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我這算是高山症嗎?


shenje15 wrote:
合歡山是比較容易有高山症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是合歡山大都是開車就到3千公尺以上的地方,
...(恕刪)


這點我也很認同

之前我帶同一位朋友去合歡山 ,第一次在清境休息用餐約快二小時後再上合歡

但隔年再去,直接殺上武嶺後爬主峰還好..但下午去走石門就明顯高山症 ,頭痛

他質詢為何去年沒有.今年有....有可能是爬升太快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個人經驗

沒做好保暖工作 讓身體流汗後受寒~

夜間睡眠不足 休息不夠!

或是水分攝取不足 最容易有高山症的現象!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高山症的主因就是失溫...

因為我記得我前年七月某個禮拜單車上武嶺時,也是只穿一件薄風衣跟短車衣車褲就上了!
回程下山只記得手指頭似乎很冷~~

傻傻的我隔三天後就去爬玉山,
我心想武嶺高度差不多,也只差三天的時間,氣溫變化應該不大...
索性,只多加了件棉外套而已!!想省重...

誰之...
真的不能小看高山天氣變化,
我依稀記得我上排雲山莊的時候就已經出現頭痛想吐的感覺,
當大家都在排雲外面嘻嘻哈哈玩樂時,我只能趕快窩在睡袋裡面痛苦的想讓自己睡著...
因為我開始會畏寒...後來有沒有睡著我也不記得了!!

後來我還是拖著那副身體去攻頂,
一路上就是昏昏沉沉...莫名的一股毅力上去(真的不要學)
一攻頂時,我就吐了....真的不誇張!!
然後整個人就冷到不行,因為在等日出,我只好縮在一邊等著領隊泡熱咖啡給我喝...

所以啊!!真的不能小看高山症!!
不過我自己也另類完成一個禮拜挑戰台灣雙制高點的創舉!!自我挑戰...雖然代價很大就是了.
頭部保暖一定要做好!!

高山症不一定每次都會,但有人確實是那樣的體質!!

只能靠紅景天!
膠囊的應該是一個禮拜前吃,液體的聽說是馬上見效!

前一晚可以先適應高度,可以減少發作!
真的不要冷到~~
之前去爬玉山一路都很舒服~~
到排雲也很OK~~也不會喘~~
但是到圓峰山屋段~~
頭被風颳了一陣子~~
到有遮蔽物的時候馬上加上頭套防風~~
但是已經太慢了~~
還跟別人拿頭痛藥吃~~
頭暈頭痛~~到最後還去吐~~
嚮導跟我說吐的出來是好事~~(我是不懂~不過吐完真的就舒服了)!!
隔天凌晨起來要登頂~~就好多了~~
分享一些高山健行的經驗。
今年去了兩趟尼泊爾,一次是春節假期安那普那基地營健行,一次是十月底聖母峰基地營+Gokyo 湖區健行。安那普那基地營海拔在 4130 公尺附近健行,超過四千公尺的時間大約只有兩天,從一千多公尺的地方開始走到基地營花了四天,一路翻山越嶺,不是直線爬升,所以高度適應還好,沒有高山反應。

聖母峰基地營從 2840公尺 的 Lukla 開始,第八天走到基地營(5300 公尺),爬到 Karapata 山頂 (5550 公尺)然後又花了四天走到 Gokyo(4790 公尺),翻越 Choula 山口 5330 公尺,在四千公尺以上的時間有十天。有較長的時間發展成高山反應。所幸團友們早做預防,用藥物 (丹木斯)控制,高山反應的癥狀不太嚴重,最後大家都平安下山。

這是一次難得的高山健行經驗,回來之後又多方蒐集資料,歸納出幾點感想:

1. 上升到四千公尺,空氣的溫度,濕度和含氧量都比平地降低很多,身體為了適應這重環境的改變做出了幾項反應:由於空氣乾燥,身體的水份會透過皮膚和呼吸道大量散失,為了產生熱量,身體的代謝加快,加上在山中行進爬坡,也消耗大量體能,因排汗而加速水份的流失。血液中的代謝產物增加,降低了血液帶氧的能力,加上空氣中含氧量的降低,使得血液中的含氧量也跟著降低,無法有效的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這是高山反應的前因。

2. 多喝水是預防高山反應的方法,配合藥物丹木斯的利尿功能,加速血液中水份的更替,快速的排出代謝物質,維持血液的帶氧能力。這時健康的腎臟就很重要,若排尿不順,水份排不出去,血壓會升高。若平時就有高血壓的病史,情況就會更糟。水份排不出去,只能在身體裡找出路,可以去的地方是皮膚,造成水腫,嚴重一點的會到肺裡,造成肺水腫,影響呼吸功能,讓人吸不到空氣,更嚴重的會到腦裡,造成腦水腫,壓迫到中樞神經,整個人的身體機能的控制和調節就都受到影響。

3. 腦部是控制身體各項機能的中樞,頭部的受寒失溫會引起各種生理反應,包括嘔吐,腹瀉,頭痛,等等。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發生這些反應的時間和嚴重程度也不一樣。頭部的保暖十分重要。

4. 在四千公尺以上的山區健行,在空曠的地方,低溫還不是問題,較難適應的是強風。帶去的頭巾,圍巾,口罩都派上用場,但在行進間爬坡喘氣,時常疏忽沒有將口鼻做適當的保護,不斷的吸入寒冷乾燥的空氣。這時身體的反應是由肺部分泌大量的黏液,鼻涕流不止,痰量增加,喉嚨疼痛。到了後來,鼻腔腫脹,咳嗽不止。嚴重到無法睡眠,一躺下來就咳嗽。全團無一倖免,回到台灣看醫生服藥,花了兩個星期才逐漸康復。若這樣的癥狀不徹底治癒,會有後遺症,以後到高山活動會引發氣喘,不可不慎。

可見在高寒地區的戶外活動,對呼吸道的保護十分重要,回來上網搜尋,終於找到一種口罩/面罩,專門為這種環境開發的,它可以將吸入空氣的溫度和濕度維持在一個適當的範圍。有興趣這種產品的可搜尋 ColdAvenger。

5. 高山反應常發生在意裡睡眠的時候,生理機能緩慢下來,肺部的活動也降低,很容易無法吸到足夠的氧氣。睡眠不足,不僅影響第二天的體能,也容易引發高山反應。由於服用了丹木斯,每天夜裡得起來上廁所多次,山屋裡的廁所是共用的,需要走出房間,很不方便。這時若有行動尿袋或夜壺就很方便。回來上網搜尋,發現真的有 Travel John 這種產品,正好可以解決晚上上廁所的問題。

ColdAvenger 面罩和 Travel John 行動尿袋這兩樣產品希望國內登山用品店能引進,造福山友。

尼泊爾這兩條健行路線十分有名,沿路都是健行的人潮,以西方國家的團隊居多,在四千公尺的高山荒原上,看到一隊隊的健行團隊踽踽而行,絡繹不絕,感覺很特別。還有單人重裝健行的,有六七十歲的,看了都很讓人欽佩。各位山友若有機會,一定要到這兩條路線走一趟,親身體驗一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