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登山行程未成行沒收全部團費!?

原本開開心心準備要去爬山了,沒想到在成行前一週發生了車禍,手骨折外膝蓋連彎都沒辦法彎,

隔天馬上打電話給登山社取消行程並詢問題否可退費或轉換為日後的行程,結果竟然回覆我因該行程

為要抽籤故無法換人,且安排的車輛因我們團的人數剛好一定要出兩台車,除非團內另有他人退出行程

讓車輛降為一輛後才可退費,否則需沒收全部團費,經一來一回的MAIL數封後才要我出示醫生證明讓他

們研議退費問題,待我出示醫生證明後他們才同意退一半的團費,但我仍不滿。

我明白這種代辦行程有些必要的行政費用,只是有高達整個團費的50%嗎?於是我要求須依觀光局

「國內(個別)旅遊定型化契約書」裡僅可扣30%來做為他們的扣款,竟然回覆我「本社創設以來 第一

次有人要以「國內(個別) 旅遊定型化契約書」辦退費 本社研議後處裡」,

於是我便傻傻等了兩個星期等他「研議」,結果今天上了該社的網站出現了「本行程為登山行程 有其

特殊規定 不適用「國內(個別)旅遊定型化契約書」條款 不同意者請忽報名」的告示出現,這時我明

白我的要求是無效的!

1.想請問各位前輩們我這要求過份嗎?

2.登山行程代辦適用於觀光局該條約嗎?

其實這扣款我大可轉嫁給車禍肇事者,只是該登山社的做法與口氣讓我感到不滿,所以無論如何也要

讓該登山社知道仍是有政府法規適用這類的糾紛,而不是一直讓這種業者依他們的單行法做事!

2012-06-19 23:2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登山行程 團費

vicottfg wrote:
因該行程

為要抽籤故無法換人


雖然你是因為車禍不能上山, 很可憐.....但我想說的是.....

如果你是登山新手....就算了.
但如果你常參加登山活動.......
只能說是奧客了...

都說了是要抽籤的行程(不過就我所知有些還是能換人, 但有名額限制)
但是山青的費用和車子的費用, 又不是你說不來, 就不用付了...
如山青要10人以上才可以包. 9個人還是算10人的錢.
車子也是, 幾個位子幾個人分, 你不來車子也是得開, 費用也一樣.
你也說的很清楚, 因人數關係, 得多開一台車.
其他參加者為什麼要幫你付?
對方願意退50%已經不錯了.


建議你以後自組隊, 被別人放鴿子再來發表感想吧~


我喝水嗆到,喉嚨不舒服
有去看醫生並且開醫生證明
如果每個人都像你這樣搞,登山社可以收一收了
說真的,自己因故不能去是自己的事
退一半款項已經不錯了

stchang74 wrote:
雖然你是因為車禍不能...(恕刪)


感謝妳的指教,這是我們看事情角度的不同,你是較偏主辦方向來看,而我是以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我想這是一個「成本轉嫁」的問題,,如果是自組隊自行找車、嚮導,並非營利而辦理的行程而沒

收團費我會認了,必竟這種沒有營利的隊伍,金額大多都是算的剛好和支出打平

而登山社並非慈善事業而是營利團體,團費都已經定訂出來,當然賺多少也算好了,代辦的登山社會因

為我僅支出30%的團費而虧錢嗎?我想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且真的是因為我沒去而多出一台車嗎?有詢問當天成行友人,出發後有和另一人數差不多團隊併團出發

,車輛部份就已經併車了,那其它的更就不用說了!

我覺得我和登山社的關係僅就買賣而已,我出錢、他出服務,那買賣當然就牽涉到合約問題,如果對方

在於出發前有給我簽定任何型式的合約,並且載明相關事項我是可以接受的,但沒簽定任何合約而就依

單方面行事,這是令我無法接受的!


樂活投資 wrote:
我喝水嗆到,喉嚨不舒...(恕刪)


如果您的比喻能用好的點的話那就,但這比喻

如果事情是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如何做?換個立場換個想法來討論討論吧!

我所屬的登山會.並不會如此..出發前2~3天.如有突發狀況無法前去..有打電話告知..可把已繳費用留
下次去..很不錯~
就像這次颱風~本週要去的行程..全取消..費用有些繳的退費或留下次去..沒繳的就沒事..
如果你覺得你權益受損的話,可以透過消保會爭取權益,

可以透過網站報案,人可以不用出現,消保官就會替你處理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台灣比較適合登山的季節是春季和秋季,
夏季白天太熱,又容易遇到午後雷陣雨,颱風,颱風外圍環流,
所以...


vicottfg wrote:
原本開開心心準備要去...(恕刪)


就擔心會因為一些意外事情導致行程取消,所以我都只會找自己的朋友、同事去爬山,

有甚麼事情大家好商量
『 在山的面前,我永遠謙卑;不敢言征服,只願山仁慈 』
請問是哪一家的登山社^^?
外面的畢竟還是要賺錢的! 50%也不合理,也事前說了該退的也是要退
有能力還是跟朋友組隊去玩~~~


vicottfg wrote:
我想這是一個「成本轉嫁」的問題,,如果是自組隊自行找車、嚮導,並非營利而辦理的行程而沒

收團費我會認了,必竟這種沒有營利的隊伍,金額大多都是算的剛好和支出打平

而登山社並非慈善事業而是營利團體,團費都已經定訂出來,當然賺多少也算好了,代辦的登山社會因

為我僅支出30%的團費而虧錢嗎?我想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問題是你把登山團費和一般旅行社出團的成本算法搞在一起了...
都是有成本的,都是要賺錢不能虧, 旅行社為何能依照定型化契約, 是因為成本是如此來算.
如因故不能去日本團, 但佔成本比例最高的是機票及住宿, 旅行社也可以依比例要求對方退還, 你自然不用付全部費用.
但登山活動佔最高比例的包車費用和山青/向導費用, 能嗎?
而且就我所知, 台灣的登山活動要超過NT8000是很少的,30%-50%的差價也不過在1600之內.
定型化契約中收30%, 你去看清楚, 是指"扣除証照費用"後再收30%.
我相信包車的費用, 絕對超過成本的20%.
登山社收你50%也是剛好.


vicottfg wrote:
且真的是因為我沒去而多出一台車嗎?有詢問當天成行友人,出發後有和另一人數差不多團隊併團出發

,車輛部份就已經併車了,那其它的更就不用說了!


我們大家的回答是依據你之前的說法, 是你說要多一台車, 自然包車費用不可能退.
現在你又說事後有併車, 誰知道是真是假? 為什麼一開始不提?
你是不是待會又要說向導也併在一起好了...


vicottfg wrote:
我覺得我和登山社的關係僅就買賣而已,我出錢、他出服務,那買賣當然就牽涉到合約問題


原來你覺得你和登山社的關係就只有如此....那你在高山上發生高山症或是受傷跌倒, 向導可以不理你, 因為是你個人行為, 自己體力不好走不動, 對吧?
反正他出服務只負責帶路, 服務中没有義務要背你下山, 不是嗎?

台灣的登山社活動並没強迫要用定型化契約中,對方也說了這是第一次遇到客戶要求, 所以要研議.
之後也加註在網站上了, 這很好啊, 也不知道你在不高興什麼.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