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車友 seal告知有關DSG更詳盡的使用資訊,本文中
有關N檔滑行一事已做刪除,雖然早已改掉這習慣一年多,但文章卻沒改正,
經過提醒,也怕給人錯誤觀念,於此改正,請各位見諒
2011購入車,已有產品市場差距,故不提供菜單參考,請見諒。
新增2013/1/15
首先各位使用VAG集團的車主們可能不知道~~~
VAG的車在超時冷車後(比如靜放一夜或是寒冬駐車
達數小時之久),發動車子時會拉轉暖車,約20-30秒便
恢復正常怠速。
依照我的狀況,自家庭院駐車時車子是N檔+手煞車,早上發動時轉速
有別於平時怠速的650轉而直上穩定於1200轉,當然這種轉速
是為有感而非不適,當然對引擎聲也會相對有感,此時我只顧好扣上安全帶,
開外循環送風,放放音樂。以上程序差不多完成時,轉速也由1200轉降至平時怠速的650轉
發車時儀錶板的藍燈冷車訊號有兩層意義:
1.發車時引擎仍未達標準工作溫度,但電腦判定不自動拉轉暖車
(藍燈亮,只要正常開至燈熄即可)
2.引擎達標準工作溫度差距過大,電腦判定需拉轉暖車(1200轉)
(藍燈亮,自動拉1200轉暖車-->藍燈仍亮,但恢復怠速-->開始駕車-->行駛中藍燈熄)
=====================================================
![[開箱]Fabia拉力綠+白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10/mobile01-6812b66d30ceea583a0e716eccde6327.jpg)
臨時附註:
《一》常有車友pm問頭枕,以下是敝人在友站的回答
Ans: 這頭枕市面上好像都沒有賣,到處蒐尋也沒有資料... 當初其實是因緣際會入手的,使用也有一段時間只是最近才有空分享。
雖然我不是跟那位業代大哥買車的,不過剛好看到他車有裝,就跟他凹一組 (當然是用買的),。
所以當他打開後車廂還有兩組,我馬上買了一組(550左右),聽說是選料特訂縫繡手工上mark的,
沒有量產只有當初特別試作幾組的樣子。
提示:可去北投問
《二》HEKO晴雨窗請到Y拍搜尋,若有此牌賣家卻無放上fabia專用的,可問他存貨並另開賣場
=====================================================
章節順位:
(五)配件消費分享與其他 追加7.頭枕配件照片
(四)喇叭改裝+隔音制震
(三)隔熱紙
(二)基礎照片與簡短介紹
(一)心得與感想小記
(其它)保養紀錄

======================================================
(五)配件消費分享與其他
1.
隨車贈品:
畫地筆.鑰匙圈
車內踏板(絨布)
平時畫地筆.鑰匙圈.點菸器與雨刷精都放在絨布袋置於後置隔板裡



當清潔的太徹底,前檔玻璃會像我們洗碗洗很乾淨那樣用手搓會有聲音,原理是一樣的。
我是覺得很好用~有一定清潔度,剛洗好車馬上刷前後擋玻璃會有聲音,
噴上雨刷精有點像上潤滑一樣就沒聲音了,也不需要刷幾小時後又要補噴(除非是為了清潔)。
VW跟SKODA的保養廠與展場有賣,一罐60元超濃縮。
如果雨刷水箱沒水了,則可以50%(已修正)的量下去,然後才補清水補到滿。
若不知道還剩下多少水,建議慢慢加濃縮精~比如一半下去或三分之一倒下去後補滿水。
目前的經驗,從未出現過其他雜音過(除非每次洗完車後沒噴就刷)

2.
讓我最痛苦的消費品冠軍,腳踏墊是也~
買的時候號稱密合度90%以上,實際使用能有60~65%密合就很偷笑了,連後座腳部
出風口都蓋起來。
下訂號稱4-5天送達,實際超過十天,在等待第9天時電洽去詢問,居然回答我:
阿不是跟你說要你等5天......
真是不知所云
收到當天居然殘破不堪,東破西破,雖說賣家說可以換,可是居然要我一整組寄回去,
再等待那號稱假的五天,有心的話,可先寄良品給我等收到我再補送破損品才合理。
店齡久頗有名的Y拍老賣家出品,不刊登,欲知者請密
左後座左邊

左後座右邊

右後座左邊

右後座右邊

3.
原廠金屬踏板

已經髒兮兮,反正本來就是買來踩踏的...

4.
fabia專用晴雨窗,對應凹槽與曲線設計,歐洲品牌



針對新一代1.2fabia窗緣凹槽設計


非單調兩折弧度,後視鏡旁多了圓弧曲線


車內外看

5.
Sharp負離子產生器
真正高效率負離子產生,缺點是電擊產生負離子瞬間會聽到些許電流聲。
風量兩段調整,基礎濾塵網可拆洗。
負離子產生組件壞的話可更換,不貴,原廠公佈使用壽命:若一天使用24小時可連續使用兩年。
使用功率僅3瓦






6.
後車箱三合一隔板:左隔板,右隔板,圓曲板(一組三合一)
詳情參考(二)基礎照片與簡短介紹


7.
座椅的包覆性不錯,過彎離心力的支撐也合乎期待,可惜大腿支撐不好,
大腿有40%左右微微懸空沒被座椅支撐,行車久了不是很舒服。
而原廠頭枕僅能上下但不能調前後角度對於搭乘者的頭頸部型態不能與以應變,
常會有頸部不舒服的感覺,所以追加了質感不錯的中段頭枕


=======================================================
(四)喇叭改裝+隔音制震宇唐汽車音響
交車後過好一陣子終於能有假期,特地跑到台北故宮路9號潘師傅那裏一趟安裝音響,
施工當天另有一台保時捷已施工完畢,而我施工期間(8~9小時)至少超過15台車上門,
但是都被回絕,因為潘師傅龜毛細心安裝時皆不假以他人之手,故都是他親自上陣,
而潘太太則當助手~好加在我有預約的好習慣,潘大哥把一天時間都給我了

可預約制度,絕不會為了多賺而草草施工,連某Skoda展場諸位業務都推薦。
原廠四顆其實只有前檔的中低音X2+高音X2(A柱上),若連後門全加裝上共會有八顆單體運作。
後門無預留線,但有喇叭孔,前後門板喇叭孔皆為6.5吋專用,但是原廠喇叭居然為5.5吋的,
其實是利用轉接環做橋接。
因此很多人都以為fabia的是6.5吋喇叭,實際上原廠安裝的卻是5.5吋...請不要懷疑~
如果要換喇叭,建議買6.5吋才較適當,而且出音更好,門板都給你6.5吋孔洞了,
若改裝繼續用5.5吋那不如不換。
更換過程完全不剪原廠任何電路電線,
而且音響線材都是跟著原廠走隱藏,不會看到外線
前門: Morel tempo,後門:Morel maximo
隔音制震: 有全套跟半套,我做半套大約一萬多,加上喇叭3W以內OK。
不用加裝擴大機與主動低音,原廠機功率我記得好像是40Wx4
(也就是八顆喇叭,因為中低音與高音有分音器),
如此搭配下來推喇叭已經夠力了~
享受音樂樂趣已經非常足夠,讚讚讚。
因怕被盯,有興趣的車友可PM電話



















































=========================================================
(三)隔熱紙
說明不用多,看圖最實在,這是交車當天親自牽去藍天貼的,施工約耗時3小時(有事先預約)
前檔:M70
車身+後檔:8803MT
安裝完會將個人資料與車籍資料寄去3M總公司,總公司會直接寄五年保證書
到填寫住址處。
防塵乾淨的空間

許多樣本可以做參考

一次最多4台入室

隔熱紙儲備庫(左邊門沒照到),含裁割區。另外因為店家已經有做過fabia,
所以有留樣品板,直接裁割就好不用再摸東摸西。

可上網打發時間

休息室,還有飲料可選



獎牌與3M簽約施工處證明


洗外部玻璃,噴上泡沫水用刮條刮乾淨,一個窗要好幾次

防水施工





後檔上痱子粉,裁剪好的隔熱紙準備要做弧度定型

這樣等定型好了不會黏在外部玻璃

熱風槍出動

另一位師傅手腳很快

開始刮水

後門防水


隔熱紙貼於內部所以要洗乾淨,我發現至少清潔4.5次

交車當天才換上原廠鋁圈(不是驗車那天),當天就發現被雞姦了一個凹洞。

合體技








小貼心


重要的前檔要開始了,此時有一位員工去守門,防止有人開門外面灰塵進來,
另外要我站遠遠的拍,因為剛撕開時會有很強靜電會吸附灰塵。






貼好一部分,發現入塵,撕開噴上泡沫水用美工刀刮掉灰塵。




順便拍輪胎,普利司通的胎

Turanza ER300

前輪碟煞,依照比例來說小車用這種大小的已經很夠用了~

後輪碟煞

===============================================================
(二)基礎照片與簡短介紹 請賞圖~3Q
雨後由家中窗戶外拍

好天氣了,找機會拍照

樹下比較涼快

側照,後續幾張以不同角度拍攝。





駕駛座

焦點方向盤

焦點儀錶板

拉近

因為沒有車內抽菸習慣菸灰缸當零錢罐,桃紅色的是Sharp的車用負離子製造機,
後方還有一格置物空間,好用!

因為配備未全上,備齊後再一起整線。

變速箱握把皮座皮套,如果DSG那裏有鍍鉻片可貼就好了,另外希望頭能在大一點。

可調整左右照後鏡把手,左右照後鏡的加溫除霧開關也在此。

拉近

方向盤左下的小燈與大燈開關+大燈水平調整。

往副駕駛座拍攝,前門左右兩側皆有飲料罐擺放處,而且零錢罐與負離子機的位置
也可以完整擺放飲料,加上後座可以放5罐


前座往後方拍攝,好加在相機螢幕可以翻轉。(手快抽筋了)

小車幾乎都沒有的中央扶手出現了!如果扣安全帶時務必上升,不然很難扣。
安全上路後放下扶手一點空間犧牲都沒有,讚~

第三隻手按下方扭才可以往前傾,有安全考量。

歸位

裡面有絨布包覆...讚~有質感且放小東西可以緩衝消音。

往右後方拍攝

傳統姿勢太久了,換成由後邊開始上(各角度)



太古與商標拔下來了,至於之前的fabia的i掉了,有訂一組新字貼。

原廠選購防水墊,邊邊有凹槽若有萬一水不外流,中央fabia字樣。


不塊是原廠品,邊角的曲折處理得很好。

交車禮之一,面紙盒~頗有質感但無磁鐵,若放於車室會找不到空間

後車箱一覽

以下三張照片為一組的選配購買,由對岸原廠製造,我是網購。首先,這是可拆型U字板。
超~~~好用,便當,麥當勞,猜拳猜輸被派去買吃的時候,或放相機包等等,好固定不滾動,
食物則可處於"安定狀態"。

隔板一,隨時可抽離,放小東西裡面還有放隨車禮的鑰匙圈+畫地標記筆。

隔板二,隨時可抽離,放車室用抹布。

至於側邊勾網與尾門勾網也是兩個一組原廠品。

再一張

K-1行車紀錄器

黑色原廠迎賓踏板價格只有金屬原廠踏板的三分之一左右,當然要用(當消耗品)

前座左右都有Fabia字樣,後座皆無

副駕駛座

厚厚車門與厚實關門聲(此時已改完喇叭+隔音制震)

標題:屁股與藍天

來看看空間變化,此時吊線解開,隔版中置

隔版中置放上面紙盒就很適當,兩人世界行李少可如此使用。

再一張

隔版全收,可以放3-4個行李箱且不擋中央照後鏡(站立方式),讚~

再一張

四六分離先倒四

倒六

更為倒平請拔頭枕,而且頭枕有放置位置(後座坐墊有位置可插)

===========================================
本文
交車以來工作也接連不斷,偶而抽空拍個照卻又沒時間生開箱文,唯一最充裕的一天已
被我抓緊時間趕去台北安裝喇叭,一次就是超過八小時安裝時間~又是一個天。
因為有一些訂的原廠配件來的比較慢,還沒安裝,本來想一次備齊再來PO文,不過就怕隨日子
一天一天過就更力不從心(懶)。因此趁一時心起之際先放個簡單的開箱文,再隨性修改。
本文內容主要有照片&部分安裝心得&使用心得,有更新配備會補上,
且都會在放置一樓以便做修改與標題日期改正,也請各位不吝賜教。
由於工作極忙,照片編排與文字會偷閒慢慢補上,比如說業代~安裝配件~
貼隔熱紙與安裝喇叭過程等等...
(一)心得與感想小記
以下主要是以我個人的駕駛習慣做為參考,不代表一定客觀,僅供參考。
若有建議還請指正,非常感謝。
1.
駐車與起步:
停車時車子就定位且踩煞車狀況下,打N檔-->拉手煞車-->打入P檔-->放腳煞。
起步與倒車,腳踩煞車(持續)-->P檔打入D檔或是R檔-->放手煞車--->放腳煞。
2.
電門與啟動引擎:
晶片鑰匙插入建議不要一轉到底。
先啟動電門,讓行車電腦預備一下,以及轉速表與偵測燈偵測完消燈後,再啟動引擎。
3.
引擎的工作溫度:
車子放了一夜沒開,發完車後發現有藍色水溫燈恆亮,這是表示散熱排水溫不高的意思,
請不用擔心,另外,Fabia沒有水溫表,如果需要只能去加裝了或是由原廠的水溫燈(藍)以及
水溫燈(紅)來判別,若行駛中亮起紅色水溫燈,請馬上停止行駛。
還有一個要點,藍色水溫燈另外意思是,既然循環中的水溫不高,您的引擎目前仍未到
正常工作溫度,此時加速請慢慢拉轉的意思,不要藍燈未熄便大腳.....
不怕高速只怕拉轉過快。所以有藍燈依然可以拉高行駛速度,適度加速即可(不過度拉轉)。
不需要用怠速來提高工作溫度,發動後順順開就好了。
另外,VAG的車在超時冷車後(比如靜放一夜或是寒冬駐車
達數小時之久),發動車子時會拉轉暖車,約20-30秒便
恢復正常怠速。
依照我的狀況,自家庭院駐車時車子是N檔+手煞車,早上發動時轉速
有別於平時怠速的650轉而直上穩定於1200轉,當然這種轉速
是為有感而非不適,當然對引擎聲也會相對有感,此時我只顧好扣上安全帶,
開外循環送風,放放音樂。以上程序差不多完成時,轉速也由1200轉降至平時怠速的650轉
發車時儀錶板的藍燈冷車訊號有兩層意義:
1.發車時引擎仍未達標準工作溫度,但電腦判定不自動拉轉暖車
(藍燈亮,只要正常開至燈熄即可)
2.引擎達標準工作溫度差距過大,電腦判定需拉轉暖車(1200轉)
(藍燈亮,自動拉1200轉暖車-->藍燈仍亮,但恢復怠速-->開始駕車-->行駛中藍燈熄)
4.
引擎的散熱:
渦輪引擎的溫度較高,即使是駕乘自然進氣引擎車種,還是有許多車主在駐車後
讓車子怠速一段時間才熄火,使用溫度較高的渦輪引擎更要避免駐車後馬上熄火,
Skoda fabia是採取水冷+氣冷+油冷,內建水冷式Intercooler是裝置在進氣歧管內。
駐車後怠速時由於是最低轉速因此引擎發熱量是最少的,但因為已經行駛一段距離引擎發熱,
此時溫度偵測會讓風扇以最高轉速散熱直接吹向引擎與散熱排以便散熱,
而散熱排的熱度被降低,較低溫的冷卻水進入引擎又可有效率的帶熱回到散熱排讓風扇散熱。
Fabia引擎剛啟動時真的是安安靜靜,跟行駛後駐車怠速時是天差地遠。特別在夏天行駛一段距離
怠速時車室外聽到的噪音主要有二,一是冷卻排風扇聲,二是壓縮機聲音(如果冷氣還開著),
而引擎聲由於最低怠速,其實跟剛啟動聲音差不多。
大白天溫度高雖說怠速散熱效率沒晚上好但仍比不怠速直接熄火好,否則會有引擎積熱。
晚上下班後我幾乎天天都會開個幾十KM左右兜風,回到家(冷氣已關),怠速一下子便安靜下來
(跟發車時一樣),有關冷氣與散熱關係在5.中會提及。
至於高速巡航時,由於前方進氣孔風壓風量大,對引擎與散熱排散熱效率好,風扇轉速會偏低為正常。
更好解決方法就是安裝turbo timer,熄火後鎖上中控鎖,風扇仍會持續運轉散熱,
還可以調整風扇持續運轉時間,早點熄火減少廢氣又可兼具引擎散熱,也很便利。
雖然車子最近才剛磨合好但是工作忙碌所以目前沒安裝,安裝完再PO圖分享。
補充,由於平時有怠速熄車習慣後來才發現若熄火後溫度感應若仍過熱,
原廠風扇有持續運轉降溫的設計,但我認為這是消極散熱(很熱才啟動),
turbo timer較積極,保護度更高
基本上我是沒那麼小心翼翼的開fabia,養成習慣輕鬆就好,原則不外乎是(過磨合期後)
引擎溫度夠就自在開,停車時多怠速一下而已。
5.
冷氣的開啟與關閉:
我是超怕熱的,當初很怕Fabia冷氣不夠力,等交車後也覺得夠用,不至於不堪,
當然,如果小車能有後出風口個人就覺得滿分了。後座中央杯架我覺得不好看也占位置。
這半自動恆溫空調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要用手動調風量。
舉例我是怎樣開冷氣
發動汽車--->轉開風量到2或3(要不要開窗都可)--->扣上安全帶
--->起步上路後約30秒內按下AC扭(燈亮)--->(有開窗的話此時請關起來)
---->按下箭頭標記的按鈕(內循環)(AC扭左邊那顆)(燈亮)
或是先內循環再AC扭也OK,看習慣。
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內循環一定要按下~
即便是名貴車種,大熱天一開始沒使用內循環效率也是打折扣...
外循環會讓外部空氣進入車室,內外溫差如此大,降溫幅度當然有限;
若使用內循環讓冷氣吸入車室內已降溫的溫度再進行降溫,效果絕對好很多。
另外,使用內循環請固定一段時間,解除一下再開啟,讓外部新鮮空氣進入車室,
使駕駛者精神更清爽,而且若車室內溫度降到一定平衡,因應每人喜好
要持續開外循環(燈暗)也沒問題。
在這裡說一下,如果只是玩玩想短期換車,那就隨便~如果是要她慢慢陪你,小地方注意一下
也未嘗不可。不過遇到車王管你多小心,避震冷氣等等會壞就是會壞。
因為對自家環境交通狀況熟悉(廢話),所以比較好掌握關閉冷氣時機(習慣就好)。
=====
即將到達目的地時(比如回家)-->關內循環(燈暗)--->關AC(燈暗)--->駐車後將風量關到0。
P.S.龜毛一點可以關AC後再將風量加大一格--->駐車後將風量關到0。
夏天大熱天也可以先關AC但先不關內循環,這樣子除了冷氣壓縮機不會啟動之外,車室內的冷空氣
不會因為外部熱汽的流入而降溫快.
=====
以上關冷氣有幾項要點:
一.是提前關閉壓縮機,讓車室內與散熱排不再做冷熱交換,
也就是說散熱排熱源少了一部分負擔,可以在到達停車位前多些餘力替引擎散熱。
二.有些人會在停車後熄火直接讓壓縮機斷電,這樣對壓縮機較傷。
如果駐車後才關內循環(燈暗)-->關AC(燈暗)--->駐車後將風量關到0,這樣也是OK的~
三.關掉AC(燈暗)(壓縮機不啟動)後持續開一段時間送風是要將管線中冷凝的水氣給吹掉,
長年用車才不會在下次發車後聞到霉味。
其它影響的因素:
隔熱紙
真的有差,所以當初我要求不要隔熱紙直接讓我抵車價,然後自己去外面裝,
現在用的的超滿意,8803MT C/P值好高!。
出風口角度
冷氣啟動操作得宜加上角度調整正確,後坐涼爽循環良好。
中央冷氣出風口主要功能是車室"循環用",而上下調整角度較重要,
可以的話微微吹到車頂(車室內中段區),可以順著車頂弧線落風於後座,
而且冷氣比重較重,後座不用擔心腿部溫度。所以中央冷氣出風口我是調好角度
就不去動它了。
左右出風口則是駕駛與副駕駛專用因應狀況調整。我個人習慣上是往上吹使用,不直接吹人,
不過夏季剛上車會直接吹在身上。
6.
駐車燈的使用方法:
駐車後(含關閉所有大小燈),打上方向燈即可。
在台灣為右側行車(停車),因此駐車燈建議打上左方向燈
7.
雨刷的刷動頻率:
這是我覺得有缺點的地方,雨刷分為Fast,Slow,微調(四段),共三種。
個人覺得在微調中的設定太極端,微調的第二快約要六秒,微調最快還要等三秒才刷,
可惜沒有約一秒的微調,而Slow則已是無間斷在刷,時間落差太大。
另外,微調(四段)會聽到很明顯除了運轉聲之外還有雨刷馬達"入電啟動"的聲音,
Slow & Fast則是馬達常時啟動狀態,頂多就是單純運轉聲罷了!
8.
為何我沒安裝皮椅:
˙一台新車絨布椅連用都沒用過,就被丟掉,可惜!
˙被拆下的絨布套可以拿去跟皮椅外皮折價嗎?不行。
˙開了半年一年了,等到想換或是髒了再去讓人"包皮"也不遲。
˙不會因為牽新車順便換皮椅價錢就有打折......而且搞不好習慣絨布皮特性後連換都捨不得。
˙順便問問業務萬一皮椅或絨布椅(沒換的話)以後壞了要換新的原廠絨布套要花多少,
你應該會想先留著用。
˙先留用以後再換皮椅可以體驗兩者明顯的差異與磨擦性,更多體驗,也更了解自己需求。
˙人生買車換車難得幾次絨布皮 要丟也要用過再丟,何不樂哉 。
˙換皮椅其實也不過是換外皮,內容物支撐海棉是原物不動的,
除非連內容海棉的彈性係數都量身訂做(花很大)~
個人認為外觀上的確皮椅質感好,不可否認
==========================================================
保養紀錄:
6/20更新小保養後
6/18車子就OK了,不過因為我忙的走不開加上星期日保養廠休息所以6/20才去拿車。
而保養單打單以取車日期為準。本來我業務要幫我牽車到宜蘭,很貼心,但自己去牽車
可以爭取半天假日...好理由所以選擇自己牽。
之前有提過機油只需要3.5罐,剩下半罐要帶回家照個相,不過我自己忘記帶回家,
保養廠那邊很貼心主動來電告知,並幫我標明車號看以後要去拿來自用還是下次換機油
時使用都可以,給一個讚!
前面兩輪抓正後方向盤有一點點歪斜,技師親自陪我跑三趟+調整(我太龜毛了),
態度好有耐心無可挑剔。
以下為保養單

第一次小保養正是對交車後的檢查與考驗,另外多幫我做冷氣全方位健檢(免費活動)
還多送了很精緻的杯子,放車門置杯處實在太合了(保溫保冷)


6/17更新保養部分
今天是將近兩個月來唯一且正式的放假,宜蘭走到膩了想去台北走走
順便替Fabia做第一次的小保養(換機油),里程數約2350km。
當初交車時我的業務代表有好好交代我,請一個月後或是1000~-3000km以內回廠
做保養與檢查,因為一台新車今天掛牌交車了才是正式使用它,任何廠牌都不能保證新車沒有缺陷,
而且上路後不論是引擎避震與冷氣等等開始啟動磨合,出現問題(如果有問題)才能好好排除。
所以要利用第一次換機油時順便做全面性的檢查,以便在第一時間確保行車安全性,
當然可以的話不要有問題是最好的。
用車到現在不論是外觀動力省油駕馭性都讓我很滿意,但有一點美中不足的是左前輪那附近
每當行經凹凸不平路面時,幾乎都會發出"喀啦喀拉"的聲音而且僅限於左前輪附近,當初聲音不大
而且沒有一台車可以十全十美,再者今天我又不是買幾百萬名車想說一點小聲音還OK,後來隨著日子
這聲音也愈來愈明顯,顯然不對勁,所以順道換機油時請技師與業務一起試駕,馬上斷定
有問題出錯就開始做問題排解。
早知道先去玩幾個小時再去保養

那邊的技師都很客氣,我一邊看也一邊幫我講解~連車子內部都鋪紙上椅套~
大概是即將周末,從我入廠到離開至少看了快30台skoda車進出保養廠,問我為何待這麼久?
也只是單純放假到台北,卻突然又沒車可用....所以混在保養廠快超過6小時(當遊樂園)
賞車喝飲料吹冷氣抽菸看雜誌,跟他們業務代表打屁等等,整個過程都優哉輕鬆,
可惜相機都在車上,想說為了拍照還要人家降車太麻煩了(其實是懶的拍)。
一整天下來,保養的賞車的人來來去去,我則在廠區亂跑(<--厚臉皮),不過反讓我這第三者
看看他們一整天工作生態~服務業真的不好混...
雖然車子的異音還有留車有些遺憾,但亦讓我感到欣慰與安心找對地方買車與保養,給一個讚瞜~
至於保養費用與工單等拿車才付款,所以不知道花費,順便跟我業務拿一塊之前多凹的
原廠捷克車牌(前後都上有爽度),換上金屬油門煞車踏板,買雨刷精+機油芯+5W-30長效型機油。
實際舊機油漏光光,新機油補到機油尺快上限大約是3.5瓶,所以還留半瓶以備不時之需。
引擎蓋上與駕駛座門下方大概是被小石頭K到,無擦痕,金油層陣亡~掉漆~見底~
不仔細看沒有,仔細看就跟米粒差不多,業務也很貼心的要送我一點原廠漆以便我自己補。
我也覺得小小補一下,無傷大雅即可,1~2年後再大烤一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