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休息是個相對的狀態,坐著與躺著,躺著是休息,站著與坐著,坐著是休息,走動與站著,站著是休息,跑步與走路,走路是休息,走快與走慢,走慢的是休息。走上坡與走平路,走平路是休息。依不同的情況調整體力耗費的強度,期望能夠減少疲勞、恢復體力,其實就是休息的目的。是否坐著才算是休息,對每個人視其狀態而不一定。個人鍛鍊走郊山時,對別人而言,可能是沒趣地一直走;但上述相對的狀態描述,其實就有所謂的休息。至於喝水,背著水背包行進之間,隨時少量多次地補水,就算喘,少量少量地補也無妨,比較沒有停下來喝水會剎到的問題。一般的水壺補水方式,怎麼拿、怎麼開水壺,是個麻煩的事,而不大會隨時停下來喝水,通常就忍到某個點才停下來喝水,或行進間麻煩地把水壺掏出來,其實這也影響了流暢性或節奏。如果再龜毛一點的話,與其注意腳步配合呼吸的議題,更應把隨時行進行的心跳速、心率 做為調節的參考依據。同樣的一段路,不同的人可用不同的強度去走。從競走或慢跑,來練運動強度與呼吸調節,可能會比較有些感覺。
solewa wrote:從競走或慢跑,來練運動強度與呼吸調節,可能會比較有些感覺。(恕刪) 完全同意可惜慢跑我已經放棄了對膝蓋的傷害太大了回歸呼吸調節的問題其實我不僅爬山走路也一樣甚至開車、坐在電腦前我都能按照固定節奏來「呼吸」我的「呼吸」練習已經十幾年了這裡所謂的「呼吸」不是深吸吐吶練功那種也不是你現在正在進行的呼吸作用是那種旁人都可以輕易聽到聲音的刻意「呼吸」由於是刻意的「呼吸」會比跑完百公尺後的喘息聲還要大上數倍真想把聲音錄下來讓你們聽聽
我覺得腳步配合呼吸很重要..以前不知道都用蠻力爬山...距離短的還o.k..距離長的到後面會整個人快掛了..前一陣子聽一個山友教說 "抬腳時吸氣"我最近試了一下 還不錯用.....當然不可能說每次抬腳都吸氣...而是規律的呼吸下..再配合 記得吸氣時就是抬腳效果還不錯..比較不會有那種喘不過氣來 體力消耗很快的感覺..當然平常保持運動跟行進間補充糖及鹽份 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