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的黃金時期應該大約是在1990-2010年,其中很多作品,還有很多經典的配樂,過了10多年後還留在心中,但現在的動漫,無論是深度或廣度,都大大的不如以前得動漫了!
【觀點一:是的,動漫質量大不如前了】
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可不僅僅是針對某個國家的動漫作品,而是從整體來看的。如果說國產動漫的話,很多人小時候看的作品,無論從人設、劇情內涵還是專業程度而言,目前都很難找到可以媲美的後來者。
至 於日漫方面,開頭也列舉出了三部在今年迎來10周年的作品。在最近的10年當中,是否有能夠超越它們的動畫呢?恐怕很少吧,尤其是最近幾年更是顯得鳳毛麟角了。
在《涼宮春日的憂鬱》的時期,一部輕小說改編動畫引發社會效應才叫成功,而今年只要銷量破萬就算是大勝利了。如此看來,過去的作品的確是比現在的好啊。
【觀點二:是的,因為那個時代的人更用心】
在過去,製作動畫的人往往都擁有著真正的工匠精神。如果你看過《白箱》的話,會發現那些用心作畫的,往往都是中年以上年齡的人了。他們在最有活力的年代,一筆一筆地創作了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因為足夠用心,所以自然會很好看。
而 過去的動漫人,無論身處於哪個國家,都不會過分試圖通過這個行業來賺錢吧?日漫的那些大師,則從人性的角度思考,探尋人與自然的關係。至於美國的動畫製作者們,則更加在意如何通過作品給觀眾帶來努力向上的正能 量……
可 是現如今,動漫行業充斥著太多的銅臭味。利益至上,銷量為王。這一點應該能從 10月新番《少女編號》里充分得到體現。從業者考慮的是如何走紅、如何賺錢、如何讓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看出。動畫品質如何不用管,反正只要有人看就OK。
伴隨著那個時代的動畫人逐步老去,接下來的動漫作品,真讓人擔憂啊……
【觀點三:不是,這多半是記憶美化所致】
人們說,記憶其實是會美化過去的。如果我們小時候第一次吃大白兔奶糖,可能就會覺得這是人間最美味的東西,直到今天也無法忘卻。但若是長大了之後才第一次吃,可能就沒有這樣的感動了。
動漫其實也是如此。在我們還小的時候,通常都是利用電視機或者書籍來接觸作品的。那個時候電視台基本上每天也不過是播出一兩部動畫,所以在某個時間段,大家都會討論其中的一部作品。這樣一來,它們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也就非常高了。
而現在是個訊息量大爆炸的時代,別的不說,每個季度光是幾十部新番就讓我們有些暈頭轉向,於是乎也很難再有過去那種慢慢欣賞的心情了。所以對作品的評價,自然也不可能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