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leep1011 wrote:我們一伙人包一台車去...(恕刪) 我跟老婆+狗兒子連續去了3年2009年---搭公車回慈母橋取車2010年---攔了警車回慈母橋取車2011年---攔了遊覽車回慈母橋取車2012年---在看當時狀況
燕子口和慈母橋之間的交通問題,我之前去是先把一輛車停在燕子口,所有人擠到別的車上,再開到慈母橋出發,從燕子口出來後再開車載司機去慈母橋取車回來載人。錐麓大斷崖雖然驚而不險,但仍須注意山壁上突出的石頭,最怕的是遇到對向有人過來,交錯時要格外小心,怕高怕危險的話,可以戴安全帽和安全索去確保安全。我四月去的遊記:錐麓古道
steven828 wrote:燕子口和慈母橋之間的交通問題,我之前去是先把一輛車停在燕子口,所有人擠到別的車上,再開到慈母橋出發,從燕子口出來後再開車載司機去慈母橋取車回來載人。錐麓大斷崖雖然驚而不險,但仍須注意山壁上突出的石頭,最怕的是遇到對向有人過來,交錯時要格外小心,怕高怕危險的話,可以戴安全帽和安全索去確保安全。我四月去的遊記:錐麓古道 介紹的很詳細...謝謝!!!在大斷崖處若"相閃"..看起來應該蠻危險的..太管處應該要統一進出方向比較安全!!不過大家都是背小背包...應該"閃人"還算OK!!
錐麓的兩大危機應該是落石和蜂群(當然防曬與補充水分也是很重要)螞蝗(四大天王之一說"螞蟥"較信達)好像沒聽說過記得2008重新"正式開放"後只有在巴達岡前和巴達岡二號橋之後草多,整段也都很乾(很乾就不太會有螞蟥先生的)當日遇到一位找不到路折返的山友(如果他也是合法一個人申請, 那應該是之前查詢入園申請的楊先生? 往後遇到也一位自稱常常來走都不申請的山友...身材微胖.)後來請他跟上來, 順手把草路砍出來...但前幾天去...超優雅的, 巴達岡草也砍過.路上確實看到超大的虎頭蜂窩, 也有蜜蜂(但沒發現褐腳蜂之類的), 一直圍繞著休息的人...基本上體能OK能走到10公里多, 注意平衡應該都OK,而落石...比較需要注意的是雨後天晴土石易鬆動,另外崖上動物會因為經過逃竄引發落石(遇到兩次,一次有看到是飛鼠.)如果時間點差一點真的會被擊中.最早是1994年時走過, 當時巴達岡還有一對夫妻和兩位小朋友在屋內探望著我們,過立霧溪還是簡易竹橋(巴達岡工作的人架的吧?!)前幾天翻到舊幻燈片有看到照片,就想那小朋友現在不知在哪了?當初的里程與規劃就是從燕子口走到慈母橋的, 但燕子口腹地小, 若真的要停可能要到靳珩橋附近,也有跟太管處反應, 後來想, 如果是營業的人不是應該請司機或包車? 所以比較有問題的應該是個別申請的山友/遊客之交通問題, 時間安排得當是可以搭大眾運輸系統, 去年的"台灣好行"好像沒跑了(但當時也是人滿為患,根本不敢下車,一下車就上不來了...), 而花蓮客運, 往花蓮方向的時間又誤點嚴重, 常常要打回客運公司多次確認...回程時候, 搭便車其實是不錯的方式, 只是人多就要分批.若是要搭大眾交通運輸, 或者不知如何申請入山入園證可參考影片說明全區主要是巴達岡和精華段比較裸露, 其他都還算遮陰.雨陽傘的問題, 個人以為只要遇到有人(不管要超車或會車,跟行...), 就應該收起來, 不要妨礙他人. 其它的安全問題...就自行評估, 是個人的問題. 比如快下慈母橋前有一段高遶路線,下坡面下崖, 除風大帽子會飛之外, 是要"爬"下去, 就不可能(也不能)單手影響安全.另外飲水的部分建議每人1.5L以上.原本有一邊坡小平台旁有小水源, 今年夏天可能太乾了, 連老西溪都水量小.如果因為時間因素, 只是要走精華段(2.6K~3.1K)的可從燕子口上, 在3.1K斷崖駐在所折返, 但也要6.2K, 全段約10.3K可茲判斷...(狀況都OK當然就開放路段的全程走通)ps1.被螞蟥咬對身體無害...ps2.錐麓古道就是錐麓古道(獨一無二的), 不是天空步道.ACCORD2 wrote:我跟老婆+狗兒子連續去了3年(恕刪) http://www.taroko.gov.tw/zhTW/Content.aspx?tm=1&mm=8&sm=5&page=1不得不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