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原本開著Altis在高速公路通勤多年,目睹一些玩命關頭/快遞的場面後,有了入手安全性較高之車輛的念頭。熟悉四輪的好友,亦為Skoda Fabia Mk2車主小Gho,得知我將目標鎖定在:Tiida、Colt Plus、Fit等國產小掀背時,強力推薦Fabia!為體驗各車廠2015年款小掀背的實際空間感,去年12月底參觀了世貿車展,可惜Skoda並沒展出Fabia Mk3。比較過先前的口袋名單,便決定入手Mk3。
今年1月11日,在國內沒實車可看及試駕的情況下,直接選擇離家近的展間訂車,接著便是漫長的候車期...
隨著交車日期不斷延後,心中的焦慮感也不停增加,幸好FB社團和01板上,
都有車友轉載國內外報導或小道消息,可稍解候車之愁~
5月19日,終於將愛車小藍鵲牽回家了!接受梅雨一週的洗禮後,心想果真是遇水則發,風雨中生信心!
--------------------------------------------------------------------------------------------
為了互相體會新舊Fabia的魅力,邀小Gho帶小綠上山,並請好友JGA來做影像紀錄~
銳利動感的小藍鵲 & 圓潤可愛的小綠





後視鏡、後門字體、後雨刷、第三煞車燈與天線等小差異。








Mk3尾燈多了黑色眼影,更具立體感~


駕駛艙的明顯改進~ 半自動恆溫空調雖不至於難用,但若原廠能提供選購全自動恆溫就更佳囉~


很喜歡這三色布椅,假如可隨著紅、黃、白等多種車色而變化就更棒了~

使長途行程更輕鬆的定速,之後再找機會測試。

前置物箱由上下開啟式,改為下方開啟,收納空間大一點。副駕駛座前氣囊開關亦在裡頭。

車門開啟的角度與Mk2相當,但氣密與關閉時的紮實感,則是Mk3好一點。

後門本體的開啟高度差不多,但由於後車牌架的固定角度,Mk3後車牌較突出。

行李箱容積:Mk3-330L Mk2-300L,Mk3較為深邃。


行李箱隔板的尺寸有差距。

Mk3並無Mk2的備胎及千斤頂,改成了補胎劑及電動打氣機。


因為Mk3的後坐墊不可掀起,所以Mk2的後椅背傾倒角度較接近水平。




Mk3:(中控鎖解除下)按壓護蓋使其彈出,旋開加油蓋。Mk2:撥開護蓋,用鑰匙開加油蓋。



Mk3的鋁圈雖然樸素,但是方便清洗。配胎是韓系NEXEN N-BLUE HD 185/60 15,
屬於節能經濟胎,乾濕地抓地力、寧靜度還不錯。日後想嘗試普利司通或馬牌的中高階胎!


引擎的配置亦有明顯變更,Mk3方面不用擔心矽導線過熱而點火不良。


處處可發掘出濃厚的VW基因~








-------------------------------------------------------------------------------------------------
除了靜態交流,當然要在速限規範內交換試駕囉!
https://youtu.be/qAHKzKa46gk
雖然只是短暫、受限制的試駕,但還是可明顯感受到兄弟倆的差異。
Mk3的電子動力輔助方向盤,在低速時較輕巧,或許也受到胎寬較窄的影響,整體感覺比Mk2更靈活。過彎的側傾,Mk3比Mk2輕微,避震器亦較為硬朗。動力方面,Mk2的全扭力輸出需要多150轉,數字差距雖不大,但Mk3的油門反應更為直接,更敏感。
-------------------------------------------------------------------------------------------------
Fabia Mk3 與 Mk2 各具獨特魅力,祝大家都能入手適合自己的小發!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