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Skoda高層似乎搞不清楚自己的品牌優勢和客戶是從哪來的,Skoda的優點快被自己搞垮了
1. 強調安全,卻連車體結構的內鐵也要省。內鐵絕對是車體結構的一部分,不是配件。
2. 歐洲原裝進口車,卻學日系車一樣,把台灣人當次等國民。
3. 成也網路,敗也網路。Skoda的客群大部分是看過網路來的,網路爆出沒有後內鐵,公司卻沒即時認錯補救,還硬柪內鐵是舊時代的設計。
4. 雖說C/P值高,價位卻已經快逼近VW,已經不復以往的高C/P值。
jennyeu wrote:
3. 成也網路,敗也網路。Skoda的客群大部分是看過網路來的,網路爆出沒有後內鐵,公司卻沒即時認錯補救,還硬柪內鐵是舊時代的設計。
這一兩年台灣車壇重視安全的潮流主要也是經由年輕網路族群所傳遞散播開來的 所謂成也網路 敗也網路 台灣福斯公司不要以為可以透過似是而非的話術欺騙消費者 否則即將惡名遠播!
Touran->有內鐵
Sharan->有內鐵
Tiguan->有內鐵
Kodiaq->無內鐵,有高科技保麗龍
關於網路鄉民在討論的Kodiaq後保桿內鐵的疑問,這邊在此鄭重說明,以解除客戶疑慮。
我們的Kodiaq 是新世代設計的車身結構,其實超高強度剛材後車身結構,已經取代了傳統的內鐵,提供更好的後撞防護功能。
這邊也附上車身技術圖,給各位參考,讓客戶放心,也請網路鄉民正視我們Skoda 最新、最好、最安全的車身結構設計,內鐵已經是舊世代的產物了。 我們的Kodiaq 因為要提供第三排乘載空間,所以後保桿是和尾門切齊的隱藏式設計,也因此沒有足夠的空間安放內鐵,Skoda 特別在車身尾部結構提升為超高強度鋼材,保護後方乘員的安全。
各位看看,整個車架的剛性、硬度,比一塊內鐵安全有用多了!!!
mmm....

Kodiaq 這台車很棒,也很好開
原廠能不能給個比較沒有漏洞的說法啊??
davidhome168 wrote:
Kodiaq後保桿內鐵的疑問,這邊在此鄭重說明,以解除客戶疑慮。
我們的Kodiaq 是新世代設計的車身結構,其實超高強度剛材後車身結構,已經取代了傳統的內鐵,提供更好的後撞防護功能。
這邊也附上車身技術圖,給各位參考,讓客戶放心,也請網路鄉民正視我們Skoda 最新、最好、最安全的車身結構設計,內鐵已經是舊世代的產物了。 我們的Kodiaq 因為要提供第三排乘載空間,所以後保桿是和尾門切齊的隱藏式設計,也因此沒有足夠的空間安放內鐵,Skoda 特別在車身尾部結構提升為超高強度鋼材,保護後方乘員的安全。
各位看看,整個車架的剛性、硬度,比一塊內鐵安全有用多了!!!
是 for Taiwan only 捏?
還是 only for Taiwan 膩?...

davidhome168 wrote:
所以後保桿是和尾門切齊的隱藏式設計,也因此沒有足夠的空間安放內鐵,
...這業務..可以叫他自己開沒後內鐵的車..去撞看看嗎...



→打臉他的鬼話...

https://youtu.be/3GRq2TVIaaE




davidhome168 wrote:
VAG集團 競品比...(恕刪)
用保麗龍取代內鉄,空間都被保麗龍佔滿了,當然是裝不進內鐵。
按照車商之前的解釋如果合理,那麼福斯集團所有裝置後保桿內鉄的車都是舊世代的產物?
奇怪的是⋯子公司賣的是新世代沒有內鉄的車體,母公司卻只能賣舊世代還有內鉄的車體,這⋯怎麼想都很難合理化。難不成⋯已經分家了?
如果沒有,子公司打臉母公司,是為了啥啊?
以上,只是戲言,笑笑就好,沒有挑撥的意思。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車商日後對外的宣示文字,一定要有所本,否則看看第一頁文章人氣的統計,上版日數不到5天,累計到此刻已經有122092人次的可觀數字,而且還持續增加中,這應該是已經破了SKODA討論區的紀錄了。
熱心車友們不斷貼文關注,本主題受到重視的程度,可見一斑。車商更應慶幸,眾多車友集思廣義地獻策,趨使企業引進產品能夠去蕪存菁,更契合大眾需求,共創雙贏。
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智慧是清明的,人中龍鳳比比皆是,随便幾句不實的言語就想粉飾太平,那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慎之!戒之!
眾多車友們都在看車商如何善後,在此關鍵時刻,如果出錯牌,喚來的是嘘聲,那將可能把辛苦經營多年的英名推向不復的深淵。
反之就是掌聲,名利雙收,賓主盡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