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jawang wrote:是不是登山模式的距離也有問題? 開登山和開跑步距離測起來是差不多的3D距離和普通說實在的我也搞不懂差異到底在哪步道測起來跟步道路牌、健行筆記差異不大(一點點誤差值)但是下載路跡檔丟進BASECAMP距離差異滿多的其實我也有點困惑
rick0613 酷斯拉 wrote:Fenix 5 也有地圖,但錶面真的太小了,地圖的實用性其實不大。倒是麵包屑功能還滿實用的。 不然,考慮一下手持就64st會更棒,一來預算呢,二來可換電池,三來螢幕夠大... 真正登山,要嘛手持機,要嘛麵包屑功能即可 現在爬山幾乎沒在拿手持機了…都是拿手機掛離線地圖,以及GPS手錶。家裡的Oregon 400t還能用,只是電源鍵破了,後來自己修補到勘用…古早的GPS晶片沒有現在的手機強。 因為手持機還要另外準備不同電池。而現在電子裝置幾乎都是用usb行動電源。手錶的地圖功能可以當備用,手機出問題時還是很有用的!
nijawang wrote:因為手持機還要另外準備不同電池。而現在電子裝置幾乎都是用usb行動電源。手錶的地圖功能可以當備用,手機出問題時還是很有用的! 個人使用起來覺得手錶載有路跡的地圖比手機方便太多摸黑不確定的時候抬個手就能檢查根本超快省的在那邊拿手機,開APP還在那邊等手機才是備用地圖XD
回答樓主,fenix 6,爬山記錄軌跡OK,電量也足夠(3天以上多帶個行動電源+garmin充電線)雖然有地圖,但仍太小,不好操作,但有參考價值例:小弟去年雪主登頂後回程時,因刮風下雨,自已又愛亂切西瓜,真的迷路了約5分鐘(亂走一通,越走越可怕),幸好看到手上的fenix地圖,有紅線,走偏了,趕快放大點(看清楚),邊看garmin地圖,慢慢走回主線(嚇到吃手手),大風大刮大叫朋友或吹哨子,根本聽不到。#僅此經驗,百岳千萬別叫朋友先走,一起來就一起回(等至少安全)至於手持gps,個人覺得是增加重量,離線登山地圖越來越強大,加上防水機制,現登山家族幾乎都改用了而且現在太陽能fenix系列,對長期日曬的登山人,真的是一大利多請酌參
雪山為何會迷路? 只有黑森林處, 有部份沒有明顯路徑, 我夜間一個人穿過也沒迷路啊只是走的很辛苦, 靠的是強力頭灯了..全程沒有GPS其它地方都只有一條路啊, 要走丟, 很困難耶其它的百岳就不好說, 有的真的少人走的就需要衛星電話吧...
chunamsing3149 wrote:那個我想請教一下Garmin的手錶是只支援一種語言嗎?就是英語就只能英語,中文就只能中文,沒法更改。 要看購買的是哪個國家的版本,臺灣版的有繁體中文&英文可選(如圖),對岸版為簡體中文及英文(應該是),歐美版本則是歐美多國語文(無中文)!
Mystique Hsiao wrote:要看購買的是哪個國家(恕刪) 因為我在香港,所以打算在香港買,只是沒想到會分「中文版」跟「英文版」。所以我完全搞不明白,既然台灣可以中/英文切換,為什麼香港又要搞例外?
chunamsing3149 wrote:因為我在香港,所以打算在香港買,只是沒想到會分「中文版」跟「英文版」。所以我完全搞不明白,既然台灣可以中/英文切換,為什麼香港又要搞例外? 除了語系的差異,在不同國家購買,內附的地圖也不同,通常只會有購買國的詳細圖資,例如在臺灣購買,附的是臺灣圖資,其它地區(國家)僅有基本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