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份時:重裝踢林道時用二支...輕裝登頂時用一支...不過有時會試情況調整!!沒有絕對...不過登山杖屬消耗品..以前只用一支時小弟曾遇到在山上突然壞掉...還好隊友有多一支...現在上山都帶2支...LEKI二千初頭的就很好用了!!
登山杖不是用撐的,他是用來讓手部的重量直接利用登山杖上傳到地面上,然後一氣呵成的動作穩定上半身,然後峭壁的時候,可以插在岩面中,轉身,都比扶岩石好用,重心不會跑掉,如果真的要貼牆壁走的話,請把登山杖收起來吧。不要忘了有登山杖,重心還是要在身體的中央,出力點還是在雙腿,他是用來輔助上半身的穩定的。
偶的T型登山杖兼T型支撐椅的DIY用法 參考現在使用更方便的T型價廉快扣型登山杖(缺點少了避震彈簧的緩衝效果) 新用法 還可掛5公斤的背包 呵呵 回覆: 回覆: 預防膝蓋痛 - 鍛鍊股四頭肌人用2隻腳走路本來就是生物進化異變下的奇蹟(腦容量增大可以運算2隻腳2點平衡的追趕跑跳碰竅門而腦是時時都在背景走路平衡的運算中而不自覺...要好好的用腦走路),所以2隻腳的膝蓋韌帶的支撐跟四隻腳的動物(不需用腦的計算來走路)相比就是耗力快磨損,所以不要那麼麻煩訓練肌肉的咚咚。正本清源之道,回到物理之本平衡之道 三點支撐成一面 身體重心落在3點之內 就像不倒翁一樣,只要一支110元的T型登山杖或2支(變4點),下坡時使用T把上坡時使用1字把記得上面要再加個20元的腳踏車的絨布握把,那您的膝蓋的韌帶保證好好久久受損不易。天然的肢體平衡A尚好啦健走登山時...想減輕膝蓋的負擔...多了第3隻腳(登山杖)善用手力+腳力重心支撐重量移轉撐竿4兩撥千金作用啊是天然的肢體平衡A尚好啦西莉亞 寫道: 會很困難嗎? 膝蓋剛痊癒想先走一走, 又怕太辛苦膝蓋受不了.. 施兄(下坡段居多可能不適合)真的登山健走膝蓋韌帶受損這是老生常談了,所以要面對會受損而減少受損更甚避免受損膝蓋韌帶的方式,不二法門價廉 T型登山杖 就是可以完全減少膝蓋韌帶受損進而避免受損的輔助工具,而也不是手拿支登山杖就可以避免膝蓋韌帶受損,還要善用會用登山杖 技巧才能避免膝蓋韌帶積累受損。試想撐竿跳選手,如何利用雙手一根撐竿借力大地的方式4兩撥千金槓桿彈力之勢把身體重量全部承重於輕細撐竿支撐於地面1支撐點來飛躍起身越過欄杆就是所謂平衡與技巧之善於。所以使用登山杖最重要的技巧習練就是應用上半身手掌臂的力道之練習槓桿平衡來調整,儘量讓雙腳承全身之重量儘量來架空可分擔於手臂力上半身的重量上面來,這樣的登山健走上下坡才會更健康自然,除了腳步的運動,手臂也運動到了不管上下坡時這才是健康行走長久源源不盡不太累之王道是也。初期若是登山杖一支使用的技巧習不來,就笨拙一點使用2支似卡卡拙笨的方式,身體自然就會去慢慢適應出4個支點的不會卡卡難行的移動方式,進而也就會自然體會出應用第3、第4支之支撐點 進而御力借力輔助兩腳膝蓋韌帶儘量減少承全身之重之技法。有興趣膝蓋走路時承重之原理影片播放說明...連結預防膝蓋痛膝蓋每時每刻所承受的壓力遠超過我們所想像根據統計躺下來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零,站起來和走路是體重的1~2倍,上下坡或上下階梯是3~4倍, 上樓梯上坡時 膝蓋承受 3倍 的體重重量下樓梯下坡時 膝蓋承受 5倍 的體重重量 跑步是4倍,打球和上籃是6倍,蹲和跪是8倍。試想一下,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上一格階梯,膝蓋就要承受240公斤(等同上坡狀態),如果是蹲跪,則要承受到480公斤(等同下坡狀態)之多。 2014/10/12 偶是台灣愛用的買家,已經購買了2次共6支 快扣減震 登山杖 商家真是佛心來的,竟然開發出, 快扣多了減震功能的登山杖, 如此物美價廉真是佛心來的。 但是缺憾就是少了超好用的T柄的選擇 目前只有直柄的單項選擇, 期待商家後續能推出超級好用的T柄。 不過也自行 DIY成T柄,也順便貼圖給其他買家DIY參考一下。 之前也購買了前一代的 『VOCAJOY戶外登山杖老人枴杖 6061鋁合金快鎖外鎖徒步手杖』 T柄前後共8支,可惜就是少了『減震功能』的缺憾設計。 不過新一代的外鎖減震登山杖7075為何管徑不知為何 變更細了(16mm),感覺強度沒有 前一代6061鋁合金快鎖外鎖(標準管徑18mm)來的紮實, 8字連接扣也不好扣很多登山杖配件不太吻合, 唉 外鎖減震登山杖7075管徑為何要少了2mm成本有減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