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20071122記者(沈美幸)
台塑集團跨足汽車製造業,終究無法擺脫外人看衰的結果,台朔汽車步台朔光電之後,成為台塑集團旗下因不堪虧損而打算偃兵息鼓的公司,也讓台塑集團跨足消費產品失敗案例又增添一樁。而台塑集團不向汽車業挖角,負責操盤者又不具汽車產業相關經驗,堅持自創品牌但又捨不得砸大錢,建立汽車產業研發團隊,應是種下台朔汽車黯然被迫退出市場戰局的主因。
當年台塑集團看好油電混合雙燃料電動車及純電動車將逐步取代汽油車的趨勢,先入股亞太投資發展電動車,民國八十七年十月又以台塑、南亞及亞太投資三家公司名義,合資新台幣十五億元,成立台朔汽車,並於隔年成立台宇汽車負責銷售業務。
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雖懷抱一個偉大的汽車王國夢,但他堅持自創汽車品牌且不向同業挖角,讓台朔汽車找尋合作夥伴被侷限住,後來台朔汽車雖與韓國大宇汽車搭上線,雙方並簽署單一車型技術合作方式,台朔汽車在民國八十九年推出首款FORMOSA標誌的二千西西MAGNUS中型房車,隔年又再推八百西西MATIZ小車,一圓開發生產汽車的夢,只可惜兩款小車問世後,大宇汽車就因財力不支而被美國通用汽車集團併購,也讓台朔汽車缺乏後續的技術來源。
其後台朔汽車雖試圖與英國蓮花車廠及法國馬特拉集團洽談合作,但台塑集團本身缺乏汽車研發人才,產品本身就先天不足,縱使後來找上捷克SKODA汽車廠合作,但因捷克的汽車在國內難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加上接連兩年國內的汽車市場銷售又節節下挫,以致台朔引進汽車後,就因銷售狀況不佳而忙著清庫存。
基本上,台朔汽車從第一任總經理張錦龍到現任總經理陳勝光,都是台塑集團一手栽培的優秀子弟兵,在電池、汽車貨運領域表現相當出色,問題是這些專業經理人並非汽車本業出身,一接手又碰上國內汽車市場狀況百出,又加上台塑集團向來認定只要產品的品質夠好,不需要打廣告,消費者就會自動上門,主事者再三錯估而誤判情勢,讓具有豐富汽車歷練的幕僚急得跳腳卻又使不上力,終讓王永慶打造大汽車廠的夢難圓。
而零件取得部份也不難,保固問題有一項重點:誰要買單??,目前台宇不做, 這一部份要誰來接手??,目前的確不明,但如果是煩惱3年保固後到哪修,應該不用考慮這問題.................

台朔汽車 明年中結束營運
更新日期:2007/11/23 04:39 王莫昀/台北報導
成立9年的台朔汽車即將結束營運。禁不住車巿寒冬,台朔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勝光證實,台塑汽車最快在明年中結束營運,旗下70餘名員工將移撥至集團其他公司安置,或優離優退。
當初由台塑、南亞與亞太投資三家公司合資15億元成立的台朔汽車,因不堪虧損打算偃兵息鼓,成為繼台朔光電後,台塑集團旗下另一家為止血、降低虧損而結束營運的公司。
陳勝光指出,台朔與大宇合作、掛上FORMOSA標幟的MAGNUS、MATIZ小客車已陸續停產,另在代理進口車銷售部分,亦已向捷克SKODA汽車表明棄守SKODA在台代理權的意願,未來FORMOSA與SKODA的售後維修服務將轉由台塑汽車貨運接手。
陳勝光說,儘管台灣車巿景氣低迷,捷克SKODA汽車仍興趣濃厚,希望搶進台灣巿場,因此當前重要工作就是協助另尋合作伙伴,SKODA人員已計畫12月來台洽談相關事宜。
另在資產處置上,由於台朔汽車過去的展售據點多是用租的,只有三處據點為台塑汽車貨運投資,不屬於台朔汽車資產,目前僅有台中大肚廠近3萬坪土地需要處理。
內文搜尋
X

,不過也奇怪V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