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II-為何選擇SCALA】沒想過要開歐洲掀背車,只是選擇比想像的還少

Skoda的新車上市優惠價都打得很實在,一口氣降5~6萬沒在跟你客氣的
如果剛好有舊車可以舊換新,那多出的5萬加進去就等於是折10萬的扣打,這時候入主很划算啊
Focus 只有Mk3有powershift的問題

到了Mk3.5 的1.5t還有Mk4都是selectshift了

其實早就沒災情了

不過福特真的要對他有愛,車子小毛病有點惱人

不影響行駛就是奇蒙子...

(大概就跟法國車一樣)

福斯集團其實也差不多哈哈,而且材料更貴

還是恭喜牽新車~
我在去年11月也買一台Fabia給老婆開上下班、載小孩,當初也是看了很多車,一開始也刪除國產,最後選小發是因為安全第一,妥善率稍差我們可以接受,車子沒安全性就怕人家來撞你,車身是否承受的住這樣的撞擊,這種事我們都不想發生,但想多一點為宜。
poorart wrote:
因為這幾年工作相當忙...台灣唯一有的公開撞擊測試,叫「汽車碰撞道路實測」,沒事請不要去點來看,(恕刪)




點來看大部分都是梯牌的道路實測
hungmaxy wrote:
像FORD FOCUS也是送歐洲撞擊認證
所以國產車主要看車商意願..(恕刪)


[歐洲生產]的Focus是不錯的車, 在歐洲也頗有口碑!

如果國產車企願意花成本在消費者看不到的車體結構上, 那就公佈一下 Euro-NCAP的碰撞測試結果吧!

沒有公開的碰撞測試結果, 讓人感覺[送歐洲撞擊認證],就是網路傳說或是行銷的話術吧!


有個知名的案例: 某美系車企的巴西[國產車] ,送回美國測試 ,結果只是一顆星的鋁罐車.

希望不是這樣的案例翻版!




政府沒規範 ,其他國產車企都是沒測試結果的鋁罐車??

何苦花了成本, 又不公佈碰撞測試結果 ,這成本不是白花了, 又墊高了自己的生產成本 !

與日系國產鋁罐車在售價的競爭上, 反而居不利的地位!

這本生意經完全不合理!



VAG採用的 強度高又質輕的高科技鋼材, 成本頗高的!

更上一層, 就是鋁合金及碳纖維了!
DSG SOP 5.0. 唯有DSG可以達成 ,性能感 ,高耐用性, 及低維護費三大特色.
pasuya4881 wrote:
我在去年11月也買一(恕刪)


網路上,不管到哪都會有一堆人抓住變速箱的問題狂打福斯集團妥善率

這點我單純也有點不懂

畢竟大家都是聽說或者看到網路分享文

JD POWER還真的有統計

福斯集團在海外地區基本上都是中段班以前

更別說SKODA 長久以來都一直是前三名常客

這還是都是這幾年的數據

最重要最重要的是 臺灣SKODA全都是來自於歐洲製造

所以一直有人說買SKODA 福斯集團 就是賭人品 依據是來自於?難道是被AUDI拖垮
poorart wrote:
因為這幾年工作相當忙(恕刪)


支持一下勇者

2012-2020
15萬達成
往20萬邁進

僅有正常大小保養+加油
【64俱樂部】 http://xbio2u.wix.com/auto
poorart wrote:
poorart 2020-03-02 2:35 1樓
因為這幾年工作相當忙碌,而且沒有節制地日夜打拼,換來高BMI及代謝症候群的報償。2018年徹底悔改,藉著閱讀和運動慢慢重拾失去已久的生活意義,所以又開始來寫文章分享,因為所獲得的知識只有在分享的時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在寫第一篇「全台首台SCALA開箱文」的時候,我就想到還有幾篇文可寫,包括之前提過的TIERRA關箱文、愈開愈有意思的SCALA用車心得(現在不好意思說找到隱藏功能,車主手冊是好東西需要認真閱讀)。不過我想先寫這篇,關於為何我們會選擇SKODA的SCALA。
------------------------------------------
首先,要先肯定SKODA TAIWAN持續引進優質的好車,除了主被動安全配備總是全面標配外,這次最令我欣賞的就是總代理沒有把舊換新折五萬算進他們的售價之中。

(上圖不是跳出來的廣告,是我把其他車廠將舊換新後的售價寫進自己的廣告文宣截圖)

舊換新折五萬確實是政府的美意,但到底為何車廠要寫得好像是自己降價優惠給眾人的呢?
然後再來是SKODA的銷售策略,除了上一篇我對廣告詞的微詞外,我還滿欣賞新車剛開賣就先降價的方式。記得九年前我們想買的FABIA COMBI剛上市時,SKODA就如此操作,讓新車降價先賣。
 
所以,我必須誠實的說,我們這次也是預估SCALA剛上市一定也會降價先賣。果然星期四2/20發表,隔天星期五我就已經先找了幾位業代確認菜單優惠後,試完車後馬上下單。簡單來說,車廠沒有打「舊換新」吃豆腐,再加上新車降價賣(我知道這是飢渴行銷),更重要的是這台是有完整公開加透明撞擊測試的車,這就是我們快速下訂SCALA的原因。

(這就是一台要載家人的車,我只能認真學習地去找一台有撞擊認證的車)
-----------------------------------------------
我們確認要將TIERRA退休後,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要找一台有完整公開撞擊測驗的車,您知道有多困難嗎?至少國產車要去掉九成以上,然後進口車還要擔心用料與當地不同。台灣人您不生氣嗎?不生氣,大家脾氣好得很。
 
台灣不僅不公開撞擊測試後的照片影像,連撞擊的項目都少得可憐。底下附一張商周網的截圖,大家可以參考。

 
台灣唯一有的公開撞擊測試,叫「汽車碰撞道路實測」,沒事請不要去點來看,裡面也有那幾張後座放安全座椅被撞到前座去的照片。我每次看這類的照片都很難過,好像自己的孩子在裡面一樣心驚膽顫。

 
當然,有人就會問,怎麼確定換另一台進口車來撞,就不會後座汽座撞到前面去呢?是的,這也是我一直想問的問題:「台灣政府何時才要建立公開透明並趕上歐美的車輛撞擊測試認證」。其實還是有啦,今年年底T-NCAP就會撞三台來試試了,然後2021年會再撞八台。

 
在此我想對T-NCAP提兩個建議:第一是除了撞當時的新車,請也將這五年在台灣的國產車拿來試(很快就有退海水的港覺了);第二則是盡速建立起符合台灣道路機車行人眾多的嚴格安全法規,優先重視車輛的AEB(尤其行人、腳踏車等偵測煞停)主動安全配備。
 
只是,我們無法等這麼久,我們的孩子一直在長大,每個父母都不該錯過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所以我認為一輛安全的車對小家庭而言,比保險更重要。(當然保險本來就該保)

 
那麼,請問選擇這台SCALA,難道不會擔心「DQ200」災情嗎?當然會啊!
我不喜歡這種說法「擔心就不要買;買了就不要擔心」,這種阿Q精神就是不求甚解帶來的盲目無知。我會擔心DQ200災情,正如我也會擔心油電車的電池,或是PowerShift災情。(TOYOTA很聰明地用8年十六萬來面對疑慮)
正因為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還很多,我才會因為擔心的緣故認真學習,讓自己的失誤判斷降低,提高正確的選擇。
 
SCALA的DQ200真的不會發生災情嗎?我這三天已經開了五百公里,若讓我遇到災情,我一定會努力上來寫下一篇文章分享我的錯誤選擇,讓知識在分享的過程產生最大的力量。
希望台灣有愈來愈多好車可供選擇,也盼望每個用車家庭都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哇,我跟大大一樣的兒童座椅,而且也是一樣買2個,連顏色都一樣,內裝也很很像....
車子內裝也超像,就是軸距長了一點點.....
「有疑慮就不要買,買了就不要擔心」,我倒覺得不是因為不求甚解的盲目無知。

正如同所有的產品一樣,無論軟硬體,都會存在著良率與未知風險。

當你已經找遍所有相關資料,讀遍使用者分享文。相信也只能略知一二。

與其很想買但又擔心,那就不要買。

與其買了又在擔心,那就放寬心去接受。

這不是盲目無知,而是學著去接受自己的選擇。

不過SKODA的產品真的越來越棒了!!差點也可以成為車友了。

那台SUPER B 4x4 旅行車真的很棒!!
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要找一台有完整公開撞擊測驗的車,您知道有多困難嗎?

進口車一般不是都有嗎?還是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恭喜你買到喜歡的車.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