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502 wrote:
這我真的看過很久以前...(恕刪)
那是以前手工作業時代,
現在美編修圖都是在電腦上修了,
而且大多數人是沒有數位板可以用的,
你可以試試用滑鼠在電腦上畫圖的難度,
更別提修掉之後的地方還得補圖,
狀聲字愈大,要補的地方就愈多,
所以會等於要美編請那個漫畫家上身

firefalcon wrote:
"大使閣下的料理人"-->1~25(完), 除了一般漫畫料理的部分以外, 還有更多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關係.
firefalcon wrote:
"美味大挑戰"-->1~52(?)(未完) 一樣每一本都可以獨立看, 料理範圍相當廣泛, 也有許多食材常識, 而且單行本出刊速度相當穩定.
小金魚0930 wrote:
不好意思喔,不曉得是不是方便在這個討論串發表這樣的看法?歹勢
小妹為某家漫畫出版社之文編,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在這也服務將近八年了?
最近上頭要求我們單行本漫畫裡面所有對話、狀聲詞、叫聲....啪啦啪啦~通通都要做~~~
以前~雜誌曾有讀者反映,做太多會失去漫畫家的本意,甚至,有些日文字的效果和特色是中文字無法完全顯現出來的
何以現在卻以〝讀者可能無法明白〞,所以強制這些?
小妹想要來請問諸位大大們,是不是有其他的見解?
謝謝囉
田哥 wrote:
混到八年…還在的漫畫出版社,不是東立就是尖端、青文
會以〝讀者可能無法明白〞強制編輯改動畫面…可能是年齡層比較低的那一家@@"
以一個漫畫愛好者來說
漫畫應該尊重原著
原來的畫面…應該只有「對話框」可以改吧
狀聲詞、叫聲 等等的…應該是“畫面”的一部份
如果隨意改了,原著的味道就跑掉了?
如果妳的主管以〝讀者可能無法明白〞這種鳥理由…就要亂動?
妳可以參考下《福星小子》 (高橋留美子. うる星やつら)
尖端翻中文版的做法就很好
…就是把一些「狀聲詞」還有日本的方言、俚俗(只有日本人、日文版能懂的“梗”)
在畫面(邊框)外面的地方加上翻譯(拼音)、典故和註解
記得《功夫旋風兒》作者:蛭田達也(中文版:東立)
柔道篇單行本某一集裏就有作者把亞洲各地翻譯、出版的版本拿來比較…重點當然在色色的(H)的部份
其他泰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版本,可以說被改得亂七八糟…相比較之下,台灣的中文版算是最尊重原著了
(妳可以找來拿給“上頭”的笨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