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

山難搜救不力判國賠?!


redcarp wrote:
看完了公視的我有話要說

那位媽媽特別強調獨攀代表冒險犯難的精神
根本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兒子獨攀是錯的
何況那還是他的第一座百岳!

推動改革及教育,骨子裡還是為了幫自己兒子洗白罷了吧?

這樣子心態去得到的國賠,怎能叫人信服呢!


之前看到新聞說這位登山者有豐富的登山經驗~
甚至還有國外受訓過...
後來看了一下相關報導~~~~~



原來一座百岳都沒爬過~
我想問問有登山經驗的前輩,
白姑大山在百岳裡,難度如何??
為什麼會有人第一座百岳選定這座白姑大山來爬??
小熊維尼~Winnie在哪裡!?
achihemi wrote:
之前看到新聞說這位...白姑大山在百岳裡,難度如何??
為什麼會有人第一座百岳選定這座白姑大山來爬??(恕刪)


沒爬過,但正好在看這座百岳的難度。

外號為中橫四辣之首,大辣,又稱白狗大山.

白姑大山在新版的上河文化地圖裡,單獨一本!
屬中高級路線4顆星(奇萊主北也屬中高級路線),有一顆一等三角點!

主要是路程遠(來回約15K)又上上下下+箭竹林,而且水源只有司宴池的咖啡水。
(草青池不一定有水)

可參考這位山友的記錄,文筆很好!

白姑大山兩天一夜

張生新手挑這座山又獨攀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而且警察有勸他下山)

重點是他走不到2K就走錯路~山友的文章中有寫到,

現在已經被鐵絲網圍住無法通過!

只能說~獨攀真的需要很高的技術/知識/體力,缺一不可。

以上請參考,有錯可指正!
這家人及其贊聲者,對社會的傷害,不下於流竄全國、殺人放火的強盜集團。

鯨魚vs海豚 wrote:
沒爬過,但正好在看...(恕刪)

沒有想到台灣竟然有如此險峻的高山

四辣之首,無法單攻
已經有山友在此長眠

那要如何才能正確地上白姑大山?

所需的裝備為何?發生迷路時如何自救?

總不能發生山難之後,直接封山,視而不見
那豈不登山界的一大損失

但這確實是我們政府會做的事

ldt000 wrote:
這家人及其贊聲者,對...(恕刪)


沒錯~~~
制度確實需要檢討、但絕不會是用"國賠"的方式達到其訴求!!
國賠,只是給這些救援的弟兄更多打擊...
反正救到沒什麼鼓勵,救不到還要賠~~~
那還來救援做啥??

張生父母也有很大的問題...
冒險犯難的精神不是用在登山~

公職人員撫恤法
本法第五條第一項第一款所稱冒險犯難,
指遭遇危難事故,明知其執行職務存有死亡之高度可能性,
且依當時之時空環境,無從預先排除,仍奮不顧身執行職務而殉職者。
所稱戰地殉職,指在戰地交戰時,因執行職務或支援作戰任務而殉職者。


有資格說冒險犯難的,很大一部份都在忠烈祠了!!

生命是無價的,錯過一次就沒了、有些東西是不能冒險的...
明白嗎??

小熊維尼~Winnie在哪裡!?
gabriev wrote:
由這層樓的回文來看,
很遺憾,我覺得你還是白打了。

所以,
官方單位一樣會繼續爭功諉過。
且不思記取血的教訓,進而改善現有的山難救援系統。

第一線救援人員一樣會繼續沒有責任心與榮譽感。
任務來了就來個搜救之旅三天兩夜自由行,
專挑好走的路逛大街,難走的路就騙說"找過了"。
反正領公家錢的,這樣救和那樣救都領一樣的錢,又不是自己最重要的人。
事後被抓到說謊也不會怎樣。

而這一切都會淹沒在彼此的口水之間,隔幾天又歸於平靜,直到下次一樣的事件再度發生。

人民的水準就只到這裡。


山難救援系統,成立要花誰的錢?全民納稅人,多數人會去深山嗎?至少我活了快40年頭,沒入過深山,多數人相信也是,依這樣來看,山難救援系統是不是使用者付費比較合情合理

搜救任務叫3天2夜自由行?這位先生也許也沒入山經驗,但現在網路發達,GOOGLE一下深山裡是甚麼模樣,正常的智力的人應該就能了解這不是去郊遊踏青

搜救隊是救人,但救人前提是保證搜救隊員自己的安全,我們憑甚麼要求救難隊員冒著自己生命危險入深山險惡區域搜救?萬一他自己也遇險了怎麼辦?如想當烈士,拜託這位先生您第一個響應,要是以後出意外,大家會很樂意把您供在忠烈祠。

領公家錢又怎樣?他們也是求一頓溫飽,難道您上班不用領薪水,靠呼吸就可填飽肚子?要怎麼救是很專業,入山本身就是苦差事,他們即使心裡真的有些許不願意,但是絕對會希望越早救到任務結束,及早脫離痛苦,不會用最沒效率的方式在山裡混時間,不能體會入山的痛苦?下次冬天下雨到操場跑個幾十圈,來個又濕又冷又流汗的FEEL,然後到水溝旁給蚊子咬,這樣或許能體會到1點點,在這樣的環境看您是希望早點回家洗熱水澡還是享受留在原地又濕又冷又流汗,再給蚊子叮好玩的環境。


我完全不能贊成這家人的行為,自己引來的風險造成意外為何要國家來承擔?去救人的只能盡力而為,救不到是您兒子的命,世界最頂尖的團隊來不能保證一定成功,這幾年打官司的財力心力直接放在協助改進山難救援系統不是更好嗎?這才是對死去親人展現的大愛。
不然只是讓人覺得你們只是在怪別人,從不檢討自己,而且還反過來咬幫你們一把的人。



看了一些山難資料
找人真的很辛苦
剛開始張家自費幾十萬僱山青
其實也沒找到
黃國書說消防隊任務編組都是三天
實際找人約一天
也許以後這種山難
應該分三天短征隊和十天長征隊
同步搜尋
讓有經驗的山友或救難組織組長征隊找人
像張博威這種案子
長征隊才"有可能"找的到

鯨魚vs海豚 wrote:
沒爬過,但正好在看...(恕刪)

謝謝,剛剛看了你的連結

發現白姑大山的攻略
大部分是二天一夜或者是三天二夜

因此我對於為什麼國冢的救援體系竟然是花上五十天還找不到人,感到不可思議

等於有經驗的登山者爬十次白姑大山回來了,這可不是山地跟平地環境的不同了

我舉騎腳踏車環島的例子,是說當搜救開始,我騎腳踏車環島到我回來外加去綠島,蘭嶼,金門,馬祖回來
搜救都沒有成果,那是不是表示這搜救計畫是有問題的呢?


山中要找東西不容易,尤其找躺著的人類比找會飛的昆蟲或鳥類難。

為什麼?昆蟲、鳥類看到人會怕,自己會尿尿的飛走。人就看到了。

但躺著的人不鳥你,根本無法被你看到。

找得到。機運很重要的。不可否認的。

前樓提到這麼多天沒找到,戰略可能有問題。消防隊這樣狀況真的要被質疑的。

也許是這個才讓被人攻擊的這個案子的法官被人說成恐龍。

個人覺得這位法官不是恐龍,應該有登山或山區活動經驗的迅猛龍才會這樣的思索與判決。

既然有判決,有案例,台灣的山界與管理登山活動的相關單位真的要認真思考這個案例與如何讓台灣的登山活動更完善。

PS登山界還有一個很壞的習慣:每年四月五月會沿著登山道亂砍樹、叢的,這些也許妨礙人類站著直直走,但也不礙著人類行走,可這些登山客卻邊走邊砍,今年發現砍得特別大條,真的觸怒山神了。登山界真的要自我檢討一下[傳統習慣]是不是該符合無痕山林的原則了。


antispy wrote:
山難救援系統,...(恕刪)

支持救援費用自費化,
但山難又不是一定是在高山,陽明山也有山難也有死人你不知道嗎?
山難救援系統健全是必要的。
  • 8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