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y3 wrote:
不會畫圖所以請各位大...(恕刪)
挑先發除了挑POW之外,其實LOC也是很重要的
我都會看LOC要90以上 越小顆投得越準
投球的時候最好要二/四縫線跟變化球要搭配
我的習慣是第一顆是內角的變化球 第二顆外角快速直球 常常這樣就可以搶下兩好球了
通常一場比賽都可以到5K以上 現在第二季的例行賽打了87場 五位先發投手共投了495K,牛棚140K,平
均一場共投7.3K 全隊ERA=3.38 AVG=0.421 平均每場得分:9.16分
單人獎項~
投手ERA排行榜全部都沒上XD
勝投數~包辦前1.2.4.6名
K數~包辦前1.2.3.10名
LOSS數~沒有人上
SV與Hold~也是沒有人上 因為我常常投手可以完投~不然就是贏電腦3分以上~所以沒有SV可以賺
這樣成績還算是可以啦
jasonjason0627 wrote:
玩到現在我也是ERA...(恕刪)
ERA是投手自責(失)分率啦~
計算公式: 自責(失)分x9÷所有投球的局數
現實的投手自責失分率壓在四以下就已經是優秀投手。
遊戲中的電腦ERA排行榜都是1點多~2點多,真是有夠威的。
像滑球.曲球等會橫跨整各好球帶的變化球
滑球:右投對左打最好攻外側 反之亦然
不然就是連接著好球帶垂直線外(或占最多1/2好球帶)的內角壞球 最好不要投內角低球
曲球:攻低角效果不錯 會向垂直下墜一樣(連接好球帶底線或占2/3好球帶)
2SEAM:右投對左打攻內角兩個直角位置 反之亦然 右投對右打攻外角(偶爾來一顆內角高球)
4SEAM:攻4個直角位置 除打者內角低球外
CIRCLE:對右打攻內角 對左打攻外角(如果沒記錯旋轉方向的話!?)
SPLIT:搭配SEAM互換
總結:避開打者內角低球(除非你球速夠快 最好100以上)
滑球攻外角(投打位置相反)(要攻內角就投接近壞球的高位好球 最多1/2在好球帶內 慢慢調整吧)
上述勝投關鍵 投手本身素質占大部分 LOC.POW最好都有80以上
這是小弟之前的投球心得 大家指教一下吧
目前投球方式前段用上述的方法 有人上壘則用前面分享的鎖定L下方的投球法
投手ERA從5或6降到2左右 目前ERA RANK有兩位 還不錯 可惜打擊熄火了...
jay5824 wrote:
玩了一個星期目前30...(恕刪)
在比賽開始前或比賽進行中攻守交換的時候
會出現兩個選項PlayGame和AutoPlay
選擇AutoPlay則比賽由電腦代替進行,並消耗inning jump cards
季賽模式一場消耗25點
整場比賽交給電腦託管長期下來會逐漸扣減球員的EXP值
且比賽內容及勝敗不會紀錄到統計資料中(stats)
如果是比賽中使用AutoPlay不受影響
例如手動打完1局上半,剩下局數全交給電腦跑
比賽勝負會紀錄到stats,不會扣EXP
根據小弟經驗
電腦託管有明顯主場優勢
測試過一整個球季都用AutoPlay
主場勝率將近八成,客場勝率二成左右(比賽中託管不適用此規則)
大家可以試試看
以上一點心得分享,有錯誤請指正
因為我也很擔心只是巧合
其實一直那樣投真的有點降低遊戲樂趣 雖然失分不多...吧!?
所以這兩天我也一直變換嘗試
個人覺得鎖定L下方投球能獲得最佳效果的時機是投手EDR略為減落但是還沒到閃紅燈的時候
閃紅燈時 除非你球速夠快 不然還是給RF上場吧
今天最有心得的是我不常投的CHANGEUP
它縮收圈剛好相反 是由下往上縮
我一樣將它切一半 但是換連接下方的L 操作方法剛好有點相反
開始像壞球 但是球速慢路徑變化較大 很常變成好球進壘
以我目前投球習慣 先攻內角高球.外角低球.接著外角高球(前二步驟互換)
三球不能搞定時就換CHANGEUP攻外角(如果投手會)
目前效果還算不錯 如果還不行我是以攻內.外高角為主
T.Lincecum不愧是看板人物
昨天一場大勝 獲贈T.Lincecum 雖然只是special卡 但是威力夠驚人了
目前投手陣容
T.Lincecum (special).C.Hamels(normal).F.Paulino(plainum).
J.Lester(rrre).J.Sanchez(rrre)--J.Sanchez的位置如果有好卡我會常換
打擊部分我也是時好時壞 常常三球就換場了 所以沒技術面跟大家分享
打者數據我比較重視速度 再來是LOC.POW
我的得分模式是連續二壘安打 目前最高紀錄是連續7安打 其中有四支二壘安打
目前除3.4.5.6跑速低外(C.D.E) 還有7棒Jeter(B)其餘都是A
上壘率不錯 就是慢慢推進模式
但是重砲手感覺就是看運氣 不是鳥打就是2壘或HOMERUN
值得一提的是Jeter 這兩天大概打了10~12場 有兩次完全打擊
開始時沒注意 是今天完全打擊後才意識到(points^^)
所以數據的好壞 還是請大大們一起測試 找出明顯的影響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