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獨攀的好處

我目前想到獨攀的好處是

對目前奇特的國家公園規定
一個人容易申請到山屋或管制名額!
一個人變更行程不會影響到有些國家公園規定不能改人數或改名字的規定而影響對其他隊員權益!

但是一個人還是有點無聊!
冷門的山也相對危險!

2-3個人覺得比較剛好!
dc1132 wrote:
我目前想到獨攀的好處...(恕刪)


大眾化,人一堆,設施完善的短程步道式大眾化路線, 是不是一個人走,或許風險不會相差很多
但要是走五天以上的長程,入山到下山可能完全遇不到人(有些地方十年可能沒幾個人走過,常見於中級山)的狀況
是不是獨登的風險就差很大..
光一個人砍路就不知要怎砍起....


台灣人探險記實,攀登阿空加瓜那一章,力主獨攀,人在北美的致豪,獨自登頂(其他台灣隊友簽證問題耽擱),他訂到廉價網路機票,在適合攀登季節即將結束時完成。台灣隊友晚出發,玉到惡劣天候,弄到心結不斷,擔心的事都發生了。

http://atunasbasecamp.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_02.html
常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獨攀那裡獨行兩極獨航什麼洋
內容大多描述冒險家積極準備的過程艱難的旅程尊崇他們冒險的精神
文中較少批判語言
個人以為這種冒險精神可以成為我們文化的內涵之一
沒錯是會付出社會成本但讓冒險者承擔吧
這些獨攀獨行獨航的行為還是值得我們做更深刻的思考
而不是單純只有所謂的搜救的社會成本

email1234 wrote:
常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獨攀那裡獨行兩極獨航什麼洋
內容大多描述冒險家積極準備的過程艱難的旅程尊崇他們冒險的精神
文中較少批判語言
個人以為這種冒險精神可以成為我們文化的內函之一
沒錯是會付出社會成本但讓冒險者承擔吧
這些獨攀獨行獨航的行為還是值得我們做更深刻的思考
而不是單純只有所謂的搜救的社會成本...(恕刪)


美式個人英雄主義,
成功就是英雄
出了狀況通常往往也沒得救, 連求救訊息不一定都能發出
高風險行為全由個人承擔後果.
先不爭論獨攀是否安全,我個人覺得獨攀最大的問題是交通接駁,一個人包車負擔實在太高。原路往返的行程對自駕者而言還好,但要是像馬達拉溪進,武陵農場出的縱走路線還是行不通
接駁太遠是沒辦法啦! 不過如果樓上的改成志佳陽走雪山, 那就可以在志佳陽(環山)放一台機車, 再開回雪山登山口(武陵), 20-30km的接駁還ok...

至於更遠的, 我記得李小石前輩爬山會請老婆接駁...

武陵附近的是不是可以請環清宮的接駁??


sylow wrote:
接駁太遠是沒辦法啦!...(恕刪)

jacjan wrote:
壞處大家說很多了, ...(恕刪)


獨攀跟團體都有機會出事~~

山難原因不就那幾個
人為因素:
1.迷路不承認或不自覺
2.不行還應要上
3.缺乏緊急紮營能力
4.事前準備不足

意外因素都是命~~
踩空、落石、絆倒、雷擊...

有獨攀能力的人~~((能夠自行處理狀況))
在山上才安全~~
因為會獨攀的人也怕死~~
因為獨攀會更加小心謹慎
獨自在山林裡各個感觀會發揮到極限~~靈敏度也會大幅提升
看到危險地形~~會想說如果摔下來該怎麼辦~~或者有其他的路可以走~~那其他的路該怎樣走才對
所以具備獨攀能力很重要~~
但有獨攀能力不一定只能獨攀~~在團體隊伍中則是具備了領導和輔助的功能

但一般只跟團體隊伍的人呢
因為有人帶所以我不需要知道路~
因為有人帶所以我不用會煮飯~
因為有人帶所以我很安全~
把自己的性命交給一個不一定很熟識的人~~
真有趣...出了事情就怪東怪西
總之錯都不是自己


所以我喜歡跟一群有獨攀能力的人上山~~當然一個人上山也不是問題~~只是會覺得無聊而已

motomane365 wrote:
獨攀跟團體都有機會出...(恕刪)


獨攀的

遇到地震消失後

就變成失蹤人口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