枝。)

堆疊(亂數錐形。)



50元羊肉片(水中有螃蟹,比蝦子好抓,但是.....清道夫。


烤肉中

芒草梗當筷子

吃完

烤山蘇和火炭母草

酸甜好吃

最低能量運作(最後躺平睡著了)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很認真的重頭再看一遍

發現您好像沒有帶睡袋

晚上睡覺沒有睡袋不冷

高山雪地是否可以如此

只用簡易帳蓬加免睡袋

這些裝備可在雪地過夜
不昧因果
冷熱的感覺是很主觀的,或許今年你覺得很冷,但去過外國幾年 或是 像鄒仔大大自己常常輕裝簡行到山裡流浪,久了耐寒度就上升了。


幾年前我也是裝備幾千幾萬的在買,後來裝備越來越簡單,重量也慢慢減輕了。我想這就是一種修練與自我提升。

不冷嗎? 當然冷,但忍一下、或是自己找東西保暖,夜晚就過了。

andyssky1985 wrote:
冷熱的感覺是很主觀...(恕刪)

個人的意思是想確定此法

真的不會有失溫的疑慮嗎

能夠適合多數人來採用嗎

不是要訓練過的人才合用

而是希望一般人也可複製

這樣才會比較有參考意義
不昧因果
chen1970 wrote:
很認真的重頭再看一...(恕刪)

台灣高山雪地沒有睡袋,除了條件配合外,只能練絕學。
春節獨自在南湖雪溝地獄營地用550g的羽毛睡袋,不冷,
但此睡袋曾經夏至搭配TubeTent在南湖主東鞍......粉冷。
(反而雪地不冷,夠神奇吧?!)

裝備除了看個人,事、時、地和物都有所差異,個人曾經沒有睡袋一日半O聖,但帶羽毛衣+露宿袋,夜宿雪北,半夜凍抹條,凌晨兩點左右夜行聖稜!

Andyssky大説的很不錯。

本文大部分裝備,一般人難複製,畢竟不可能一套裝備走天下。

另外個人獵寮或上回布蕭丸流興是有睡袋的,自製的。free!




有看到黃綠交雜那個?自己車縫的免費睡袋。

後來又去無人地帶獨自過夜,但上回回來沒晾洗,臭臭,換另一黨的,藍白!
本來要完成史詩般的壯旅,突破這兩年來凡出隊此區塊的必發生山難的魔咒。(不過都是學生隊,人數也不精簡。)
結果......走在出發前的暴雨,照走,結果説好今天的鋒面怎麼還沒到?

這次搭配國產露宿袋,日本輕量化露宿袋反而無法勝任。



丟係這款睡袋。


免費睡墊。



路上撿到一把草刀!燒檜木!


溫酒。


暴雨後,午夜月光!


結果算錯,熱死了!另外貼身溯溪衣褲沒用,另兩件長袖也沒穿,背心穿著都冒汗,呵呵。


Chen大大,您還沒上高山,許多高山過夜狀況應該都還不清楚?先不要談論雪地,差粉多的。單純走高山,有沒有過夜也是差別很大的。本文希望回歸到裝備的適切性,比如有人迷信高貴裝備卻忘了本質。高貴裝備有優點,但是否沒限制性呢?
一樓主文中有段:
行囊內到底應該要有哪些裝備以應變災難或災害呢
?或許大家可以漸漸建立出自己的自救或自保系列。

當然就是沒有絕對的裝備,每個人要因不同路線(地)、不同季節(時)、攀登性質(事)和其他裝備輔助(物)而有所參酌與調整。
您提失溫狀況,我在鬼行一日南湖和雪山快閃中應該有提到,很重要,所以不能直接説,要自行挖掘。這樣獲得比較寶貴。一樓主文紫色字體已經提出了,您怎麼解讀呢?


附上無人地帶之沒見過人類的山羊!


PS、吾獸魂哉,獸之感應對話是也,蟲難體會其獸之妙。吾見一漂流木意象,即知為一外星獸基地。Bingo!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tzou wrote:
中級山和高山,有些時候雖可按既定行程,但仍可能中途產生變化,攜足可緊急過夜裝備,不僅實際有幫助,也有心理安定功能,不要因為既往的平安順利效應而暫放裝備。裝備可以精簡,但以可防潮遮風緊急露宿為最低原則,另外就是水和糖果乾糧一些些。
...(恕刪)

目前的目標是一千公尺以上,三千公尺以下,單日來回的山,短時間內沒有爬高山的行為,
也不會在山上過夜。

攜帶裝備有手電筒、電池數個、輕便雨衣、二公升左右的飲用水,食物可供二餐,巧克力糖果,
萬用打火柴,指甲剪、毛巾、面紙、濕紙巾、路條、手套、手機。

考慮可能要帶的有生日用蠟蠋,鋼杯、筷子,刀子、鋸子或線鋸,電火布,自黏彈性繃帶,
尼龍繩,攻頂爐,急救毯...。

個人爬山都會先看當天、當地的天氣狀況。沒有好天氣絕不爬山,總會有機會的不急在一時。

爬山時間會先預定要回程時間,時間到就是回程,絕不逞強好勝,下次還有機會不急在一時。

找不到前人的路條不亂走,自備路條用完時,前人路條又難找到時,先回程,下次再帶路條來續走。以避免迷路

大致上如此...

備註 : 子非山羊,安知山羊未見裸蟲哉?
不昧因果
chen1970 wrote:
目前的目標是一千公尺以上,三千公尺以下,單日來回的山,短時間內沒有爬高山的行為,也不會在山上過夜。...
沒有好天氣絕不爬山,總會有機會的不急在一時。
爬山時間會先預定要回程時間,時間到就是回程,絕不逞強好勝,下次還有機會不急在一時。
找不到前人的路條不亂走,自備路條用完時,前人路條又難找到時,先回程,下次再帶路條來續走。以避免迷路
(恕刪)


這樣的爬山策略很好,能有此見識的人不多。
有時候登山難免會有意料之外的事,譬如迷路或發生意外,行動不便的可能性,如果能有過夜裝備、食物的準備,會更妥適一點。
bayata wrote:
這樣的爬山策略很好...(恕刪)

您那篇小背包基本裝備和柯三分前輩的救命八寶十寶都不錯。


chen1970 wrote:
目前的目標是一千公尺...(恕刪)
攜帶裝備有手電筒、電池數個、輕便雨衣、二公升左右的飲用水,食物可供二餐,巧克力糖果,
萬用打火柴,指甲剪、面紙、濕紙巾、路條、手套、手機。

考慮可能要帶的有生日用蠟蠋,鋼杯、筷子,刀子、鋸子或線鋸,電火布,自黏彈性繃帶,尼龍繩,急救毯...。

雖然每個人系統自己建立......
提供一些比較,您再試試。
手電筒:頭燈
備用電池:備用小LED燈
火柴:打火機2~3顆
生日用蠟燭是要上山慶生?有兩種可以比較,精油用之蠟燭錠,有鋁殼保護,方便站立,可營帳內使用。
另一種(忘了幾分?)是祭祀用紅蠟燭(有人用白蠟燭,是很清新沒錯,但怪怪der。),可切一半方便攜帶,其中攔腰斷那根要事先把蕊芯冒出頭,營帳內使用,站立方法自己想。

蠟燭除了保暖和照明外,可當起火的火種。裝備拉鍊卡卡也可潤滑。

一般食物有預備日糧食,只是現在大家多營養過剩,不過至少概念上要有。登山糧食書籍可資參考。

購買類似食品,可以看一下後頭熱量成份,有些同公司不同品味食品,熱量/重量比差很多,最重要要自己喜歡吃!
最近我就被晶晶無色素果凍條、小新貴派(粉紅)、軟薑糖所圍繞。
另外罐頭就小卷和紅燒鰻(獵寮中多年不壞的美味),緊急時可當鍋子,圓形180cc,方型110cc左右。

說好的小卷變中卷,算標示不確實?




一日行程除了採用保溫瓶外(個人建議450cc,再搭600cc寶特瓶為最基本可安心過夜),可以攻頂爐+9cm鋼杯最便宜。500元內可以建立起來,不需幾千元的爐頭+幾千元的高貴鍋具,頭殻內的東西比較重要。至於鋼杯口徑,最大用12cm,而9cm是個人試驗過各款歸納出最低限,參考。

而過夜最重要是遮蔽所,未來外星人攻佔地球,你的第一步也是,輕便雨衣和救生毯都只是輔助品。
畢竟天然岩洞又向外滴水的,可遇不可求,而上面那山羊就是在牠家門口泡茶又大便給我遇到的,所以要岩洞過夜注意一下排遺和痕跡。另外要注意淹水丶落石和坍塌的可能,只能説可遇不可求,還是自己帶比較保險(就像高科技的打火機便宜又輕便,沒必要去鑽木取火或找石英白玉髓,凡事都要準備。)
獸蹄痕印

獸居之地,門口一攤攤丸子堆。

注意落石淹水。

非獸穴,天花板非內斜,比較不會滴水。


手機部分...,建議為了省錢,可以不必買專用手持機,建議聯絡和紀錄用不用手機,那跟一台手機+備用電池或行電是不一樣的。
個人是iOS和Andriod各一台,至少帶雙雄,必要帶三雄門號,只是俺出沒的地方通常沒訊號。
同樣一家門號,iPhone和Andriod收訊也不一樣。(有GPS的小手機2k內就有了,1k內也有,去年夏天。)
軟體可oruxmaps,若有運動,只紀錄自己的航跡(若原路折返),Runtastic可網頁下載gpx事後硏究。
空有高貴設備也沒用,曾經帶人崙埤到哈盆,上山前在叉路交待,下山時在叉路下之另一叉路等,有GPS的竟然可以回頭倒叉爬上山,看狀況不對,快回去拎人。請永遠把GPS當輔助設備!當然也請永遠不拋棄你的背包。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bayata wrote:
這樣的爬山策略很好,能有此見識的人不多。
有時候登山難免會有意料之外的事,譬如迷路或發生意外,行動不便的可能性,如果能有過夜裝備、食物的準備,會更妥適一點。(恕刪)

這幾天有在看露宿袋的資訊,發現露宿袋好像就是睡袋呀!

還有在看遮雨帳篷的購買資訊,花了不少的時間在思考中。

忽然間,覺知到自己為什麼會有想要在山裏過夜的想法呢?

想到自己若是準備那麼齊全充足,是不是會更加有恃無恐?

如此會不會更加的深入未知的山林中,過夜將變成難避免。

這絕對不是目前想要的結果,必須即時斷除此想法在漫延。

等到一日單攻的目標都爬完後,再來考慮過夜的裝備問題。
tzou wrote:
生日用蠟燭是要上山慶生?...一日行程除了採用保溫瓶外(個人建議450cc,再搭600cc寶特瓶為最基本可安心過夜),可以攻頂爐+9cm鋼杯最便宜。500元內可以建立起來,不需幾千元的爐頭+幾千元的高貴鍋具,頭殻內的東西比較重要。至於鋼杯口徑,最大用12cm,而9cm是個人試驗過各款歸納出最低限,參考。...手機部分,建議為了省錢,可以不必買專用手持機,建議聯絡和紀錄用不用手機,那跟一台手機+備用電池或行電是不一樣的。
個人是iOS和Andriod各一台,至少帶雙雄,必要帶三雄門號,只是俺出沒的地方通常沒訊號。
同樣一家門號,iPhone和Andriod收訊也不一樣。(有GPS的小手機2k內就有了,1k內也有,去年夏天。)(恕刪)

生日用蠟蠋是要當火種的。因為家裏堆積不少的生日用蠟蠋,可以當成廢物利用嘛。

已下訂不鏽鋼卡式酒精、木柴兩用爐,下次會在山上試試吃泡麵加蛋的感覺是怎樣?

個人手機的功用為打電話、看時間、當鬧鐘,我在山上的地方也是大多沒有訊號的。

看多了您發表的文章後,促使我的裝備愈來愈多與最初精簡裝備的目標越行越遠了。
不昧因果
有網友提到神鬼獵人......。

終於跑去看二輪

孤鷹人
1、最帥的應該是冰天雪地揹弓箭搶狼食生吃野牛的孤鷹人。
2、孤鷹人事先找乾草。後來當引火物,但沒注意到他的火罐。
3、為主角砍劈建立的雪地遮蔽所。
4、肝臟生吃通常可行。
5、吃雪只是好玩。
6、燒石溶雪,可能是要蒸氣?

主角
1、礈石引燃火藥。玩家一定要用打火石起火不用太堅持,打火機也是用打火石點的,而用石英或白玉髓起火,通常也要先準備碳布,電子式點火比較偏向後者,建議用打火石式打火機比較合用。
2、岩洞。天然遮蔽所概念。
3、馬屍裹身。衣服不要溼,溼了不穿反而好。其中扒內臓應該要扒一段時間,片中省略不少時間。
4、吃動物屍肉,可能冰天雪地像肉乾,台灣野生動物,可能山羌長蛆還可以處理,山羊不一定,雜食的山豬則最好不要。(山羌山羊皆為保育動物。)
5、抓到魚後,旁邊有火卻不烤,應該比較撒狗血劇情。

我常出沒的山區,日據時代也存在這種死亡關頭的廝殺之戰,通常為了安全是不升火的,升火反而可能被砍下人頭。

預計未來獸居的無人地帶



山羊

山羌




上回差點在山中遭遇廝殺戰。


這回差點上演神鬼獵人!
已經快傍晚了,簡單行囊手特草刀入山,兩位微醺原民獵人一開始解釋自己和公務部門有合作,最後問我這時候上山做什麼?上山走走散步。其中一位在酒精作用下開始威脅我,你機車到時候有什麼狀況,被水流走,別説我沒提醒你!後來語氣越來越過份,沒看我手持山刀,大家互相尊重也不需要用威脅的方式,説我是有牌的流氓,那還敢威脅我?換我找他麻煩,質問為何要威脅我?開始説些地名,他也不懂,還説自己是部落四大惡棍,看來是喝太多了!自己邊走邊X,只能沿途砍殺擋路的(植被),小心你的獵寮,別以為我不知在那兒?!有時候在這種地方要博感情之外,就是要逢場作戲,雖然有一點點不爽。哈哈,你就把我機車推下懸崖放水流看看,真的要逼我演神鬼獵人嗎?噗。

小螞上身。


山羌獸骨

這可能是山羊。(3D的,可戴上紅青眼鏡觀看。)

X!我專門追蹤獵人,起底翻出威脅我的獵人之獵寮!

下切崩壁溪谷



此處故事場景,個人推到 2003/2004 年,首次探索到這個地方,超有 fu 的,後來 2011 年和 2014 年有陸續在這邊留影。
前幾年才發現原來自己 2008 年就整理出來此處的舊地名,故事可以推到 1902 年。
1903/03/23: 整裝出發,8:30進入蕃地,突然草叢間出現人影,為社人嚮導。(路程險惡狀況此略,現在路況此段反而較佳,但路線有所差異,見圖!)
1903/03/23: 17:50 到達澳灣(亞普拉塞山腳), 族人下山通常都在此過夜。

此段路程險惡,後來有林礦業開發,三個小時可以走當時要九個小時的路程,現在,自己大概可以五到六小時。當然必須不斷去理路。
2011 年自己在此處影像
2011 年歸途,真的就是瞧望那場景這麼陡上。
2014 春天在此大石停留之後的浪旅。

山蘇頻招手,忍不住摘食!

只這一株,後來變成這混搭風格。


下溪後,衣溼擰乾,脫光光檢查抓螞蟥。下午六點,還要開路返回文明世界,準備摸黑,先睡覺練習泰山崩於前不形於色的高深哲學態度。

中途迷途兩次。還是必須冷靜面對化解!

燒了威脅我的獵人之獵寮!(真的要玩這麼大?嗯就腦內編劇一下囉。大家互相尊重,第一次山中被人威脅。)


隔幾天,換了戰駒去部落明察暗訪,準備請號稱惡棍的嚐嚐我的「獸魂咖啡」。
拍不起史詩電影,只好這樣.......演很大!凸^-^凸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