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需備對講機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時有山難或野外活動事故新聞發生 而爭取求救的機會與時間 對講機是常有很大的協助功用 所以有備為宜 而對講機挑選是門學問 別被誇大的業配文給騙了 舉例 有號稱10w或12w的高瓦數功率 問題是 持續性如何還是短暫性 而耗電縮短使用時間是其次 產生的高溫會影響線路零件的壽命與使用姓 發射的雜訊比也較大 與其不如提高機器的收訊效果及天線的性能 通訊距離的長短因素上 收訊效果會比發射功率更重要[除非功率為倍數增加] 老火腿的應該都知詳 ! 也可從大陸手持機[越做越誇張 號稱50w] 日本手持機則沒變化[日本做不出嗎] 就看出 這兩者的走向 ! 既然對講機是求救與連絡之用 因此品質上實用度和持續性相對重要 而生命比對講機更重要多了不是嗎!
至於有人說野外登山健行等活動[144vhf波段] 較好用 其實也不完全 因為求救的地區不一 有的對144vhf波段有利 有的對430uhf波段有利 因此有人會帶雙頻機這是對的 但是 如果沒有業餘通信執照者 就應該備為急用為好 因電信法還是須遵守的 救援就例外了 至少安全為先 這是會被諒解的
2023-05-24 7:13 發佈
自己認真背裝備吧,別到時候缺東缺西,遇到問題要刀沒刀,要急救沒急救,要生火工具也沒有,岩盔也不戴,整天看著好看的山,爬了山自以為很屌,整天追求輕量化,要人救你不先自救別人怎麼救你?
憂鬱的螞蟻 wrote:
至於有人說野外登山健行等活動[144vhf波段] 較好用 其實也不完全 因為求救的地區不一 有的對144vhf波段有利 有的對430uhf波段有利 因此有人會帶雙頻機這是對的 但是 如果沒有業餘通信執照者 就應該備為急用為好 因電信法還是須遵守的 救援就例外了 至少安全為先 這是會被諒解的

144MHz / 430MHz 差別在穿透率, 不過以野外實際使用差別不大
但因144MHz 比較多人用,所以易受干擾雜訊多,
實務上,使用430MHz 會較乾淨

功率用5W機已足夠已,距離跟你有無遮敝物關係較大
我曾在玉山頂, 用3W功率手機, 往南-屏東大武, 往北-新竹 無線電友通話
憂鬱的螞蟻

小瓦數可很遠 這時收訊靈敏度就重要了 !

2023-05-25 7:23
這讓我想到了衛星通訊裝置
卅多年前
還在爬黑山的年代
七個玩攝影團的人夜宿塔塔加停車場然後上玉山
一台LEICA R7四台FM2
行前還到台中三民路三段買100尺RVP回來分裝
順便買幾支M牌190+141RC

學弟出發前
先到系學會凹了幾隻對講機來用
從登山口出發
三不五時會前後互相呼叫
確保人員平安行程無礙
先鋒者每到下一個著名地標/艱困地形時
會先通知後面的把相機準備好

[確保]是個很有意思的字眼
乍看之下字面意思就是那樣而已
但有幾個人/隊伍有真正做到極精細極安全的地步??

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這才真的叫做
不枉此生不虛此行吧
NO PAIN , NO GAIN.
有些人忽略了緊急通信的重要 所以一些老人家寧可帶收音機而沒帶對講機 !
而 免執照的業務機在野外是可用且好用 與家人或同行者都持用或留頻率與資料備用 雖然對講機發射功率小又是UHF 但野外的距離不等同市區距離[市區行走容易] 所以 就算傳發1公里就已算遠了 !
在山裡用過FRS頻率嗎??
跟0.7米是一樣的

我覺得是個悲劇,轉個彎幾乎就收不到了
各位可能小看了視線波的特性
以及高低頻率波段的差異

基本世上穿透性越低的波段
能反射的電波越大,因此VHF 可以在山區裡面反射
但UHF 則是直接打進物體,因為對於無線電波來說
這就是穿透,反射的部分比較少

因此一個無法直視的山頭
山路彎過去後UHF通訊就沒有了
但是VHF 卻還能夠通訊,
這是我實際上的使用心得。

所以建議還是弄清楚為何要區分2米跟0.7米的頻率差異

在山區通訊你不會怕干擾,但是 如果你是要用無線電求救
那麼你會希望這個頻段上都是人,這樣就可以增加你被聽到的機會
市面上有號稱10瓦,實測7瓦,發射5秒自動降到5瓦的無線電
詐欺?
講的都太深了完全看不懂
我繼續挑戰仙蹟岩好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