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o1958 wrote:
因應市場需要~目前的確很多奇怪的爬山行程紛紛出籠
不過回歸初衷~~
還是以登高欣賞臺灣獨特高山美景為主要之目的為佳,
最好是慢慢走,隨遇而安的享受與大自然為伍的樂趣吧!...(恕刪)
其實從#27樓 ggllhh大大的文章就可看出
有些人在意的是多短的時間內能完成..
可能是很在乎"想比別人強"吧?
所以把拼時間拼速度這種競賽式的觀念與想法帶到山上..
當然有些往山裏去的人本身主要的活動或一開始接觸的是"自行車"或"馬拉松/長跑"之類競賽式運動..
fisheriestw wrote:
當然有些往山裏去的人本身主要的活動或一開始接觸的是"自行車"或"馬拉松/長跑"之類競賽式運動..
嗯,很有可能
好家在,我18年前,騎單車早已把台灣的公路系統騎完了(只剩下新中橫沒騎,那時因剛開通路基好像不太穩定才沒騎);扛單車上山,我也幹過。

說真的如果當時的山岳資訊有現在方便,我應也可能按這種模式來趕山頭,當然這也只是選擇的問題,沒啥對錯。就像阿川兄這樣,也算是可怕的角色呀!

馬拉松這檔事,我到是一點都不想跑,這太傷膝蓋了!不過慢跑到還是有繼續,主要是用來維持體力、避免發胖(當完兵後,一不注意體重好像容易飆出去

figo1958 wrote:
最好是慢慢走,隨遇而安的享受與大自然為伍的樂趣吧!
沒錯
我最近的新體會(我最近連公車也不搭了,用走路來上下班)
從家中到台北
以前
騎motor-->用飆地,街景,沒看。
座捷運 -->單純用來睡覺用
座公車 -->有看一下街上的人們
現在用走路的

發現,原來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出現
那家的前陽台花盆開花了、24小時的水果店有新的水果上架、那裏又開了新的店面....還真的蠻好玩的。
這也難怪了,每次我上山的時間,也是比"慢"的,但我十分喜歡這種走法。
速度慢了,對我而言,得到的東西反而多了。
以上
平安、健康最重要
我是阿川 wrote:
是這樣嗎?...(恕刪)
我的媽丫!
不得不讓我想起以前的一件神蹟
單車騎上中央山脈第一高峰 - 秀姑巒山!!
民國80年,我才國中畢業
不知道當時父子斷崖是怎樣的恐怖
但是光上白洋金礦這一段
就已經覺得不可思議了
另外,第二則新聞有提到黃國書
難道是那位找到2006南湖山難以及2011白姑山難遺體的阿諾嗎?
我是阿川 wrote:
是這樣嗎?...(恕刪)
我看過這樣的...
http://www.uma.org.tw/gallery/v/2007year/album317/L1080775.jpg.htm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