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攻大劍山失蹤 消防搜: 2個月無著 民間搜: 4天找到遺體

看看人家【漁民】吧,人家出海是討生活的,不是去健身遊玩的。每天有多少漁民在海上生活,不比登山客少吧。他們哪個不知道出海有風險,那個不是小心翼翼,出門甚至還要燒香拜媽祖。你有聽過惡劣海象時漁民出海被困求援,事後還怪海巡署搜救不力的新聞嗎?漁民完全明白救援的困難。所以準備充足,小心謹慎,尊重天氣與大海。台湾半吊子的【週末山民】真是難伺候。
颱風一堆人釣魚、戲水,怎沒人罵?

年年在太魯閣落石區辦路跑,怎沒人罵?

專罵登山客,大小眼
>> 颱風一堆人釣魚、戲水,怎沒人罵?

怎麼會沒人罵呢? 電視也報導, 海巡也驅趕啊...

>> 年年在太魯閣落石區辦路跑,怎沒人罵?

所以去年就把全馬改成半馬了, 避開落石區, 那是要罵什麼??

likulaw wrote:
颱風一堆人釣魚、戲水,怎沒人罵?

年年在太魯閣落石區辦路跑,怎沒人罵?

專罵登山客,大小眼


太魯閣落石區辦路跑我是沒聽過也沒看過~可能還沒人因為這樣被砸死上新聞吧?
至於颱風天釣魚戲水死了多少人你確定那些人沒被砲轟過?
都跟這爬山死掉的被挖起來鞭屍了你沒看過?

再次感謝你們
fc721090 wrote:
身為參與此件山難搜救人員的我,被今天的媒體報成這樣,簡單幾個文字就完全抹煞了
之前搜救人員的辛勞,這對於我們這些搜救人員真是太不公平了,從得知大體被找到之後
,就知道接下來新聞會報的多難聽,有爬過山的人知道事情絕不是像豬油時報寫的那樣,
但畢竟台灣爬山的人口為少數,多數民眾還是相信媒體的報導,今天就接到我朋友來電
調侃這件事,還要跟他解釋老半天,無疑是對我們搜救人員士氣一大打擊。
從大劍山山難發生第一時間,我們梨山弟兄就輕裝啟程趕往事故地點,
但當天環境時在是太惡劣了,根本到不了那,如果沒有之後一批重裝人員趕往接應,
可能就GG了。我們沒有山青那樣鬼魅般的腳步,只有一心想趕快把案子處理掉
,誰也不想拖到現在,無奈真的被天氣給擊敗。
從大壩夫妻失蹤到大劍然後又接著雪主黑森林山難這兩個月連續下來,我們這些山搜人員
幾乎快被超死,像我就出勤了六次,一次五天,有人下山三天之後又上山,規劃的假期就這樣泡湯
,飯店繳的錢要不回來,老婆鬧家庭革命,小孩都快不認得爸爸了
消防人員又不是只有山難搜救的工作,而且擔任山難搜救人員也不是全都是志願,有的是被硬拉的
凡正上面長官認為只要有人出勤就好,哪管這麼多,連續幾件山難下來,可以爬的真得所剩無幾,
大家都會想一樣是領薪水的消防員,為什麼我要多這個山難工作,在山上還要被催業務,
有些同仁還會覺得你是去遊山玩水,我老婆也多次要我退山搜,我只跟他簡單回一句
我還有能力爬,對消防山搜這塊還能貢獻點心力,只希望她能支持。
消防山搜成員的搜救能力已經進步很多,不管是裝備,器材,人員訓練等
都比以前好太多了,但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說真的我們要的不多,只是要上面長官及社會大眾的支持
以及曾經被我們服務的民眾一句謝謝就好了。
...(恕刪)


彰小孩 wrote:
辛苦了...感謝你們...(恕刪)

likulaw wrote:
全台多少救護車,因車...(恕刪)

嗯嗯 剛好你提到

您可以參考國外的收費標準
基本上 你沒有自己保險
你是真的不敢上救護車的

不要把福利 當成理所當然

更不要把你已經繳了健保費來說
真的不成比例
2013年11月01日
「震後太魯閣馬拉松照舉行 全馬變半馬」

「花蓮餘震不斷,大雨特報又接著來!但明天舉辦的太魯閣國際馬拉松照常舉行」

「參與選手紛表不平」

「花蓮縣長傅崐萁原建議路跑協會改路線「別進峽谷」還說:「若掉一顆石頭砸傷人誰都賠不起」他得知最後決議能將跑至溪畔發電廠,直說:「不能接受」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31101/285250/

fc721090 wrote:
身為參與此件山難搜救...(恕刪)

您辛苦了~

說真的
並不是不能罵政府
但是 請抓對問題
很多制度面的問題
真的要處理
而不是針對第一線的人員
有些人爬了幾座百岳後開始迷上登山活動....
就自以為天下無敵,不管什麼法令規定跟天候狀況就是一定要上山..
有什麼規定說的好像是專門針對自己一般,說到收費就說那繳稅是繳假的(還不知道是否真的繳過稅)..
一天到晚只會說一些自以為是強詞奪理的言論,完全不管就難人員的安危跟親友的擔心..
一個成熟的人除了自己該對自己負責任還要對家人負責任,因自己的行為而造成別人的困擾跟危險是多麼的幼稚
也請大家多給山青跟救難工作人員多一些支持跟鼓勵,試想每一次他們上山面臨的不只是受難家屬的期望外還有家裡老小擔心及害怕,這些人的家屬對於其上山救援行為的寬容跟包容試想自己做得到嗎?
CHENCHIUTW
每種運動都有瘋狂的運動家

禁止、處罰、增稅、公審、霸凌是沒用的

教育、協助、增加救援能量,才是正辦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