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少年黨主席5304 wrote:隼人:只要握上控制桿大喊你要的招式 然後往前推 所以那個控制桿相當於Enter鍵這樣也對啦聲控系統在閒聊或者對話的時候啟動那不就很好笑了隨風飄泊的豬 wrote:目前看過最離譜的是師士傳說的主角手速可以達到五馬赫 不過那小說的劇情大致上還不錯小弟每天都會看看有沒有新帖那個速度幾赫,小弟只當作是個小說中的速度單位就是了其實已經不止5赫了============================師士傳說第三百六十二節峽谷(1)方想在剛剛的那一輪攻擊中,葉重的手速發揮到了極致。超過二十赫的手速!如果這個手速公布出去。無論是五大星域,還是河越星域,都勢必引起一片嘩然。可惜葉重並不知道,這個手速是什麼概念。
我覺得,其實以後的機器人有也可能像永野大師的設定–騎士+FATIMA的組合啊...就像凱淵的老爸(忘了姓名)說的:我們騎士是一代一代的基因改良而來,決不可能違背皇帝團的意思啊.....現在都有基改黃豆了,以後來基改人類,也不是不可能啊
J火鳥 wrote:相信01也有不少機器...(恕刪) 目前,機器人的行動有大大模式一、模組化 就是一個指令可以達成一連串動作,譬如:按下行走鍵,機器會以預設的速度、方向前進,只有在你控制速度和方向的時候會改變模組動作。而其他的細微動作,是以自動感應方式作微調,例如:地面高度、有無障礙物等等...二、即時模仿 在操作者身上各關節貼上感應點,有的是線控、有的是光感應,機器人即時模仿操作者的動作來動作。這兩個優缺點都有,前者的反應會慢一點,後者的操作者會辛苦點,包括訓練、臨場反應等等...
嗯,如果是走剛彈系列的話,剛彈壞腦實驗室可以去參考一下,裡面主要是類似前面幾位大大所說的,將動作預先模組化編成,並且內建學習系統(?) 聽說初代剛彈就是這樣拉XD...BLAHBLAHBLAH想看的可參考這網站...那如果想讓自己的幻想破滅的話,空想系列可以參考....一到四集每集主題都不一樣XDDDDDD第一集:講外星怪獸和之前的鹹淡超人第二集:講改造人(特攝片)第三集:講巨大機器人戰爭(這集本人覺得最經典...)第四集:講利用大自然災害.....第五集:講宇宙戰艦這類的拉XDDDD(不過目前沒看到有出)另外此作者也有另外出兩本書,叫做科學的青春,也頗惡搞的。把裡面那個專門兔槽的怪老頭的年輕故事畫出來:P以上
有沒有朝 Human Interface Device 的趨勢去發展? 在操控者身上植入介面, 讓他的思想直接與機器人的介面溝通...當然, 這需要非常 high-level programming 以及 adaptive learning AI.不過, 就怕到最後不曉得是誰在操控誰囉...例: MACROSS PLUS, SPIDERMAN 裡面的八爪博士 (這也算 mecha 吧)
之前Macross有一部大概是外傳的動畫,片名忘記了,請原諒我的早發性老年癡呆。劇情就是兩家可變形飛行器製造商要搶標案,於是雙方各派一位王牌飛行員來當新機型試飛員,互相競技展現新機型性能,取得最高分者得標。在這部動畫裡,其中一家的新機型是透過頭盔取得腦波,用腦波控制,這個看來可能還會比較實際,反應或許會即時一些。像現在世界上的外裝甲機器人,或稱助力裝,美日都有在研發。除了利用偵測關節的移動來順向補償力矩以外,也有用透過貼片電極讀取皮表的肌電信號來偵測關節的移動並順向補償力矩,這種就和前述的腦波控制很類似,只不過不是讀腦波,而是讀取肌電信號。說到這種助力裝,像機動警察和攻殼機動隊第一季出現的機動裝甲,其實概念幾乎是一樣的。都是透過外部的裝甲助力,代替人體發出人體不可能輸出的力量。不過老實說啦,以現在的材料科學和驅動器技術,要製造像鋼彈那麼大的機器人,我是覺得不太可能,光機器人手腳要移動就得耗費多少能量。不然就是為了得到大力矩的輸出,動作慢得像打太極拳,地面人員直接用肩射飛彈隨隨便便就把它K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