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lside wrote:你寫這麼長,只能說...(恕刪)Paulbiker wrote:版主客氣又從善如流...(恕刪)剛好今天放假,閒來無事看文章結果看到個東西是這樣子說的,兩句放在同一文中,讓我記憶猶深,百思不得全解「智慧的代價是自相矛盾」「檢驗一流智利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而且還能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感覺兩位都是高深前輩,見解獨到、大方正義之士,故想莽撞一問有沒有看法我覺得是一種「客觀與選擇」
版主客氣,「前輩」不敢當,更遑論「高深」二字囉!不過相互交流,討論觀點倒是真的,容我省去一些冗言解釋吧!(是懶的打字啦!)我的看法是你的看法加上(補充)幾個字:「主觀的權衡下,做出客觀的選擇;客觀的權衡下,做出主觀的選擇。」前段可泛指單一事件或情況(比較狹義,比諭略同個體經濟的概念,也可以說是假設在某個「完全競爭市場」下的權衡謀略抉擇。)後段則指向廣泛的思維角度,非單一事件(比諭略同整體經濟的概念,也可以說是「不完全競爭市場」下的思考。)PS版主之前提出「機會成本」這個經濟學名詞,故,也用經濟學來譬諭。cyber10 wrote:hillside w...(恕刪)
cyber10 wrote:恩.....我想我...(恕刪) 樓主辛苦了,Atraker還滿不錯用的可以很快地紀錄某種事件耗費的時間,可用來檢視是否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會說出今日事今日畢的人,要不做的事很簡單,要不就是根本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