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在集郵的時候 很喜歡搜集成套 因為搜集成一套 感覺比較有系統
現在接觸爬山之後 發現有個有趣的現象 山友也喜歡將在地附近的山也搜集成套
比較有名的像是「武陵四秀」 「谷關七雄」 「瑪家三兄弟」 「溪頭三姝」等等
其中的溪頭三姝意思就是指在溪頭附近的三座山
分別是金柑樹山 鳳凰山以及樟空崙山 如果再加上杉林溪裡面的鹿屈山 就湊成溪頭四姝
前年和朋友單攻水漾森林 莫名其妙的撿到鹿屈山
今年五月小萍約爬鳳凰山
這樣四姝不小心就爬了兩座 所以想說乾脆來搜集成一套好了 因此這次就約朋友來爬金柑樹山
坦白說 我對金柑樹山一無所知 這個名字還是從小萍那邊聽來的
既然要去爬這座山 事前的功課也不能少 上網一看 關於金柑樹山的文章還真多
一般來說 爬金柑樹山大多從留龍頭或仁淵茶行那邊上去
會經過忘憂森林 而忘憂森林也是我想去看看的地方之一 所以這次的行程是一兼兩顧
早上5點半從台南新化出發 這次登山的夥伴人數比較少 只有如意和阿娟還有我
但是人少也有人少的好處 至少狀況比較好掌握
北上的路上我們就在車裡聊聊天 然後從竹山交流道下來 往溪頭杉林溪的方向開過去
平日來的好處就是很好找到停車位 不像假日那樣一位難求
在路邊停好車之後 就開始展開今天的探險之旅
雖然我們都沒來過 但是這裡爬山的人還真是很多 在這點 我們就比較放心了

早上8點出發
本來我們的起登點是選在仁淵茶行旁邊的產業道路直上忘憂森林
就在我們停好車之後 看到三個山友從旁邊的一條小山路上去 我們有樣學樣 也跟著他們從這條小山路上去
等回程再走仁淵茶行的水泥路
只是這條小山路真的是好陡 我們才剛準備好 前面那三個山友已經不見人影



一路陡上走在這有如原始森林中的步道 剛開始還沒熱身 走起來氣喘噓噓
這一天的氣溫不高 此時的溫度大約只有15度 但這段還沒走完 就已經熱到想脫衣服
沒辦法都已經走上來了 就只好繼續走下去
留籠頭的海拔大約1650M 金柑樹山的海拔2091M 這爬升量441公尺
我看在這段大約1公里的山路 爬升量大概就佔了一半了
不過這也有好處 至少後面的路會比較輕鬆一點

一路上各式各樣的登山布條到處都有 這也可以當做我們的路標
對於山林老手自然不喜歡這些布條 但對我們第一次來的人 這個幫助可以算是不小


走到一處倒臥的枯木 巨大的樹洞成為天然的休息點 樹洞裡面還有簡單的椅子可以坐
我們還不累 拍完照就離開 這棵樹應該是自然老死的
在後面的行程中看到許多盜木的痕跡 不禁感到惋惜 也痛恨這些盜木者的傷天害理

終於走到比較平緩的茶園
想著這裡的茶農還真是辛苦 光要將茶葉背下去就不知要花多大的力氣 不過看到這單軌的流籠就釋懷了
現在他們不用再背得好遠下山 只要背過來用流籠載下去 那就簡單多了
突然想到 這裡叫做留龍頭 會不會就是流籠的意思
杉林溪也是台灣主要的產茶區之一 山上茶園眾多
離開原始森林來到開闊的茶園 讓人覺得心曠神怡

YES 終於走到產業道路 然後就要前往忘憂森林了 這也是今天最輕鬆的一段

兩旁盡是翠綠的茶園 空氣也覺得好清新

好幾間茶行都有載客的服務 這裡是排班的地方 不想走路上山的民眾 可以搭他們的接駁車
從山下的仁淵茶行到這裡大約有1.1公里 道路非常陡
對於一般很少運動的人 這段路會走的很吃力 所以接駁車的生意很好
不過早上的人比較少 等下午我們要下山時 就看到幾乎到忘憂森林的人 差不多都是坐接駁車下山的


忘憂森林的入口 我們省下100元
先休息一下吃些東西 溫度也稍微回升 早上穿的外套也可以脫下了

看到一潭黑水 這應該是忘憂森林的出水口 事實上 這水還滿乾淨的
因為底下的沉積物和泥土的關係 所以看起來很黑

走上階梯就看到我們想看的忘憂森林

哇 這就是忘憂森林 看起來和水漾森林有一些雷同
不過整體而言 枯木 水池 腹地 都比水漾森林小一號 而且顯得比較雜亂一點
果然去過水漾森林再來忘憂森林 就覺得忘憂森林沒什麼了



好歹忘憂森林也是一個知名的景點 加上容易到達 所以也享有高知名度
在此留下我們到訪的足跡 那是必然的


薄霧籠罩中的忘憂森林有一股悽涼的美感
雖然不及水漾森林 也吸引很多人前來朝聖

和三個小女生聊得滿開心的 邀她們一起合照 以紀念這次的萍水相逢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忘憂森林的全貌 也算是我們和忘憂森林的第一次接觸

告別忘憂森林 走到森林的最裡面 我們又要在荒煙漫草中穿梭
但是別擔心 這裡的路徑滿明顯的
畢竟金柑樹山也算是個熱門的山 很多山友也都會來這裡爬山 所以路徑一看就很清楚

不知道金柑樹山是不是溪頭和杉林溪的三不管地帶 總覺得這裡盜木很嚴重 越進入裡面就越嚴重
希望大家秉持愛護山林的心 不要將這些珍貴的樹種據為己有

金柑樹山林木很茂密 海拔也高 所以在這裡爬山基本是不會熱的
美中不足的是路標太少 老是在林木中穿梭 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更擔心自己會走錯路

總算看到熱心的山友製作的小小路標 確定我們沒有走錯路
對於我們第一次來的山友 這些路標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半路上有一棵大樹 雖然樹幹已經腐蝕 但上面的枝葉還是很茂盛 沒有影響到它的生長
也希望這棵不要被山老鼠看中 世世代代永永遠遠的看著人來人往的山友

又是高繞的地形
但是和前面到忘憂森林前的那一段比起來 這裡算是輕鬆的 距離也不長 正好練練腳力

明確的路標具有安定的效果
如果可以的話 多做一些路標更好 這邊應該是往溪頭和杉林溪的分岔點吧?
天文台應該是溪頭那一邊 聚英村可能是杉林溪那邊
因為我不是在地人 這也是我瞎猜的



繼續往金柑樹山的方向前進 不多久撿到一個三角點 原來這裡是嶺頭山東峰
但是有別於一般的三角點 這裡是有一個「山」字 不知道這代表什麼意思
意外撿到三角點興奮之餘 更發現這裡離金柑樹山只剩1350M 時間很充足 我們就稍微休息一下再走

每次經過這些簡易的設施 都覺得山友真的好有心
所以我們更要愛護這片山林 這也是對熱心山友最大的回饋

下坡就要慢慢走 有些地方比較濕 千萬不要滑倒

在森林中這種平坦的地形 走起來最舒服

又有指標出現了 距離金柑樹山還有900M

這一邊是幽靜的竹林 透過陽光呈現出片翠綠色 看了好舒服

另一邊是筆直的杉木林 頭跟尾都一般粗細
以前我們去爬山時 資深的老鳥說 這是台電種來要做電線桿的
但是現在已經不用了 所以就成為造林的樹木 不知道這裡是不是也是這樣?



又有一根山形水泥柱 原來這是金柑樹山西北峰 目標已經在望 直接到金柑樹山再休息吧

前面有一棵巨木躺在路中央 看來年代已經久遠

本來還想說要爬過去 但是旁邊就有路可以繞過去




通過巨木後 不到幾分鐘的時間 我們終於抵達金柑樹山
從早上8點起登 現在是早上11點 剛好花了3小時 與當初估計的剛剛好
金柑樹山是一顆三等的三角點 海拔2091M 周圍長滿了樹 所以沒有什麼展望
雖然看不到大景 不過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 現在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吃午餐

山上的溫度是迷人的13度 待久了還覺得有點冷 旁邊有很大的空地 我們要到那裡吃午餐


我們今天的午餐 哈哈 都是在小7買的
本來開車過來的途中 我們要在中埔交流道下 到頂六那邊買粽子當午餐
誰知道 我們在車上聊得太開心 一時之間忘了中埔交流道已經過去了
不得已只好到小7買 其實小7的東西也滿好吃的
雖然大家都說金柑樹山很熱門 但是今天一路走來只遇到一個山友 本來想說會不會今天的金柑樹山被我們包了
結果我們才剛到不久 就有好幾個山友也上來了
現在台中和彰化每天都有遊覽車載客上來溪頭或杉林溪爬山
每個人只要繳220元 就可以在這裡悠遊一天 等時間到了遊覽車再載他們下山
像今天就有一個彰化的山友說他一個禮拜要來兩次 這裡就是他們的後花園 真的不錯
山下是令人酷熱難當的天氣 而這裡的溫度只有十幾度 真的很舒服
聽他們說 這附近還有很多山可以爬 要不是我們住的太遠 還真希望可以常常來這裡
吃飽後 和其他的山友聊了一下 我們也差不多準備要下山了
休息半小時 11點半正式啟程下山 回程我們將走嶺頭山 來個環線縱走

11點半循著原路往回走 途中有經過那群彰化山友休息的地方
他們一大群人在那邊煮東西吃午餐 看到我們過來還很熱情的邀我們一起吃 山友就是這麼可愛
不過我們已經吃飽了 再加上我們也要趕路 所以就謝謝他們的好意
往回走大約1小時 來到嶺頭山的岔路 一個很陡的下坡
這裡沒有路標 所以一定要先做好功課 免得走錯路

一開始就陡下 路面有點濕滑 也許是通往鞍部的最底層 有一點泥濘
我們的原則是寧可慢 但不要發生意外
這一段走的很慢 比爬坡還慢 最後終於平安抵達最下面的地方

接著緊接而來的又是陡上坡 陡上坡就很費體力 不過倒是比較安全

走完這段 阿娟顯得有點吃力 臉上都泛紅了
如果沒有記錯 好像要通過兩個陡下和陡上的地形
有記錯的話 請有經驗的山友指正一下

終於出現嶺頭山的指標 有了這個指標 我們心中更加篤定 繼續再往前就對了

總算到了嶺頭山 這裡也有好大一塊腹地 不過如果以為這裡是嶺頭山 那你就錯了
真正的嶺頭山三角點還在50公尺外 有一條不是很明顯的小路再過去才是 仔細看就可以發現




嶺頭山三角點 海拔2025M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 我們一定以為前面那塊空地就是嶺頭山
爬山就是有這個樂趣 在找三角點的過程好像在尋寶 找到了 那真是樂趣無窮
我們分別在這裡拍照留影 表示我們曾經來過

再回到空地休息 可以把背包卸下 吃些東西補充熱量 不知道前面還多遠 一定要步步為營

嶺頭山的溫度也是13度 舒服涼爽的溫度 休息10分鐘繼續前進


看到令人難過的情景 一棵巨木被盜伐的不成樣子
這些珍貴的樹木歷經千年成長 一下子就成了盜木者的獵物 為了他們個人的私慾 這棵樹就消失不見

又是陡下坡 不過這裡幸好有樹根盤結 所以比較好走
不像一開始到嶺頭山的下坡幾乎都是光滑的路面 很難走
在這裡發生一段小插曲
如意都是走在最前面 而且和人家在講話
如意說有看到那個人無聲無息的站在路邊 都沒有發出聲音 一直到經過她的身旁 她才開口說話 還被她嚇了一跳
原來這個人也是這裡的常客 她說一個禮拜會坐公車來這裡兩次 然後我們就開始聊天了 真的人嚇人會嚇死人
不過她也告訴我們 從這裡到出口只要再一個小時就到了
當時我們是有點懷疑 覺得一個小時應該走不到
後來 我們真的一個小時就到出口了 不禁佩服這個人 估計得還真準

又看到一棵更巨大的枯木 不過看起來應該是自然死亡的 那還好
這棵樹應該是我們今天看到最大的一棵 可惜已經死了

又是筆直茂密的樹林

脫離原始叢林 踩在平地上的感覺真好

起霧了 增添不少神秘的氣氛
溪頭和杉林溪過午後 經常會起濃霧 開車要特別小心 但我們爬山比較無妨 慢慢走也有浪漫的情調


正式宣佈脫離原始叢林 重新回到人間 這條水泥路有如及時雨 走起來舒服極了

廢棄的工寮 以前這裡有人居住嗎? 那住在這裡可能會很辛苦

看到老朋友了 早上我們就是從這邊出來的 現在繞了一圈 終於回到原點
不想再原路爬下去 改走仁淵茶行的產業道路

地上有人噴數字的漆 最上面是11 應該是1.1公里的意思吧

下午的接駁車來來回回 下山的車子幾乎載滿了人 而且車速都滿快的
遇到這些接駁車 我們很識趣的靠在旁邊 讓他們先過去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下山的車大多有載人 而且數量還滿多的 上山的車就比較少載人
我猜 這些遊客都是去忘憂森林的
上山想說用走的 結果走到我爸我母 然後要下山打死不走 所以才會有下山載客多 上山載客少的情形
事實上 這條產業道路雖然很好走 可是卻是超級陡
對於一般沒有在爬山或運動的朋友 光走這段就很夠吃力 所以下山還是乖乖坐車
這些駕駛的技術超高 在狹窄又陡的小路還是開得超快 要坐他們的車 心臟也得夠大顆才行

慢慢的走也是會到
當我們聞到空氣中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精神為之一振 仁淵茶行的製茶廠到了
和他們的工作人員交談 現在正在做乾燥的工作 難怪會這麼香
他們看到我們身上的裝備 還說我們是「普洛」的
真是見笑了 我們都還只是菜鳥而已

回到忘憂森林的入口 也就是我們的終點
OH! YES 又省了100元 今天我們一共賺了200元

仁淵茶行的正面 要登山的話 從這裡會比較好走

今天的軌跡圖

今天的高度表 最高的地方就是金柑樹山
後記:
現在溪頭四姝已經完成三姝 剩下樟空崙山
原本還不知道樟空崙山在什麼地方 經小萍解說 才知道樟空崙山就在銀杏森林附近 只要走15分鐘就到
問題是銀杏森林在哪裡?
找了地圖才發現 原來銀杏森林就在12生肖彎的羊彎 有一條路可以進去
啊 失之交臂 如果功課做足的話 樟空崙山也可以順便撿起來 這樣就完成四姝了
但是再想想 溪頭附近有這麼多山好爬 留下一個樟空崙山 以後才有再來的動力 這樣也不錯
其他更多內容都在:鐵枝的單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