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是不是假期,出行前大家應該很習慣先查一下Google地圖,看路徑怎麼走、店家照片、評價、營業資訊,或是用導航看怎麼走...等等資訊吧,Google地圖裡還有不少可以在假期出門時利用的功能,尤其今年還是有疫情籠罩,更需要避開人潮,而這些在Google地圖上倒是有不少查詢工具。
電腦預預先查路況
出發前大家應該比較習慣用手機Google地圖規劃路線,看路況顏色,不過手機上顯示的是即時資訊,如果是預先規劃,想預先知道某路段有沒有塞車可能,就用電腦網頁操作吧。以瀏覽器打開Google地圖,一樣輸入起點終點,規劃路徑,然後在地圖下方,啟用路況後選擇「一般路況」,然後就可以看週間某天某時段沿途的路況標色。
一般可能不會想到用網頁版Google地圖規劃路徑,這招可以學起來。

查看地區繁忙度,人潮點顯示
去年我們曾整理了如何用Google地圖、政府網站,以及監視器查看哪裡人潮擁擠,結果今年還是用得到...。且這一年大家應該也有注意到,Google地圖上出現了即時「人潮點顯示」,就是像這樣,在地圖上指示這裡人多擁擠(把地圖縮小顯示大範圍一點的區域才會出現),點擊後可以查看這商圈有哪些店家、交通方式,以及這區域哪些時間的人潮預估。
建議先拉到你要去的地方看看標示,再配合即時影像的App或網站,查看真實情況。

即時影像網站可以參考這個,蠻完整的。
App的話,這兩天試到「即時路況影像」這個程式,還蠻清楚易用的,除了道路監視器,也有以顏色標示路況、測速照相站點、警廣路況通報...等。資訊多又清楚。
Android下載
iOS下載

若是要搭大眾交通工具,各車站、捷運站也有即時人潮資訊,選擇不同交通工具甚至連月台人潮都有標示,台鐵還有誤點時間。

Google地圖也有連接台北捷運的資料,顯示部分板南線列車的車廂擁擠程度,在規劃路徑時,若其中一段是板南線,可以查看,不過自己試了幾段,並不是每一班列車都有資料,於是好像直接查「台北捷運Go」的App資訊比較多...不只板南線,文湖線也有即時車廂擁擠查詢。

想比對有沒有重疊足跡,善用「我的時間軸」
Google地圖一直有個「我的時間軸」功能,在Google地圖中點頭像就可以看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用?只要你在Google帳號裡有啟用「定位記錄」,或是「網路和應用程式活動」,系統就會根據你的定位記錄,推算你可能去過的地點和走過的路線,照時程顯示。累積之後還會幫你做好每月總結。
如果看新聞發現很眼熟的確診者足跡,但又想不起來是哪天去的,或許可以查一下這個功能。

但也因為時間軸很詳細,有點可怕

如果一點都不想做這種記錄,可以打開Google App→右上角頭像→管理你的Google帳戶→資料和隱私權頁籤→記錄設定欄裡,關閉定位記錄,不過關閉後會無法根據所在地做搜尋或推薦。

這些Google地圖查詢工具,其實平常出門時都可以打開來查一查,尤其人潮資訊,人一多有時就代表要花更多時間找停車位,如果不想掃興,事先查查應該派得上用場。
不管平日假日,希望大家都出行平安,心平氣和的出門,心平氣和的回家。
首圖來源:depositphotos
#不要遇到三寶也別不小心當了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