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雷電交加仍登山 女遭雷擊腋下灼傷傘被炸爛

kennykc wrote:
騙人...我們以前...(恕刪)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登山遇颱風--颱風季節還去登山,浪費社會資源....
登山遇大寒流--明知寒流來還去登山,浪費社會資源....
登山遇梅雨峰面--梅雨季還去登山,浪費社會資源....
現在遇到雷雨也這樣
我看乾脆建請政府將登山定位為非法活動全面禁止好了。
台灣人格真是分裂
一天到晚罵教育讓孩子軟弱, 一邊又不願意承擔風險

不過坦白講常識還是要有, 五寮尖裸露處還撐傘, 就算沒打雷, 一陣怪風颳來可能就再見了

說雷打機率很低的版友跟您分享....其實不低, 只是幸好不是都很嚴重

我以前常爬山, 好友中就有人被打過, 他是在林道(好像是萬榮林道上七彩湖)
毛毛雨, 也沒雷聲大作, 就是感到麻麻的, 然後就倒下來了

還可以自行走下山, 也沒特別不舒服, 去看醫生, 醫生說膝蓋關節腿骨邊緣有一點點應該是燒焦
如果知道天氣那麼遭還去登山實在也是
而且還拿雨傘

geniiteus wrote:
如果知道天氣那麼遭...(恕刪)


最近的天氣幾乎早上都是太陽曝曬,午後時有雷陣雨,可是常常是大熱天,如果不是要工作我也很想去山上避暑吹風去.....
不過這登山拿傘個人就真的很難接受,本來登山準備的傘是要讓人方便時使用的,現在一堆高山遊客撐傘走路,說真的怕曬就別出門....
遇過更誇張的,我在錐麓古道斷涯段遇到走在我前面一位女性一路撐傘還把頭埋在前方隊友背包上,真的是怕曬黑不怕死......
CHENCHIUTW
chenchiutw wrote:
我好想知道全台灣到底有多少人每天看氣象預報出門的......

如果每個登山客出發前都不看或不管氣象預報,那真的山封一封禁止登山算了.
Benson77 wrote:
如果每個登山客出發前都不看或不管氣象預報,那真的山封一封禁止登山算了.汗

你確定?
那麼厲害,那麼相信氣象的精準,請幫忙算蘭坎山和中嶺山,翠峰湖和南湖大山,明天是否會有雷電?幾時開始,幾時結束?

爬山不是用看的就能搞定那麼簡單,必須有獨立判斷和應變的智慧,有些可避免,本例導向如此判斷,那麼你跟那位被雷擊的山客有何差別?不過就是在駡自己吧了!

當她遇到這種狀況,該如何應變,比呆看沒有精細的資料更重要,你應該沒遭遇過500米距離的天象差異,一是狂風暴雨,一是風和日麗,去年六月士林和陽明山也是有天氣局部激烈狂變的狀態。

如果報導應變疏失還有討論與教育空間,運輸工具危險就想用封的方式,不能成熟點嗎?假設退回重審。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Benson77 wrote:
如果每個登山客出發...(恕刪)


我記得今年六月時也是全台大雨特報造成蘇花公路跟中橫公路大坍方,十幾萬人被迫封在花東.........
這還是天天在預報,如依你的論點出遊都不看氣象預報是否乾脆中橫蘇花公路封一封好了!
我個人有登山計畫時是都會先看看氣象預報,雖然常常都被中央詐騙局的預報騙,如果預報下雨機率大於50%我是會選擇走走郊山步道..
每個人的習慣跟喜好不同,怎可因為少數人的問題牽扯到所有族群的人呢!

這篇新聞報導的論述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存在,2點在陵線上遇雷雨表示該女子應該早上就去了!
CHENCHIUTW
chenchiutw wrote:
最近的天氣幾乎早上都是太陽曝曬,午後時有雷陣雨,可是常常是大熱天,如果不是要工作我也很想去山上避暑吹風去.....
不過這登山拿傘個人就真的很難接受,本來登山準備的傘是要讓人方便時使用的,現在一堆高山遊客撐傘走路,說真的怕曬就別出門....
遇過更誇張的,我在錐麓古道斷涯段遇到走在我前面一位女性一路撐傘還把頭埋在前方隊友背包上,真的是怕曬黑不怕死......


有幾天是沒有局部雷陣雨的,部分都是局部的,自己有在觀察,至少這週我們這邊臨山緣沒有上週那樣。

撐傘,要注意時地,不要影響他人,注意安全。登山的傘沒有説是方便時使用啦,器物怎使用,如刀刃,利弊權衡。

俺一日往返南湖空拍,傘在飛控中很好用的,無關乎方便與否。

如果討論和分享有利於大家借鏡或學習,這樣才好,如果火上加油,駡一駡,施展自己的價值,就...當在網路世界嘴砲消磨時光唄。

不過您提到的怕曬黑不怕死,個人看法是若他沒有影響到你,那是他的選擇,但如果他只是違背您的價值觀,那麼您必須讓自己的心自由。(我遇到山徑撐傘的婦人不看對向,這樣撞到人很不好,通常我會出聲,有些看到仍沒避的,會用山杖之類的擋,但也有很有sense的會避或暫收傘)。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geniiteus wrote:
如果知道天氣那麼遭還去登山實在也是
而且還拿雨傘orz


這樣說好了,其實我們都根本不曉得她的路線,當時下了幾滴雨,第一遭遇的雷的高度和方向。

如同,她看了天預報也根本沒法處理現場遇到的狀況應變,然後就是機率了。

高速公路會不會塞車?會不會發生車禍?
連假可預期但仍有變數,天氣一樣,尤其是局部化激烈天氣。
正負電如何流向,在那個山谷那個坡激盪出火花,真的很變數,俺觀察過,氣象在大範圍的雷電預報可部分掌握,但局部的只能自己觀察和隨機應變囉。

知道高速公路危險,還開雙安的車?
其實若她穿雨衣,機率可能也是一樣的!
金屬物危險,只是今天若拿個全玻璃纖維的,下場恐怕也相差無幾。
「而且還拿雨傘」在質疑語調的加強是沒有正面相關的。
但若您的第一句是邏輯上的薄弱(知道天氣遭》爬山)
反而這「還拿雨傘」是有討論價値的。(和上句沒有因果相關,所以「而且」兩字拿掉。)

天氣若天數兩日以上可參這三個大天氣方向。

http://www.cwb.gov.tw/V7/forecast/txt/w01.htm

http://www.cwb.gov.tw/V7/forecast/week/w11.htm

http://www.cwb.gov.tw/V7/forecast/week/w51.htm

如果是局部,windytv.com之前有討論分享。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