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W DSG 7速 DQ200是乾式雙離合器 承受扭力值較小 25kg-m 250Nm,6速 DQ250是濕式雙離合器 承受扭力值較小 38kg-m 350Nm,所以大扭力的VW TDI引擎是不能用這兩變速箱,風險大.DSG變速箱(代號DQ250)是VW集團與BorgWarner合作研發之產品,是雙離合器自手排之先驅,BorgWarner並握有關鍵之「同軸雙離合器」設計專利,目前衍生款式也最為齊全.離合器散熱效果較差油路固然可降低設計複雜度,但濕式離合器的設計原理,油壓不僅是離合器接合之動力源,液壓油更是多片式離合器散熱的重要媒介,油路少也會有流量少的缺點,理論上會影響散熱效率,此問題在氣候較為寒冷的歐洲可能不是大問題,但是在台灣可能會有散熱不足的盲點,因此DSG並不適合進行動力改裝,容易加速雙離合器的老化。雙離合器磨損程度不均同心圓雙離合器體積固然小,但是兩者的接合力矩不同,摩擦面積不等,直徑小的離合器因也會有散熱較差的問題,因此耗損程度不均,且大直徑離合器才能作為起步之用,因此限制了齒輪檔位配置排序,遇到雪地、沙地需要二檔起步的狀態,會增加小直徑離合器之耗損,就機械結構來看,非可靠的設計,但體積小的簡單架構具備低慣性阻力特性,有顯著的節能功效。七速乾式離合器DSG體積更小的七速DSG多了一檔,卻不以性能掛帥,葫蘆裡究竟賣什麼藥?2008年,Volkswagen推出了7前速DSG變速箱(代號DQ200),由LuK公司生產,與6前速形式除多了一個超比檔以強調低油耗之外,就是離合器由「濕式」變成「乾式」,好處是變速箱的重量更細(比DQ250輕23kg左右),對於前置引擎車型,減低前懸重量無疑對handling有莫大裨益,而整個變速箱的體積亦比DQ250細,故可更輕易配搭在小車車型,譬如Golf/Scirocco 1.4、A3 1.4/1.8。所謂乾式離合器,就是離合器片省卻了多組油路,換來更直接的傳動功率,不過扭力上限由350Nm調低至250Nm左右。廠方強調,DQ200的油耗表現比傳統扭力轉換式自動波箱省油20%優點油路簡化與模組化概念它結構與純手排系統一樣耐用且易拆修,包括離合器片都是外露式,磨損後容易更換,大幅降低維修、製造成本。缺點最大扭力承受度低乾式雙離合器因排列緊密,通風性差,加上缺乏油壓散熱,僅能藉由微量的空氣及金屬傳導來排除熱能,因此不適合承受過大的扭力輸出,很容易造成離合器過熱而燒毀,此外無油潤滑的乾式接觸摩擦,加上每個離合器都是單片結構,摩擦耗損相對提昇。DQ200橫置引擎搭載的7速乾式的DSG重約73kgDQ500橫置引擎搭載的7速濕式的DSG重約93kgDQ250橫置引擎搭載的6速濕式的DSG重約96kgDL501縱置引擎搭載的7速濕式的S-tronic重約141kgReference: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03&t=1956712&p=1若有錯誤,再煩請高人指教
順便說明乾,濕式的差別。濕式二組離合器都是多片離合器片型式,即一片鐵片夾一片摩擦片,未加壓時是動力分離狀態。濕式離合器是靠油Pump抽液壓油(也是齒輪油)加壓離合器,乾式是靠馬達控制獨立閥體油,移動撥㕚推動二組金屬環對離合器簧片片加壓。所以乾式不會泡在油中,也沒有油Pump+控制閥,動力傳動效率比濕式高,但2008年剛推出時,造成一堆災情,肇因於馬達機構故障,後來查出是過熱(沒散熱機制)。濕式因為有散熱器,加上油又多,而且油Pump軸就接在飛輪穿過二組離合器中心軸(所以共有三個軸),是純機械式。所以理論上,濕式不怕操的。而乾式機械及馬達機構也改良過,否則乾脆學別人退回傳統AT,那還不簡單。
Ixemcel wrote:VW DSG 7速...因此DSG並不適合進行動力改裝,容易加速雙離合器的老化。(恕刪) 請問大大這是不是表示如果入手280匹版本的TSI不建議再改晶片讓馬力超過300匹甚至以上呢?謝謝
Ixemcel wrote:VW DSG 7速...(恕刪) I大描述非常詳盡,請問2.0TDI扭力為34.7kgm加上晶片改裝扭力可提升5.5kgm這樣就是40.2kgm,這樣250的離合器承受的了嗎
小弟不確定DQ250是否能承受多大的扭力值上限,不過小弟自己擁有過5代GTI跟6代GTI,兩台車都是改裝K04渦輪系統,小弟的經驗DQ250不可能只能到38公斤的扭力~~其實6速濕式系統我覺得不必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