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嶺登山口至鐵線橋約 3 KM
鐵線橋至屏風山約 4.8 KM
步道全長 7.8 KM
概述:
登山口位於台八線 112K的指標旁(有綁布條),要跨過路邊護欄下行,至鐵線橋前會過溪一次,遇一處貼岩壁走,過二處崩蹋點,一稜線蹋落高繞處,這幾個路段都是約70度的危崖,行走時要小心,有懼高的還是要鍛鍊,雖崖壁上有長莽草樹木,但視覺上對懼高的人還是有點怕怕。過鐵線橋後是鐵線營地再走沒多遠就是松針營地(這段路是這條山徑中最好走的),松針營地很讚!再往上走沒多遠就可到塔次基里溪,取水方便,若有足夠的時間,在溪邊用餐玩水,會非常過癮!松針營地是屏風山新舊路的叉點,取左有小謝的新路指標,在這走對路了,應該看著布條走就沒問題了,過溪後開始緩上,會再遇一二處小營地,接著是一小段神木區,再來坡度較陡,迎接你的是箭竹莽草,這段最長,約有 3.5 K (自己概估),愈接近山頂坡度愈陡,只能拉著箭竹當扶手慢慢往上爬。看到第一處拉繩岩壁再走約0.8K就可登頂,過第二次拉繩差不多就到了。
屏風山沿路沒有路程指示牌,叉路不多,但還是要仔細跟著布條走,有些較寬闊的林間,還是會有迷路的風險,若走一小段發現路跡不明,或沒布條,請回到原處較高點,重新辨路。幾乎都行走樹林內,透光度不高,若是陰天顯得更加陰暗,或許是中橫超辣,假日山友也稀少,若是獨自攀登,一定要有更強的心志和体力。
感受:
第一次在網路上和登山隊相約同行,陳員外大大小小登山隊來自國境之南,成員多是退休的公務人員,羡慕他們在退休之後,還能保有好的体能和休閒運動,自組登山隊和好友一起快樂健康慢慢變老。前一夜他們晚上10點屏東出發,我們是晚上11點出發,到大禹嶺我們還可息休約1小時,而他們一到就要直接整裝和我們一起3:30 出發,可見個個都是老當益壯,強啦!人說屏風山什麼最多,咬人貓最多,要小心被咬!雖然這次包緊緊,想說一定要預防,沒想到摸黑一出發就小迷了一小小段路,而剛好這段又是溼滑落差大,大伙們全被山徑旁的咬人貓親親了,雖有穿長袖還是一陣麻酥酥的,很奇特的感覺,哈 ~~ 但我可以明確的知道 “ 不舒服呀”!
屏風山現在有新路,大家一定要注意!那天在下到約過展望點時,遇到二位重裝的年輕人,問我們前方是否有營地,我回沒有合適的營地了,他們問不是有金礦營地嗎?金礦營地!那是舊路才會遇到,所以一路下來,他們一直走不到他們原先計劃的地方紮營,後來他們決定退回松針營地,隔天再上。 到松針營地就是新舊路的叉點,大家要選好自己要走的路線,可別走錯邊了喔。
我沒走過舊路,但新路我是覺得好走,除了陡和箭竹海,沒什麼難走的地型,後段的小攀岩踏點多,其實不難也相對安全,反倒是前段到鐵線橋前,我覺得危險地型還比較多,再加上回程要再走3K上升600M的上坡,就令人無力。
有點感到不好意思!員外他們似乎沒常走單攻行程,這次的行走模式,應該和他們之前的大大不同,不過他們都很有毅力與耐心,傻傻的我們就一起走上山頂,下山還能嘗到年輕阿媽煮的美味南瓜麵疙瘩,只能說太幸福啦!而且更感動的是她把剩下沒煮的送給我帶回家,我第二天中午就迫不及待的煮來吃。非常非常感謝員外登山隊,一路上的相互照顧,有機會我們再來一次南北大會師~~ 。

路線圖

路線圖

坡度表

虛累累的爬山來了

陪路員

南北會師大合照

陳員外登山隊五虎將

新朋友陳員外

登山口要過護欄

貼壁後看到的塔次基里溪

靠一條線過此崩壁,不好走

鐵線橋

鐵線營地

神木區

箭竹海中游泳

箭竹很密集

年輕的阿公阿媽

展望點

可望鋸齒連峰、合歡北峰、松雪樓等

美麗的林間快樂的登山客

雷神說的木棍陣

第一處岩壁拉繩

踏點多不難通過

回程下來囉

坍崩

回程過塔次基里溪,下雨後大家都溼了

過溪

溪水很棒!

回程溪邊小休

松針有些些滑

林間光影好美

回程走不動了 ~~ 苦中做樂

最讚的慶功餐,吃飽回程開車超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