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山友摔掉眼鏡…3批人力花40萬 送眼鏡上山

外界質疑太浪費社會成本。林志信指出,「他是請山下的友人代訂一副眼鏡,請我們搜救人員去現場評估傷勢、救援的時候,順便把眼鏡帶上去。」

澄清登山客有受傷,消防隊獲報就必須出動救援,不是為了一副新眼鏡,會合後發現登山客傷勢不嚴重,也拒絕就醫,聽得出來消防人員的無奈,畢竟為了一人,陸空都出動,耗費的人力和金錢確實也不小。(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原文網址: 登山客墜谷眼鏡摔壞 陸空花40萬聯合救援送一付新的 | ETtoday社會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811/388393.htm#ixzz3A44WkBAH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從事其他運動的人若有緊急事件發生

不知可不可以也有相同待遇
為了自己的私人興趣去從事休閒活動
說白話點就是不去做,也不會對自身或大眾安危,或財物有任何損失的非必要行為
但以現在的體制,大多數出事的時候還是要大家一起買單
現在科技不是有無人機,無人搖控直升機嗎(還會傳送視訊).....手機定位眼鏡很快送到.

ps
殺雞用牛刀...好好科技小型救難不發展...往往出動一堆人員和大型直升機(浪費人力和錢)
溝通失誤 是很有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後續花費

或許這也是種微型 蝴蝶效應

(意旨在遠在幾千公里外的地方,蝴蝶揮了幾下翅膀,能量聚集後,在另一地方會形成 龍捲風)
盡情閱覽 汽車 圖鑑 netcarshow.com What man is a man who does not make the wor
登山休閒,是個人的興趣

不要去,就不會有危險

要上山前,應該簽生死契約 (出狀況,就放生)

不然,被救回來,就支付所有費用


你上山去爽,出了事,要在家繳稅的民眾幫你擦屁股,

我不願意!

心似流水 wrote:
我認為既然是高危險活動,應該採用強制登山險,依危險程度收取不同登山保險費用,強制納保!

由山客共同分擔危險。

其實國家救難系統就是類似保險制度,
只是目前保費是由全民負擔,
算是國家鼓勵戶外運動的政策,

其實政府就算對於不鼓勵的居住高危險群(住山上、河邊、海邊、管線上...)
也沒有要他們多分擔救難支出。

像這樣不符合使用者付費的例子太多了,
政府真願意改善這種問題的話,
應該先實行電費漲價,燃料稅隨油徵收。
畢竟這兩件政策不做,造成不公平要比登山保險費用大得多了。
生命是無價的...希望大家別在口水戰了...

a28942090 wrote:
生命是無價的...希...(恕刪)


台灣有些點就是太好了
造成人力資院的浪用
有些嚴重到"應注意而未注意"的問題
還有把救護車當計程車的事發生

a28942090 wrote:
生命是無價的...希...(恕刪)


老外比我們更懂生命的價值

在歐美需要叫救護車也話一定也人命關天的危險狀況

不過沒有保險的話

保證收到帳單會傻眼!

這部分的觀念台灣還要加強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