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討論

uchima74 wrote:
怎麼在那之前怎麼不找幾個藝術界大老聯名擋下來?



政治因素吧

若不是台灣之光噱頭宣傳 頂多市立美術館會展他

故宮裡面一定早就大量反對聲音 只是上頭太大 誰敢去反抗 就那些文弱的老一輩?

所以簡秀枝不在裡頭不吃公家飯 才敢出來講真話




對呀我好棒棒 觀察同行參展覺得沒有利益回報給他們 我就沒去啦
今天才發現這篇討論,從其中幾篇內容發現,難道樓主是我正巧也是在今天剛聽人提起的一位擅長水墨風格的女插畫家?!如果是的話,真的是太巧了!
如果不是的話也沒什麼,因為水墨風格的畫作實在很多,包括台灣、大陸、日本、韓國都有擅長的畫家,不管在插畫、漫畫、廣告與遊戲也可以常常看到,那麼多年來實在已經不是太特別的表現,但鄭問先生30多年前就運用在漫畫與插畫上,當時讓多少人為之驚艷讚歎,已經造就了他不一般的意義與地位。再多看一些那位女插畫家的作品,有幾幅作品的創意與意境不錯,但是與鄭問的一比,真的是相差太懸殊了,不管是技巧、創意、意境與格局,很容易讓人覺得也只是跟風而已,媒體介紹時還強調是水墨與Photoshop的結合,不禁莞爾這有什麼好說的?現在誰能有鄭問的功力,像早期真的用實體畫筆工具與更多不是畫具的東西作畫?而鄭問後期也用起數位工具,卻讓我覺得不少單幅作品因此有了一絲刻意與匠氣。
不管樓主是不是那位女插畫家,照理說應該也是一位畫家,對於鄭問先生那麼多年的顛沛與堅持應該有同理心才是,我希望除了反映鄭問畫展的誇飾宣傳之外,千萬不要是因為專業的傲慢、心境上的局限與小我的執念而導致了這一連串誤以為公正卻實則偏頗小氣的言論,很有可能會影響了自己的繪畫大道,樓主應該要靜下心來好好問問自己,為何會那麼針對,為何會那麼在意。
先說一下我也認為許多關於鄭問先生的宣傳有些聳動誇飾,但絕不會影響他在許多支持喜愛者心中的地位,樓主批評行銷宣傳是一回事,回頭批評鄭問本人名過其實那是另一回事,這可以受到公評,絕不要因為有幾個人跟自己的論點接近,就以為是對的,只能說大家想法很多、意見不同,可以討論,但真的不用一直強調一位逝者沒那麼強,沒有大家說得那麼好,在日本沒那麼有名,作品也沒有大賣,現在年輕人都不太認識他了,然後又不斷解釋自己沒有討厭他,其實我可以理解,因為樓主只是看不太起鄭問與他的作品而已。
再說樓主提到的日本著名漫畫家鳥山、井上、荒木等等,他們也都不是第一部作品就很厲害,沒有一出道就獲得極高評價,畫風與技巧也是不斷精進成熟到後來的成就,看看第一集與最後一集,你甚至會以為不是同一個作者畫的,而這樣的作者不勝枚舉。
我自己認為,當年跟現在不一樣,其實插畫家不多,更難因為從事插畫賺到名與利,比起來漫畫似乎有一些希望,台灣漫畫環境好似可以蓬勃發展,所以鄭問投入漫畫界,希望能養活自己,但沒想到台灣漫畫產業不爭氣,沒幾年就迅速走下坡,鄭問因緣際會在觸底之前就先進入日本漫畫界,本來以為可以功成名就了,沒幾年又突然退出,當然不是日本漫畫產業有什麼問題,我覺得比較有可能是鄭問藝術家性格不適應日本漫畫產業的生態,所以後來鄭問才又進了香港漫畫界,可惜還是不習慣香港漫畫更畸形的環境,休息一段時間後問世的作品越來越少,空有其實力而無法再振作……
如果如果鄭問先生沒有那麼藝術家性格,願意隨波逐流,也許會有一番更高的世俗成就,包括名氣、地位、作品數量、銷量與收入吧,願逝者安息,我也相信懷念敬仰的人一定比落井下石的人多的多!
josephjia wrote:
今天才發現這篇討論...(恕刪)



為何會那麼針對,為何會那麼在意?


就只是越反對我的意見 當然越多解釋






隨你說了

10年之內 若鄭問編劇能力沒有在亞洲極高評價 曇花一現 就是我對
畫展3個月了


也不見日本人幫他的漫畫設專頁維基 可見其故事能力仍不被高度評價 沒有改觀


10年後見我言論對錯
ac01095881 wrote:
政治因素吧
若不是台灣之光噱頭宣傳 頂多市立美術館會展他
故宮裡面一定早就大量反對聲音 只是上頭太大 誰敢去反抗 就那些文弱的老一輩?
所以簡秀枝不在裡頭不吃公家飯 才敢出來講真話




政治因素? 這就你大絕喔? 要不要舉一下故宮因為政治因素才展的畫家有誰? 不然我們怎麼知道政治因素的標準在哪裡?

說說看鄭問生前有什麼討好DPP的跡象啊? 鄭問離開台灣時,DPP是個屁!

像你說的啊,年輕人早就不認識鄭問,鄭問不出名,賣得也不好,那 DPP 展鄭問是要收買誰?

台灣之光就能展? 哪個台灣漫畫家不算台灣之光?那你讓故宮再展個台灣漫畫家給我看看嘛?故宮裡面不是很怕上頭壓嗎?

故宮裡什麼聲音都有,但既然展了就是決策,不然你進故宮核心圈嘛?

簡秀枝? 要不要看看她被打臉到什麼程度?他老公都不挺她了,還有人拿她來說嘴,我還覺得柏阿"木矞"比較有力咧


簡秀枝 Wiki" 2017年2月28日,簡秀枝因輔仁大學學生拉倒校內蔣介石銅像,在個人臉書發布蔣介石引渡文物建立故宮博物院保護文化資產有功,「請給蔣介石一個公道」言論[7],引發爭議。

不知道簡秀枝和鄭問誰比較會操作政治?
uchima74 wrote:
政治因素? 這就你...(恕刪)

改一個日本字的[亞洲[至]寶] 包裝詞不大? 配合個台灣之光 民進黨更需要他

當然賣40歲左右以上老粉絲居多 年輕遊客有多少 你自己去統計

隨你說了

10年之內 若鄭問編劇能力沒有在日本極高評價 曇花一現 就是我對
ac01095881 wrote:
改一個日本字的[亞...(恕刪)



你們的觀點就是鄭問夠好 夠格



而我的觀點就鄭問就只是會畫 日本也不是完全沒人畫的出差不多水準 在日本極高度發展的漫畫界不夠重量 配那宣傳言過其實

大多是民族情結影響辦展與吸引顧客

再爭也沒用 那麼多人爭也沒爭過我甚!!!!!!!!!!!


十年見真章
路過插個花

前幾天看完鄭問展我是很非常佩服他的畫技啦! 本人是美術教師也專職繪畫創作20多年了!
身邊一堆藝術圈的朋友對鄭問老師也是推崇備至!

附個簡忠威老師對鄭問的評價來參考一下



簡忠威老師對鄭問先生的評價很有意義,想起當年看到鄭問畫作時令人驚訝讚嘆,如果鄭問沒有被”漫畫”耽誤的話,其藝術成就不知道會有多高!
我自己認為鄭問先生有幾部作品的故事確實不夠好,但一點都不影響他在我心中繪畫的實力與地位,我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想的,而且編劇功力跟他是否夠格在故宮展覽有什麼關係?事實上可能就是因為展在故宮,所以才引起了一些所謂的大師、或權威、或專家、或專業美術史者的不滿,如果是展在北美館或哪個藝廊,即使宣傳再誇大轟動,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尖酸言論了…

為什麼編劇功力好才值得獲得真正的高評價?我想很多人心中,鄭問先生不只是一位漫畫家而已。
我也很喜歡樓主提到的鳥山、井上、荒木等人,但不確定是不是都是一人漫畫,所以不敢妄論他們的編劇功力,只能說他們的漫畫都很好看,更重要的是他們都還在世,鄭問從很多年前就已經失去了許多東西,很難相提並論。而有些不解的是樓主對於成就價值的定義,這些人的畫技不錯,劇情很優,銷量超好,得獎更多,可是這些不應該拿來互相比較,更不是用主觀分數強加到他們頭上去分出一個高低,這樣完全沒有意義,大家各據山頭,都有時代的重量意義。

有關日本漫畫界稱做「亞洲至寶」或「亞洲之寶」,不管強調的用意是宣傳還是什麼,我想應該極少數人會因為這個稱謂就立刻喜歡上鄭問,而對於從很多年前就在支持鄭問的人,也不會因為這個稱謂而影響對他的觀點,甚至不管是真是假,鄭問的作品就在那裡接受所有人的考驗與評斷。
對我個人而言,鄭問的作品可以在故宮展覽,感到非常高興,就算只能在我家巷口的藝廊展出,我也會推薦給我的朋友去認識他,難過的是竟然在過世後才能讓更多人記起懷念他,還要因為在世的人加在他身上的宣傳與評價而被數落,真是非常可惜!
生命自有平衡之道

josephjia wrote:
簡忠威老師對鄭問先...(恕刪)


各有堅持 那就或許如你們所說吧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