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爬山也開始膝蓋痛,後來去大醫院看醫生照X光,醫生說膝蓋痛如果不是舊傷,通常都是肌力不足。就算配帶登山杖、壓力褲、護膝都沒用,以上都只是輔助保養工具,最根本還是要強化自己下半身的肌力,屁股也要練喔。
94豆豆 wrote:最近開始喜歡登山上坡(恕刪) 我也是最近半年才開始爬山的菜鳥,和你一樣有著膝蓋疼痛的困擾,而且我出過車禍有創傷性關節炎。過去我勤練四頭肌於是疼痛得到緩解,這對關節炎來說,甚至所有想保護膝蓋的人來說,是王道級的肌力運動。半年前我一口氣從關渡爬上二子坪,關節痛了一個禮拜,誤以為關節炎復發結果是韌帶發炎,雖然醫師說我運動過度,但也證明了上坡無傷膝蓋。但下坡就沒這麼好運了。上禮拜我兩天爬東北角的郊山,頻繁陡上陡下的結果關節就真的很不舒服。我自以為四頭肌訓練不錯,但還是必須節制。除了深蹲,我也推薦抬腳運動,就是坐在椅子上然後交替把腳舉起伸直持續一分鐘以上,因為深蹲的姿勢錯誤反而會傷害膝蓋,但抬腳運動完全不會運動傷害,只是比起深蹲,抬腳運動太溫和而且花費更多時間,不專心做可能也淪為表面工夫,就看自己良心。陡坡下山我也推薦背向下山,就是身體面向山壁,用手扶住山坡或者樹木,緩慢而穩健地踩住下山,缺點是動作慢浪費時間,而且還要手扶樹木看起來不帥。就看自己的需求。我目前是還沒買過登山杖,我知道登山杖是手臂的延伸,可以讓人彷彿用四腳般地爬山,但我都直接帶手套,必要時手腳並用,像狗爬式地爬山,我覺得很像比登山杖更有效率。但比較不帥。總之關節疼痛就先休息,等到有舒緩時請開始練四頭肌,練四頭肌的過程會加速舒緩關節疼痛,跟按摩的原理一樣,刺激血液循環,否則僵直的肌肉會讓疼痛延長。
oldyeh wrote:要不要試試看,下坡時,倒著走,也就是(倒退嚕) 這個作法只適合郊山或登山步道,只要是"山路"沒辦法倒著走的,想死比較快。事實上,倒著走是很危險的,到底是膝蓋重要還是生命重要,熟重熟輕要知道。
我也是上年紀的人,對於過去沒有登山習慣的中年人,還是建議走走起伏平緩的古道比較好,那種陡上陡下的登山路徑,還是盡量少碰,傷了膝蓋就回不去了。上禮拜我試著走走登山路徑,爬李棟山單程也不過2公里路程,爬坡大約400米,回來也是跟14樓山友一樣韌帶發炎,痛了好幾天。打算以後還是走走淡蘭古道就好了,風景也迷人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