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開箱] 法國 Petzl TIKKA + 110流明 LED頭燈

「登山大廠頭燈的陰謀」

這個M01以前有討論過了......

有位先前任職於LED廠的工程師開的主題


「手電筒形頭燈」「18650鋰電」

以前也有討論過、不是在登山版、

在其他友版 掌中放光明

記得有位任職消防隊的赤煉仙子?

有分享過幾款手電筒

*~SungKing~* wrote:
有興趣的可以GOOGLE搜尋 → 登山大廠頭燈的陰謀

2013年的文章就不要再翻出來了,現在各大廠中高階產品都有恆流電路,亮度也都改用流明標示,基本上那篇文章已經過時了。

qbuostk wrote:
最詭異的是低亮檔,想維持暗視能力或盡量不打擾隊友等理由,那直接用更暗的檔位不就好了,結果最低5流明,又另外裝個紅燈還是5流明,18650頭燈用0.3流明簡單明瞭的解決問題

會這麼說表示對人眼的構造不了解。低亮度下人眼主要靠柱狀細胞受光,而柱狀細胞對紅光最不敏感,所以夜間使用紅光照明時,流明可以拉高讓錐狀細胞充分感光,東西看得清楚,同時又避免刺激柱狀細胞,保有暗視能力,這個是低亮度的白光做不到的。

diken0955 wrote:
我只能說你觀念有錯(你可參考3顆4號電池的重量跟單顆18650鋰電池的重量,相去不遠)

登山頭燈是一個特別的市場,大家一直拿他跟電筒家族比亮度比續航力是沒意義的。以目前單體登山頭燈的造型來說,18650電池太大,AAAx3雖然看起來很鳥,但是厚度幾乎只有18650的一半,何況AAAx3鎳氫已經能應付一般三天兩夜的登山行程,為何要改?就算要改也是用專用鋰電(目前Petzl的策略就是如此),所以現在大廠的登山頭燈都可以吃AAA鋰電,但就是不用18650,這就跟18650再怎麼好用,手機還是不會用一樣。亮度續航要更上一層的就改用電池盒外掛的頭燈,這個用18650就沒問題了。
jackhung_web wrote:
亮度續航要更上一層的就改用電池盒外掛的頭燈,這個用18650就沒問題了。

所言極是。

頭燈在足以照明前路的亮度下,必須至少支撐4小時,避免中途摸黑換電池。所以有兩個並聯的18650比較保險。



jackhung_web wrote:
2013年的文章就不要再翻出來了,現在各大廠中高階產品都有恆流電路,亮度也都改用流明標示,基本上那篇文章已經過時了。
呵呵抱歉了,我相信版上都清楚重點不在那篇文章講的恆流電路

jackhung_web wrote:
會這麼說表示對人眼的構造不了解。低亮度下人眼主要靠柱狀細胞受光,而柱狀細胞對紅光最不敏感,所以夜間使用紅光照明時,流明可以拉高讓錐狀細胞充分感光,東西看得清楚,同時又避免刺激柱狀細胞,保有暗視能力,這個是低亮度的白光做不到的。
在我的解讀,qbuostk大或許只是單純想問為什麼不用0.3流明?也可延伸,為何不用0.3流明的紅光更保護眼睛、又達省電效果。

題外話,我4年的色彩學認知中,感光是柱狀細胞,顏色訊號才是由錐狀細胞來負責唷。人眼在暗處視覺,柱狀細胞是扮演極依賴角色沒錯。

jackhung_web wrote:
登山頭燈是一個特別的市場,大家一直拿他跟電筒家族比亮度比續航力是沒意義的。
無筆戰意味,討論僅經驗交流。

意義決定在客觀,同樣產品於功能性(例如防水性、續航力、材質耐用、沿用性等等)跟極大價差,往往是決定消費者的掏錢意願!裝備各有利弊,山友們分享技術只是讓新手有「18650 鋰電 vs AAA鋰電」更多思考層面而已。

以上如有冒犯請海涵
瘋玩鑄鐵鍋
*~SungKing~* wrote:
在我的解讀,qbuostk大應該只是單純想問為什麼不用0.3流明?也可延伸,為何不用0.3流明的紅光更保護眼睛、又達省電效果。

紅光檔存在的目的還是照明,不是保護眼睛或省電,所以在無損暗視能力的情況下,沒有理由使用那麼低的亮度。Black diamond spot在這部分就做的很花俏,連紅光都可以無段位調光,我是覺得沒必要。

*~SungKing~* wrote:
我學生4年的色彩學認知中,感光是柱狀細胞,顏色訊號才是由錐狀細胞來負責唷。人眼在暗處視覺,柱狀細胞是扮演極依賴角色沒錯。

錐狀細胞一樣要負責感受光的強弱,人腦才能透過三種錐狀細胞的刺激強度比例產生顏色的概念,所以在紅光環境下,雖然柱狀細胞沒太大作用,單靠L錐狀細胞一樣能看東西。

*~SungKing~* wrote:
意義決定在客觀,產品功能性(例如防水性、續航力、材質耐用、沿用性等等)跟價差,往往是決定消費者的掏錢意願!

登山頭燈與電筒的功能差距完全與電池有關,主要是那個AAAx3的電池艙造型很難比照電筒用整塊鋁材CNC加工(成本太高)。在材質採用塑料,背蓋用卡筍迫緊的情況下,耐用性與防水性沒辦法太好(要好也有,Petzl工業用頭燈,但價格就...)。不過話說回來,IPX4與塑料外殼應付一般的爬山用途其實是足夠的,不然市場早就被電筒吃光了。
低價頭燈+olight s2 baton。

有一次合歡西回程,回程摸黑+小雨,頭燈(防水)突然不亮,還好有s2。

ps:s2曾經短暫掉落水中,撈起後功能正常,不過燈殼內有些水氣。
年初購入,隨身攜帶,每天使用至今。

bayata wrote:
所言極是。頭燈在足...(恕刪)


曾經迷惘低溫的電池續航力
買了petzl分離式三號電池x3的頭燈
自我陶醉雪地一定讚
太久沒用後來送人
聽說後來壞了
真是有那麼容易壞?

亮度夠用下,還是簡單輕便就好。(個人觀點)

PS、之前Garmin GPS手機是三號電池,支援不如備援呀,電力不夠也唱不出戲,不過擁有行動電源充電輸入應該很重要。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tzou wrote:
曾經迷惘低溫的電池續航力

0℃-40℃是鋰電池正常工作溫度,超過這個能效會出現極大衰減,這是由於電壓減弱導致的。
MIT台灣誌的無人機--小白,就是因為雪地低溫,升空後即摔個狗吃屎------!
在雪地或冬天高山上,要用體溫給電池秀秀(惜惜)。

tzou wrote:
有一次合歡西回程,回程摸黑+小雨,頭燈(防水)突然不亮,還好有s2

燈具、GPS真的要有B計劃。
還有哪些東西需要B計劃?
續航力是極為重要的一環.....(3顆AAA的續航力的確是不如單顆18650鋰電池)

但在氣溫比較低的狀態下,反而AA或是AAA這類電池比較不會有什麼問題

重量上來區分,其實3顆AAA跟單顆18650鋰電池是不會差太多的(一個是寬,一個則是長度稍微長一些)
這大樓好精采,上了一課!!
2227995 wrote:
法國 Petzl TIKKA...(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