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中年上班族 新手單攻玉山 補圖


狗子2008 wrote:
到了晚上7點,
距登山口500公尺,
我們追上了老闆,
7:30全員回到登山口搭上小巴,
完成14多小時的單攻行程。


我還是要提醒一下
登山口到管制站的接駁車只到PM 5:00
若沒有人協調或事先規劃,超過PM5:00,這段是要自己走下去
四、新手心得

對山要抱著敬畏之心,
沒做好準備千不要不隨便上山,
否則害人害己,
爬一次山才知道平日常說的一句話「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小弟頂多幫老闆減輕背包的負擔,
走不動時誰也幫不了你。
回到辦公室女同事看了我拍的照片,
也嚷著要登玉山,
老闆只回了一句,
妳先練習走路上下班吧!

裝備對於登山者很重要,
對新手更重要,
首先是登山鞋,
之前爬文有些網友說穿健走鞋即可,
還有的說有人穿運動鞋也上過玉山,
那是別人的成功經驗,
並不是自己能彷效。
玉山登山道很多是石子路,
不是小碎石,而是很大塊的石子路,
常常踏不準會拐到腳踝,
特別是下山時候,
我即使穿了專業的高筒登山鞋,
到後來兩腳腳踝扭很多次,
仍十分痛疼,
我不敢想像如果我只是穿健走鞋或運動鞋會怎樣!

再來是裝備盡可能帶齊,
永遠無法預測上山天氣會怎樣,
此行行前看氣象預報會下雨,
所以保暖、防雨的裝備都帶了,
我想會下雨,
為了減輕重量,
防曬的就不用帶了,
我沒帶遮陽帽,
結果當日大太陽,
曬得我昏頭轉向,
幾天後臉都脫皮了,
還好有帶墨鏡,
否則對眼晴傷害很大。

登玉山時每人都帶了行動糧,
不外是餅乾跟巧克力,
不過領隊大大帶了一袋葡萄及一袋個子小小的蜜蘋果,
本來我不想吃,
但休息時領隊大大讓我吃吃看,
一吃之下,
真是太神奇了,
原本疲累的身體可以馬上感覺到能量的加入,
領隊大大說,
餅乾巧克力要消化才能轉成能量,
但水果的糖份身體可以很快的吸收,
之前看過版上有大大寫到最長的玉山單攻,
說有人帶甘蔗登玉山,
搞不好是歪打正著,
可以快速補充體力。

小弟在攻頂時遇到一對男女,
他們是跟團來的,
已完成攻頂正要下山,
他們是清晨2時出發,
算算時間已超過10小時,
我攻頂完成下山,
沒多久就超過他們,
等我們快到登山口時回頭一望,
隱約可以看到他們的頭燈在半山腰,
希望他們平安順利 。

小弟本次能單攻成功,
70%歸功於天氣大好,
如果下雨可能連排雲都到不了,
這是小弟的運氣。

20%歸功於經驗豐富的領隊,
一路上教我們如果調勻氣息,
給我們鼓勵打氣,
帶水果給我們吃。

7%歸功於十日的爬文及自我鍛練,
至少讓雙腳習慣長途負重行走,
如果時間充裕,先爬爬郊區的山會更好。

3%歸功於小弟平日的習慣,
小弟為了省錢,
公車幾站的路程都用走的,
所以有基本的腿力,
不然能登至排雲山莊就算到極限了。

以上是小弟個人的經驗,
提供給版友參考,
不一定是正確的,
以後若有人問菜鳥適不適合單攻玉山,
我會回答「絕不適合」!
黎明的玉山



太陽出來了


在晨曦中前進











看到排雲山莊


仰望主峰


在頂峰的景色








辛苦的結果

狗子2008 wrote:
黎明的玉山太陽出來了...(恕刪)

好美的景色,感謝分享。
祈禱我去的時候也有同樣的好天氣。

狗子2008 wrote:
平淡的上班日子,總有...(恕刪)


玉山真的不愧是最高峰,天氣好視野好棒好美

Kel996 wrote:
玉山真的不愧是最高峰...(恕刪)



看了照片的害我想去了

話說5N的畫質比我想像中好太多了

版大的毅力令人佩服




tpe_iguana wrote:
硬撐到接近排雲時,已頭痛到受不了,在排雲休息一下,原準備繼續往上爬,
但走幾百公尺,頭痛更嚴重,只好放棄、退回排雲,結果在排雲仍持續頭痛、狂吐,
原想在通舖躺一下,但山青建議直接下山,就沒事,因高山症發作了...

......

3. 沒爬過,最好不要越級打怪,乖乖排隊等兩日行程,特別不要跟著一群Pro級的人,
他們行程都很趕,但他們可做到,不代表沒經驗的你也可以,一旦落隊,他們也無法停下幫你。
...(恕刪)


常聽到或在登山行程中看到類似的隊伍組合

如果前輩所述屬實,老實說,這群Pro級的實在是糟糕


既然是頗富經驗的登山者,隊伍中有沒登過百岳的新手加入,而且第一次就是單日攻,這些Pro經驗這麼豐富,應該要提醒,因為新手沒去過常會誤判形勢,老手要提點
我每次登山時如果有完全沒經驗的朋友想要同行,我會客觀的詳細講述狀況,評估他的體能,先約爬郊山看看,給他最適當的建議

以前沒爬過山的朋友有遇過,首次登山被Pro級的同學找去,同學把行程輕描淡寫講過,讓他覺得好像沒什麼,結果一群人都要參加
事實上當天上山,所有新手裝備根本不足,到山上水也沒帶夠,食物也沒帶夠,衣服也沒帶夠
體力消耗過度,然後又遇上斷崖攀岩地型,那位Pro三兩下帶頭就爬上去了
剩下幾位新手,傻眼的望著瘦棱攀岩,又冷又餓又渴,想回頭沒人帶路(上下山不同路)
只能硬著頭皮上,但還不至於鬧出人命

這種真是糟糕,擺明的想要看新手鬧笑話,Pro級的登山經驗,但卻是幼稚的心態


以前我第一次登北插天山,到木屋遺址時,體力耗盡許多,不知道登頂還要多遠

詢問山友,大多數人都跟我講(鼓勵?): 快到了,前面拉幾個繩子就到了。會不會摸黑? 放心啦現在上去再下來,天黑前可以出得去啦。我體力怕不夠?,沒問題啦你可以的......

那時是下午1點,我人在木屋遺址
後來我只繼續爬了30分鐘,感覺不對勁,而且雙手雙腳都發抖沒力,就趕快下山
後來,天黑前10分鐘才勉強出了登山口,而且最後1小時根本完全沒看到其他隊伍(都下光了)

回到家後,看GPS軌跡才發現,我離山頂還遠著呢!! 根本不可能趕得及登頂回來
根本就不是前面轉個彎就到了,根本不是再15分鐘就到了

前輩說的時間和體力,是指他自己的狀況,面對一個沒經驗而且不認識的新手,又不知道他體力如何,怎能叫他繼續上攀呢? 還好我沒有相信這些前輩的話,否則我那次就慘了

那些話講給新手,你以為是鼓勵的話,但實際上卻很容易害人,不可取

CWC20030205 wrote:
常聽到或在登山行程中...(恕刪)


登山不能勉強
有經驗的領隊
一看就知行不行
體力ok的就建議試試攻頂
不行的
到了排雲就建議休息
其實
最爭扎的是如何評估回程的體力
本以為下山應比較輕鬆
事實上體力耗盡
天色又暗
反而速度更慢
馬文 wrote:
看了照片的害我想去了...(恕刪)


當初要帶那一個鏡頭很猶豫
我最習慣用18-200
但實在又大又重
所以載最輕最小的16mm
一路上
一怕落隊
二怕取景時失足
所以都是隨手拍拍
跟其他的高手比起來
真是獻醜了


請問樓主是從新中橫方向上登山口,還是從阿里山過去呢?可否告訴小弟路況如何呢?感恩啊!i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