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爬台北市象山,需要用到登山鞋嗎?還是一般的球鞋即可?

樓上的都對,
肌力不足不建議藍白拖。

每天一群老阿公老阿嬤在爬4獸山,
你以為老人家會用什麼專業設備?
穿登山鞋比較安全,登山鞋對於上下坡都有保護。

球鞋在平地比較適合,下雨最好穿雨鞋。
如果是走一般民眾休閒的步道,專業的登山鞋倒是不太需要,
除非你不走步道,而要另闢蹊徑...
一雙慢跑的運動鞋即可,至於拖鞋,那就看個人腳力.
象山/虎山...那些石板步道,有些還是有青苔,雨天過後路滑,自己多加小心.
象山這樣人工的步道,建議你穿一般的,你穿習慣的球鞋就好
穿登山鞋或是硬底的健行鞋走這種路就要有技巧,要走石板的裂縫,破裂的的地方
穿登山鞋走在石板的光滑面你就知道...

不知道掌握技巧的人就會說出登山鞋很滑這種鬼話~哈哈~

不想掌握技巧的人穿軟底的球鞋就好啊~軟底的鞋在光滑面比較有抓地力

夏天很熱的話,運動涼鞋也是郊山不錯的選擇啊~

秋水 wrote:
肌力不足不建議藍白拖。(恕刪)


為何"肌力不足不建議藍白拖"?

難道用"拖鞋"爬山,較花體力? 為何?
superparis wrote:
為何'肌力不足不建...(恕刪)


脫鞋我不知道,之前常穿夾角脫在加拿大爬山。
吃力是因為腳趾的食指跟中指在下坡時要施力把脫鞋夾住,
階梯的話有時候腳掌要出力,控制脫鞋的角度,
讓夾角脫前方翹起,才不會勾到脫鞋前緣跌倒,
路面不平的時候較吃力,有時候站在石頭上施力點只有腳掌一部分,
需要用到小腿跟大腿多處肌肉保持平衡,
光滑的坡度表面則要用腳趾用力扣住脫鞋,製造吸力。

一般硬底登山鞋會把力量平均傳到腳掌,不需要那麼多肌肉平衡,
腳踝有固定,也減少肌肉的使用。

但是夾角脫有好處,積水的森林或是湖邊,或是路線常要涉水的,
常看到外地人整個登山鞋弄的鞋裡積水,反而不方便,
我穿夾角脫是有時候天氣熱懶得穿專業的雨鞋,
過河順便洗腳的概念。

不過一般人不建議穿夾角脫這樣搞,
鞋底要自己刻防滑紋的,不然危險。
象山,虎山步道;走石板路(梯)...只要一般舒適的鞋就可以勝任。但是如果要走林道,就建議穿球鞋、登山鞋;我常常從虎山入、象山出...
superparis wrote:
為何'肌力不足不建...(恕刪)

這個問題在跑步討論中,
如赤足跑、5指鞋常見討論,
大意是肌力不足容易受傷;
類似原住民朋友穿著雨鞋爬大山,
一般山友不建議模仿同樣道理;
查一查就查的到很多相關討論。

簡單的說,
腳習慣了有保護的環境n年,
忽然失去保護又面對惡劣地表,
風險驟增。


補充:
肌力不足是指小腿肌、阿基里斯腱、足底底筋膜……
這部分肌肉強度夠不夠,
不是指耗不耗心肺耐力。
秋水 wrote:
這個問題在跑步討論中...(恕刪)

假如有年齡了,那還是舒適點登山鞋較好,免得腳底受傷或腳趾變形,而且登山鞋較耐用。
應該什麼鞋子都走得上去吧XD

其實很多大山也有人用拖鞋在走 端看個人囉

superparis wrote:
請問爬台北市象山,...(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