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umn910 wrote:再次謝謝nijawa...(恕刪) 可能是一大坨人~比較不好喬吧!!作業時間~~一般好像人數少比較好解決的樣子!!以上都是我胡亂猜測!!因為我也是抽了很多個月才抽到!!剛好抽到12月初的~~上去又很剛好遇到變天!!所以第二天登頂能見度不高~~接下來要看夏天如何~~還要再去爬一次~~
如果只是想爬一次..之後很少在爬 建議裝備能借的就盡量借..= =''(必竟爬山的裝備都不便宜~~)登山仗 2 隻 雙用...用過2隻就知道下坡有多好用建議穿 排汗衣和褲..光褲子的部份 我一開都是穿運動褲 穿過排汗褲後 真的好穿很多爬山時會一直流汗 你沒穿排汗的身體會黏黏的很不舒服 而且身上濕也容易感冒便宜的衣褲 各1000元左右就有..包包的話 如果您是用借的 我建議您 先把要帶的東西裝滿 試背一下包爬樓梯一下看習不習慣 雖然你是穿裝團 可以還是要帶個人物品加一加也是有重量的 包包沒喬好 會很難背 走的很不舒服鞋子..如果買新鞋子 要去磨鞋子 不然沒磨直接去爬玉山 應該會很不舒服而且鞋子很貴..如果有長穿的半高桶鞋子 又還算堅固的 也可以穿去襪子 記得穿厚一點的登山襪 可以保護腳和保暖 厚一點走起來也會比較舒服~外套 我是買防雨防風的 2件式 外件是爬山時天冷穿的 (在爬山時其實不用穿很暖 因為身體一直在動 你穿太多一下就受不了) 內件我的是厚羽絨的 是上到扎營地後 保暖穿的..手套 一定要帶 我是用一般的工作手套 覺得還o.k 髒了爛了 就丟掉換新的~
鞋子要買,之前我也是常參加這種團的,但是沒高統登山鞋我絕對不會去爬,高山不比郊山,腳拐到不是開玩笑,到時候請直升機又要被01的宅友們酸,我自己的腳被登山鞋救過好幾次,且又防水透氣,腳溼掉爬山會很痛苦另外也建議睡袋自備,畢竟個人衛生問題,且可買較保暖又輕質的
話說強者我同事去年冬天和我去爬郊山同事當然知道要保暖,所以帶件"棉大衣",真的,夠暖了當天天氣不錯,有太陽,山下約17度,運動中穿長袖內衣曬到太陽,一點都不冷,很剛好上山之後,汗濕,氣溫下降,沒曬到太陽的地方,馬上會冷怎麼辦? 馬上拿出"棉大衣" 出來穿啊結果,穿上行進沒兩分鐘就太熱,悶到不行,脫掉,又太冷流汗後綿大衣會吸汗,濕濕的又熱又重,到山頂後,這件裡面稍為濕濕的大衣穿得又不舒服所以,最後下場就是,人,穿件濕掉的長袖內衣,背著裡面有重重棉大衣的背包,一路冷下山這就是最好的例子,去爬山,並非帶件夠暖的就可以了,要"適時適用",否則,衣服反倒變為累墜;-----------------------以下是本人建議:衣服部份: 分為行進間和到山屋靜止後穿的兩種我的作法是:行進間穿長袖排汗衣,感覺冷,先加上兩截式雨衣上身,雨衣挑一下,1~2千元的兩截式雨衣還是有重量輕收納體積小質感還不錯的,重點是兩截式雨衣要有雨帽,可以為整顆頭部擋風,這很重要。通常,長袖排汗衣+雨衣上衣+雨帽,大概可應付到10度低溫的"行進間",冷熱,用拉鍊來調節溫度。若還是會冷,就在雨衣裡面加上快乾透氣排汗的保暖毛衣,這種衣服不貴,也不需要太貴,因為快乾透氣又保暖的特性,穿著運動,外面有雨衣擋風,最適合了,但是不要用一般家裡穿的棉質毛衣,汗濕後會很慢乾,在山上,衣服慢乾就代表山難危險因素加1若是買衣服預算高一點,也可以選擇擋風、保暖、排汗兼具的軟殼衣,但這種衣服要高檔貨色才能發揮你本來預期它的表現,否則只能當做一件保暖中層衣,你要的,好像都有一點,但是不要的,他也都給你一點,尷尬的角色靜止後到達山屋或是較長時間休息,身體冷下來之後,就不是上述行進間的衣服能應付得了,這就需要一件保暖大衣,通常會選擇高檔的羽絨衣,壓縮後可以很小很小放在背包裡,靜止後拿出來穿,睡袋不夠暖時也可以穿著睡。要特別注意的是,別想要把這件羽絨衣充當行進間的保暖層,因為,會很不透氣,太熱,你穿不住的。我通常會多帶一套很薄的長睡褲和內褲排汗衣,到山屋之後就先把汗濕的衣服換下,比較舒服,這套乾衣服,一方面可讓我們舒適,另一方面,也是應付萬一雨濕後避免失溫的預備替換衣物,不可缺保暖帽也是不可缺,到山屋後全程不摘帽是預防高山症的基本,睡覺也戴著算一算,要帶的衣服還真不少,每一件的體積重量都要仔細琢磨,衣服不會太重,但怕太佔體積,輕輕的但是一大坨,壓縮性差,也不好,所以不光是著重在輕量,更要著重在收納體積小如果完全沒有低溫下長時間運動的經驗,非常建議要先到合歡山附近去爬個北峰之類的確保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衣服,不然,帶了不適用的衣服,不但沒幫忙,反倒成為負擔
感謝蘭陽兄,阿米孤兄和CWC兄的意見,裡面很多建議對新手真的很有幫助啊,在那樣的地方,那樣的溫度環境下,行進間與靜止間的穿著真的沒有親身體驗過的人,很難靠想像去準備,運氣再差點,遇到下雨,真的只能自求多福。這幾天我會根據大家建議,好好評估一下,該準備的盡量去準備,剩下的,就是只能親身體驗後,才能學到的經驗了,感謝大家,希望這是我的第一座百岳,(坐車的不算),後面還有第二座,第三座.....
如果有打算一直爬山下去,先買雙gore tex 中筒的登山鞋..襪子記的買厚襪.如果你比較不怕冷衣服就跟上面大家講的..行進間..防風外套或者外套式羽衣+排汗衫就夠了,衣服會微濕..休息一下很快就乾了,到山屋,或晚上休息就多加一件可以增溫或保暖的外套,報暖的防水手套(好市多有).頭巾,保暖帽,甚至是口罩(外面是塑膠布還有防水效果3個50元而已..小弟喜歡帶這個).冬天上高山..記的保持呼吸道的溫度!最後...便宜的工作手套一雙!
中層保暖衣---->大部分的是所謂"刷毛衣",質料輕好壓縮收納,不常用可買約NT500以下既可.長褲--------->防風的長運動褲,再多加一件長衛生褲,晚上睡覺用&登頂用.頭帽--------->這很重要......買一般所謂的"賊帽",遇風大時只露兩個眼睛看路用;材質--刷毛.圍巾--------->材質--刷毛.手套--------->最好防風/保暖......順帶幾雙"手扒雞"用的手套,防下雨時用.再多帶一雙棉紗手套,路滑時可套到鞋子防滑.毛襪--------->買厚長型的毛襪*2,一雙走路用/一雙睡覺用;穿著方式....先穿一般的棉襪再套上長毛襪,這是防起水泡(登山口-->圓峰山屋1?km)外套--------->如有羽毛外套最佳,質輕又可壓縮收納,棉質的就免了....笨重,還沒到排雲你就想丟了.照明--------->頭燈&電池口哨/錫箔紙(反光用)/打火機(電子式不要)/便條紙本/油性筆/暖暖包......等救命用衣服穿法.........行走間:1.登山口-->圓峰山屋....最內排汗衫再來是中層衣,防風長褲,路上小休時再穿外套.2.圓峰---->玉山頂......最內排汗衫再來是中層衣,防風長褲內加衛生褲,登頂前的鐵鍊區風大再加外套3.頭帽---->全程最好都戴著,保護太陽穴以免受風導致頭痛(3000M以上頭痛會要你命)到山屋:自己視情況穿著.......頭部要記得保暖<----這很重要.遇下雨.......首重防濕,So......多帶幾個大膠袋可防鞋子/手套濕.以上是多年來登百岳的心得,如有不足.....其他 先進再補充之.
祝您有一個美好的高山行程,歡笑,溫暖,美景盡收眼底!建議:出發之前先去一趟合歡山區,走走那邊的高山,看看您對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適應度如何;再找個起點終點”落差”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徑去走走看,看看您的體能,協調性,行進節奏的掌握,呼吸的調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第一次爬高山就是”十二月的玉山”,是好是不好呢?差異(您的感受和未來是否再上高山)真的很大!老實說,比較建議初入門高山的山友循序漸進!玉山只是一個指標,它代表台灣最高峰,但它無法代表其他台灣的高山;-------------------------上高山,頭部保暖防曬一定要做好,防寒帽一定要戴,(個人建議眉毛以上額頭,大陽穴,到後腦後勺都要保護好)不要被山風吹襲,高山上的風就像針一樣,很會鑽,會讓您頭痛欲裂,臉部曝露的部份要做好防曬,毛線圍巾(透氣性好)是一個很好的考量;服裝上,就內層保暖,中層保暖和外層保暖,(怎樣得到最暖,最輕為前提)這在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資料,就請您自己做功課吧;雨衣褲的部份,曾經看過山友穿台製的雨衣褲(Breathable);他說很好用,(因為自己已有這裝備,所以沒再多想)這個可以和您的單車活動共用吧;裝備的部份,個人建議,能向朋友借的就先借吧,真借不到再買;買那麼多裝備(除非和您其他活動有共用性),以後用得到用不到還未知,先不要浪費這個錢;
感謝wt0733兄的建議,我很認同您的說法,只是目前比較沒辦法有時間先去別的山做入門的訓練,等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抽中,又不忍放棄,第一次只好硬著頭皮,先上再說。另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登山戴眼鏡會不會不方便?有必要戴隱形眼鏡嗎?還是反而隱形眼鏡會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