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鬼行 ™ 冬雪隱士 → 冰雪南湖自由攀登

Elizabeth chloe wrote:
最美妙的地方,你必須運用獨立的判斷力,再結合膽識和體能,你要擁有的不是冷靜,而是謹慎。

我好喜歡您這句話!
呵~

鈦杯本來在我必買清單中

謝謝分享

謝謝您,這一段話是取自上一波雪地攀登時(2009~2010),一些山難有感而發的,也算是給自己的警惕與提醒。
個人最早的鈦製品是上個世紀末的登山杖,還在使用,鈦碗則是十年多前研究煮白米飯購入實驗,
是有比薄鐵皮鍋散熱傳導好,只是重量絕對輸很多。不過鈦製品強度夠又比較好看。
之前研究過Spork,甚至去餐廳吃牛排只用Spork,Spork之前都只有鈦,後來也有不銹鋼了。
但東方最強了,兩根更輕量化,喝湯就以杯就口或用倒的,呵呵,終極輕量化(用手扒飯)。

用 Spork 勇闖牛排館 2006/03/29

叉匙 Spork=Spoon+Fork 2006/02/23


crazyx wrote:
雖然獨攀不推,但有時真的想要好好找人去,朋友也是理由一堆不跟,當然只有唯一選項了。現在新手期,獨攀僅止於健行路線或超輕鬆百岳,季節當然也是選定不雨、不雪、不風、不凍的時間,有時一個人也只是想要慢慢走,慢慢欣賞山的美已。
感謝tzou大這次把熱心防寒機智貼出,現在雪季本就不開放獨攀了,但防寒的著裝重點對我是有參考價值的,畢竟3千公尺高山一變天,隨時也是20度變5度,剛好做往後深度訓練的參考。


早在台灣 BBS 啟蒙的年代,獨攀議題如過街老鼠後變開始有人討論。
十多年前吧?!高山終於可以一個人申請入園證了,後來入山證也不用規費了,這是進步的象徵,但這幾年來可能資訊發達,很多透過網路資訊的自組隊,甚至個人就開始自行規劃,或許有些會缺乏一些背景知識與內在經驗而發生狀況,但個人還是以為那是自由的,是基本的權力,但必須每個人對自己負責,個人不會因為自己享受過或既得利益去反對這樣的狀況,只是國家公園的狀況又回到古老時期,只希望能正向發展,個人登山啟蒙後就自由自在演變成這樣的登山模式,那就是自己的登山方式,有同伴也 OK,沒其他人同行也無妨,都可以獨立運作(老實說帶人比較負擔,有時要幫忙背負,有時腳步還要特別放慢會更累。)。
自己爬山不太會強調獨攀(頂多用單人單日......),相對而言看到強調獨攀的文章,可能是他剛接受到這樣美妙的喜悅而分享?

防寒很重要,防潮更重要喔。 如果不嫌棄,狗皮膏那篇災難自保野外求生,未來將陸續增加一些叢林求生法則,自己也盡量歸納出一些精簡經驗。

ps.最近出入叢林,獵人也都不敢一個人,一再告誡,主要也是安全問題,叢林的狀況嚴重起來比高山還惡劣,但如果謹慎的話,求生的空間更寬廣。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crazyx wrote:
雖然獨攀不推,但有...(恕刪)

予豈好獨攀哉?予不得已也。
不昧因果

chen1970 wrote:
予豈好獨攀哉?予不...(恕刪)

呵呵。
也無晴來也無雨
見山不是山
掃地僧人才是真正的高僧呀

以前聽人說獨行山野才能真正感受自然
當時覺得武斷
現在覺得已經不重要了。

下山遇到那帥哥二人組,確實有些羨慕,只是回頭想,如果這樣,那我那非傳統路線恐怕無法自由攀登,若是伙伴實力相當,那麼彼此可能推向另一個高風險絕境,伙伴只能找自己功力五六成左右的比較好,呵呵,也真的不好找。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聽聞偶像的一席話,想到夜行和獨自雪攀過夜。
有人正要玩雪地攀登;你偏要雪地裸奔!
好似!就是要這樣人生才有意思。


《船》—— 白樺
我有過多次這樣的奇遇,
從天堂到地獄只在瞬息之間:
每一朵可愛、溫柔的浪花,
都成了突然崛起、隨即傾倒的高山。

每一滴海水都變臉色,
剛剛還是那樣的美麗、蔚藍;
旋渦糾纏著旋渦,
我被拋向高空又投進深淵……

當時我甚至想到過輕生,
眼前一片苦海無邊;
放棄了希望就像放棄了舵柄,
在暴力之下只能沉默和哀歎。

今天我才有資格嘲笑昨天的自己,
為昨天落葉似的惶恐感到羞慚;
虛度了多少年華,
船身多次被礁石撞穿……

千萬次在大洋裡撒網,
才捕獲到一點點生活的經驗,
才恍然大悟,
啊!道理原是如此淺顯;

你要航行嗎?
必然會有千妖百怪出來阻攔;
暴虐的欺淩是它們的遊戲,
製造滅亡是它們唯一的才幹。

命中註定我要常常和它們相逢,
因為我的名字叫做船;
面對強大於自身千萬倍的對手,
能援救自己的只有清醒和勇敢。

恐懼只能使自己盲目,
盲目只能誇大魔鬼的猙獰嘴臉;
也許我的樣子比它們更可怕,
當我以命相拼,一往無前!

只要我還有一根完整的龍骨,
絕不駛進避風的港灣;
把生命放在征途上,
讓勇敢來決定道路的寬窄、長短。

我完完全全的自由了,
船頭成為埋葬它們的鐵鏟;
我在波浪中有節奏地跳躍,
就像盪著一個巨大的鞦韆。

即使它們終於把我撕碎,
變成一些殘破的木片:
我不會沉淪,決不!
我還會在浪尖上飛旋。

後來者還會在殘片上認出我,
未來的詩人會喟然長歎:
「這裡有一個幸福的靈魂,它曾經是一艘前進著的航船……」




冬天快來,別再風雨!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tzou wrote:
聽聞偶像的一席話,想到夜行和獨自雪攀過夜。


從頭再看一遍鄒仔大哥(我的偶像)的文章
對南湖的嚮往再度湧上心頭

花了些時間搜尋雪訓的資料
希望明後年能有機會享受冰雪南湖

提外話 某種程度 我認為我也算抗寒體質
在國外零度左右的溫度 出門跑步頂多就長袖排汗衣和短褲
或許因為不斷在活動的原因吧

比對去年年底雪山初雪 以及今年年初陽明山瑞雪
身體完全抵擋不住這種濕氣高的酷寒 即使溫度也在零度上下

看來 應該要再多多鍛鍊一下了
自己也獨攀過南湖群峰後,再拜讀Tzou大,更能稍微體會其高深意涵。 我最近也剛完成奇萊連峰獨攀,不知道Tzou大有拜訪過奇萊連峰嗎? 假如有的話,肯定非常精彩!
About Photography|有關攝影
otorijin wrote:
自己也獨攀過南湖群...(恕刪)


在您的樓中有提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8&t=4829737#60569607

二十多年前,當時就認為獨攀才能體驗人與自然的關係,所以是合歡北西東+奇萊連峰+能高安東軍獨走,一次連走多日。
相對於當時,比較少人連走;相對於今日,大家多想速成,更少人會這樣想不開。

當時一開始是背 35 kg,3.3kg 的雪地雙人帳,去漬油 + peak-1 汽化爐。
時至今日,一些原則與觀念也更多元自由了,不過有趣好玩、內在心靈滿足又兼顧安全仍是重要的。
話說南湖上圈谷騎車的夢想還沒有執行呢(最近在想要不要重操舊業?),呵呵,玉山雪山都騎過車。太魯閣當時就只在錐麓古道騎過車,還好當時先執行,現在應該會被阻擋。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tzou wrote:
在您的樓中有提過 h...(恕刪)


Tzou兄所言極是,也記性真好,還記得小弟曾跟您互動。 我發文之時,的確獨攀時遇到不少超自然現象。 但是我覺得我運氣很好,主要是自己的心聽得懂像Tzou兄的話所以能掌握到踏實的敬山之心,另外似乎山神有眷顧到。

我記得Tzou兄說過在身體意志極度疲倦時,如何面對超自然現象的問題。 我覺得這個切點蠻令人啟發的。 我記得我獨居南湖線上某個山屋時,我也又遇到半夜敲門聲。 當然有兩種解釋: 1) 金屬熱脹冷縮聲。 2)超自然現象。

我獨居那個山屋背景理由是,我為了得到藍天白雲好天氣的五岩峰,加上我認爲當天下午應該無雨,所以我往前推進度,然後剛好遇到山屋無人,就入住省掉紮營。後來,當晚子夜遇到敲門聲,一開始以為是動物,所以開燈檢查糧食無慮之後, 想到自己有帶58度高粱每遇山頭則拜,所以剩下的就交給山神了。 因此倒頭繼續睡到天亮了。



後來,我獨攀奇萊連峰時,也很因緣際會地,因為掉東西走回頭路,所以又不小心獨住在曾經繞著四周夜半敲門的山屋。不過,當時也是很誠心地表達自己訴求與敬山之意。當然該行程也是58度高粱從入山口開始拜。 當晚也是睡得很好。

某種程度上,自己似乎跨越出一道牆,走夜路或是獨攀時,會更專心在客觀評估,而不再像以前會容易慌而心裡發毛。並不是說不怕鬼,而是用尊敬的心取而代之,即使下山之後,也是會帶著這份領悟來面對所有人事物。當然,可能58高粱真的很棒~有合味~

之前承蒙Tzou分享,受用無窮。所以我想分享一個心得回饋就是。面對鬼時,與其念咒經文,不如發悲憫之心。 我在奇萊連峰時,剛好明就仁坡切來台灣演講時,有聽眾現場問這個問題,然後我下山跟前輩聊天時得知的。 我經過幾次超自然現象經驗之後,我很認同悲憫之心這個做法。當然,在山上我也絕不言鬼。

提到Tzou兄的35KG loading. 只能說,敬請保護膝蓋。不過,後來看您都超級輕量化,所以無虞了。 另外,您的合歡北西峰,奇萊連峰,能高縱走...真棒,想必當時您完成之後,應該很有感受。 小弟我只能分段,預計本月26-28上合歡西北峰,不過應該會背個鑄鐵煎牛排。

拜讀您的好文,很棒,很多細節,尤其是一些關於獨攀相關想法,小弟越來越能體會。 假如您真的南湖圈谷騎車,小弟倒是蠻想用鏡頭記錄的。 2-5/Dec南湖線的山空位還不少喔!

再次感謝Tzou兄費心回覆~

My email: otorijin@icloud.com
About Photography|有關攝影
天機和緣份,不可或缺!

一年前:2016

一年後:2017



爬山,你有作好最壞的心理準備嗎?還是盡量作好事先的裝備準備和訓練?當慣性作用之後,還有什麼盲點?缺乏什麼?

年少時爬山,一直認為攀山是內在的活動,是靜態活動,一直到近來幾年,也沒有什麼深刻體會了。

故事就從回家時,發現我家那口似乎沒有察覺我已經回家了,我忙著把背包和換洗衣物放好,我已經變隱形人了?五天的冰雪岩攀登享受,因老天爺的不夠給力,讓我現場決策轉進變成兩天的松林地露營活動,提前回家,到底是好?不好?在雪況甚差,喔不!是根本沒有雪況的狀況下,先前自己看到黑森林還有殘雪的影像(又是雪管處的陽謀?),幻想至少南湖的雪溝還有一些些雪,期待的冷鋒也不給力了,賭一把的贏面太低,開始安慰自己:
1、撤退需要更大的勇氣!
2、勇士知所進退!
3、好男兒要學會等待!
4、英雄要耐得住寂寞!

這轉進竟然不是困難,而是天然的阻礙還沒有產生。
之前曾經有幾次雪季聖稜,也都是一月底到二月中,雪況不佳就下水源地變雪地營地生活。
有回雪季池有山徑上再下塔克金溪上大霸聖稜,結果寒冷又大雨,抓住這時機賭會下雪,結果所有人都撤退,我在新達山屋獨自過兩夜,後來去巴紗拉雲廢墟山屋紮營,只有霸南山屋南邊森林和霸基箭竹叢中有雪,唉,一切説不準的。

還好出發前申請了下一個假期另一座山的申請案,原來,自己早料到雪況不佳需要等待。

為何回到家沒被看到,我充滿了幻想。還好不是變隱形人了,還好還存在,但得到一句:你怎麼沒有把哈樂爹「亂玩」?噗!我也想「run 完」呀。

——————————

準備工作:
2017/01/06:
申請了南湖兩日往返後,再申請雪季獨攀,註明若審馬陣草原沒雪都一日到南湖,若雪況不佳(沒雪)撤退,啊雪季上山就是要冰雪呀。

之前一個人雪地聖稜渡假門票買得到,現在卻怎樣也過不了?
而冰雪南湖就比較善良,山友自己衡量裝備、體力和經驗,南湖雪攀確實難度比雪山高,但所有的登山都存在風險,不管是否是雪季,國家公園並没有責任負擔且沒有權力承受山友的安全。

冰雪南湖準專案申請。


技術冰斧:
分批購入。

送錯。

就這組合了。



還是沒有花二千多買雪鏟,而工兵鏟太重了。
一物多用。


雪鏟,尚未修邊。


另一邊可裝冰爪。


雪鏟與冰爪攜行盒。


結合。

太坑爹了!

全國最大生鮮連鎖超商今年提早一個小時(五點)就休息,找本地連鎖賣場採購糧食。
Ready!17.4+5.7=23.1KG。5 days。四把硬槍!(食物後來又有加)


明知山沒雪,偏向山中行,賭一把,渡假!
今年非常老神在在,可能該準備的都準備了,除了最後的糧食計劃,剩下就是見機行事,結果時間也不趕,吃宵夜早餐。



勝光瘦稜脫外衣,這總重24左右,聞一下行山友腳步聲,道好道新年快樂,然後感謝他去年提供的訊息,去年他一人下山,我背冰斧上山巧遇,今年他又在山上過年。緣份!


登山口投入園證。有山友說我背包太小,45升長高,應該還好吧?!只是看山友沒有一個不加背包套的,現在習慣不加。(噗,可能是有三把冰斧不太有辦法加。)


醞釀墮落的渡假好心情,野餐!


決定上松風嶺過夜會比登山口優雅,多加屯避難山屋沒比較好,雲稜沒必要。
相信很多人都「説」過有空要在松風嶺過夜。
就這兒了,避開人潮。


搭帳篷囉。


不良示範,請勿用Dry-tooling方式爬樹!


自己大概一夜一天0.6公升到1.8升即可,不過如果隔天天氣熱,會觸發綠能省水模式和找水的本能。
取了黃色雨水預備。掛瓶口是濾水器。
我的桃企防水營地鞋。


通風口開下方而且垂垂的。


外拉扯高。本來要搭在雪地的!有些極限,但評估後至少比單人單層帳高,又比雪地雙人帳3.3公斤輕至少4倍。


用手機聽收音機,後面有一台Gopro,帶了兩台,本來準備單眼,還好沒帶。還帶衛星電話和保溫瓶,繩索30Mx2,岩釘...。


這魔鬼粘角角會刺人,拉鍊下拉直接刺進指甲,其它作工也蠻粗的。


大支營釘20CM本來是另有用途的,松林地有岩石,用冰斧錘敲進。


來實驗。猜烤什麼?


穿營走鞋探險去,有一木怪!




輕量化防水營走鞋!好多年前找了各家飯店後,丟係哩,這種最優防水耐髒。


這一塊也不錯,有空下一回來這塊。(希望雪況要好)








雲海。


林間異色為何?

我的中央尖啦!


烤另一條!沁煙呢。


看看中央尖!




飄小雨,加雨衣帳,準備營火囉。


雨衣帳鐵定會被旺火燒掉,火一陣子才旺起來,拆除雨衣帳,但有被火星穿一洞。

沒有多久就下雨了

一整夜下雨,帳內牆壁當然也溼。


雨中拔營和裝填背包是最累的,回家秤,兩包大約19公斤,消耗5公斤左右,藏了一營火把和取的雨水,食物不便藏放。


回到登山口,以往上松風嶺很快,但下來即使用跑的,感覺也很久,這回慢慢走下來,感覺比用跑的快。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大過年的,拋妻棄子一個人跑去山上,回到家難保不會變成隱形人,即使山上沒下雪,家裡恐怕早就冰雪連天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