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買SKODA YETI的辛酸史 你終究是要修車,為何不一開始就買SKODA〈聰明的,就閃〉

自己也在原廠修車
其實有些問題真的很難去查出來
基本上有的師傅也
沒有來的外面的師傅厲害 還是要多問
記得車子還是要在原廠處理 (很重要)

車廠還是那麼消極可以打去總公司客訴
上面的是不得已的話
因為車子也是要在那幾個地方修
希望對你有幫助


吳政昌 wrote:
2015年4月買了YETI...(恕刪)

很努力看完樓主的描述,深表同情


吳政昌 wrote:
又跟公司請假

請假如此頻繁,上級長官定會合理懷疑您是要去桃園見拜把兄弟


吳政昌 wrote:
德訂需要時間

YETI是德國車嗎?德訂個鳥喔


吳政昌 wrote:
我買的是1.2CC的 不是3千6百CC子上的車好嗎?

何時車輛引擎性能如此優異了



吳政昌 wrote:
剛剛把資料都傳回德國,
等明天德國那邊回覆之後再看怎麼處理!

真的是唬很大!
還是歐洲車廠都被德國併購了?


總結:愛你所選、選你所愛...
吳政昌 wrote:
2015年4月買了Y...(恕刪)

最近也是鎖定skoda fabia1.2,但就是後勤保養令人無法毅然下手,車子本身不錯,重點就是在於台灣後勤技術...
看完車主為了這一台車,耗損了心力卻還得不到完善的解決,令人感到煩心,台灣skoda保養的技術仍處在邊走邊學的階段,所以當問題出現,許多沒碰過的問題,需要一一測試排除,就得回復原來車體模樣,但這一來一往就夠車主受了。
一台價值不菲的新車(我),投注下去就打算開個十多年,若因技術問題,讓我傷透腦筋,那真的會很勞民傷財,而看這篇又不單是花錢就能解決問題,外廠技師經驗雖然豐富,但就如版主所說,會卡在電子碼調教問題⋯⋯
看來買這車,要有白老鼠的心理準備!
我試乘過很多車,偏很鍾意這台車,它比起T牌、N牌、H牌、L牌都還要穩⋯唯有跟它很像的是F牌⋯但內裝主機霸看起來就很醜⋯⋯唉!
我不是很富有的人,這台最愛首選,可能會與我錯身了!
祝福版主順利解決問題!



拆換避震器及鋁圈是不是有影響, 我不知道,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

(1)那就是換完後已經不是原廠傳動系統的設定了,
原廠他保固的範圍是原廠的設定及原來零組件, 個人認為原廠認知並沒有錯, 如果你改車頂行李架而原廠不保固傳動系統那才是原廠的問題

(2)再來, 你確定動手換避震器及鋁圈的技師合格嗎, 所謂合格是指他了不了解歐系車的特性(有的歐系車高速時後輪角度自動呈外八以增加穩定性, 而有些輪胎技師不知, 個人的OPEL曾在4輪校正時在技師未告知下逕改外八, 被我發現糾正改回來), 會拆不會裝, 會弄弄不好大有人在

(3)又, 小馬力的車改寬胎對傳動系統本來就是負擔, 這也是可能發生問題原因之一, 拖不動, 或某部份零件沒那個負荷能耐.



個人經驗, 歐系車能不動就不動原廠設定, 或者買二手來改, 不然有問題真的很麻煩.....



aminlife wrote:
換避震跟換鋁圈會影響...(恕刪)

BRANDS wrote:
修好 就賣

現在看起來他沒有修好的那天,車廠也打算裝死裝到保固期過吧!

吳政昌 wrote:
2015年4月買了YETI...(恕刪)


鄉民的kuso果然不假

希望車廠好好負責...

才能永續發展
所以很多人開歐洲車
家裡還會有台日系車備用
我也是養了一輛老OPEL,

累積了大量的修車經驗,

原廠對屢修不復的毛病,

最常用的推卸之辭就是-

「歐洲講究環保,車輛零件都是環保材質,

碰到台灣天氣熱,濕度高,

所以易脆,易裂,易斷,易……@#*@、」最後就是$$$$$$

你終究是要修車,為何不一開始就買國產〈聰明的,就懂〉

雖然,福特因為不做直接的銷售,所以後勤始終無法妥善管理與銜接,一直為人所詬病。

但是,以為進口比較好的想法,那是十年前造車工藝的關係,與技術轉移成面所導致的。

不論去哪家有賣進口的展間(好比三菱),你會發現國產跟進口除了設計上,[製造工藝]-進口沒有比較好。

就好比馬自達全進口,也沒有比較好,前擋風玻璃碎裂連同隔熱紙一併更新的承諾,看似不吃虧;
實際上您要是在高速下發生,您還得有命回廠讓他們兌現承諾(更別提展場用的"匠塗"工法)。

雖說,車沒有完美的工藝,只有一分錢一分貨的價值,買了就請喜歡他,照顧好她

想必當初買的價格很漂亮?

------------------------爬文的分隔線----------------------

換鋁圈降懸吊不保固傳動系統這是辯解之詞吧。
有多少保修廠有定位設備的,我不知道,幾乎都是外發出去的(足證明非原廠卻更專業),
這就跟做手術一樣,接的案例多經驗值相對高,換輪胎鋁圈除非有跳規格的(硬要上螺紋半徑不同的鋁圈),
否則,以現今的製作生產工藝,MIT絕對世界界級的規格,降懸吊亦同(所以才會有一指幅規則與工藝);
看過最扯的是福特,客戶沒回原廠換輪胎,說可能影響懸吊保固,還有就是電瓶,說影響電系保固,
真是覺得,有必要這樣欺負人嗎?

最後只是讓自己名聲臭掉,何必...?

關於環保材質,不就是排氣量造假,旗下多品牌經營的那家?不過,總比板金比工地波浪板還薄的輕量化要強。
VAG集團車VW SKODA Audi不要碰,就是有網友不信邪@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