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掛turbo的車如octavia開到高山區.如阿里山.合歡山.太平山等.馬力.扭力

novocain wrote:
小弟家小蝸~機械+渦...(恕刪)
大哥的車是1.4jetta嗎?
渦輪車的表現真令人意外! 太棒了! 有人知道柴油車的表現如何嗎?
tt421010 wrote:
掛turbo的車如o...(恕刪)

tt421010 wrote:
渦輪車的表現真令人意...(恕刪)


2.0 TDI走武嶺與中低海拔山路相較,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同。
是的~似乎是全台唯一,原廠有而代理未引進的規格
渦輪本來就是為了克服飛機在高海拔區域空氣中氧氣不足的產物

高山症狀本來就會比自然進氣的引擎好上很多
1993年金全壘打!汽油版的
跑合歡山非常的喘~差點爬不上去
看到不少車上高山都說很喘,我沒上去武嶺之前也覺得困難重重,不過上去之後卻覺得十分簡單,沒有傳說中那麼難爬啊!
FIAT PUNTO 1.2也能夠輕易上,油門並沒有踩很深,連一半都沒到!



上過幾次,第一次拆空濾套絲襪,第二次和第三次就不拆直上,覺得有影響但並不大,1.2的小車沒渦輪完全沒問題!
~我不在家
1.6加渦輪上去數次,只要保持1500轉以上(渦輪有開)力道相當飽,所以手動維持渦輪常開都不會覺得有差,低溫所帶來的好處更多。
如同樓上的朋友所言,
渦輪增壓就是二次大戰期間,為了因應高海拔的空氣稀薄,
解決戰鬥機引擎出力受影響而大量被運用的。

自然進氣因為空氣稀薄,同樣是吸一口氣但含氧量卻大不同,
因此造成引擎出力受影響。

渦輪增壓則是以加壓方式將空氣灌入引擎,
在低轉速尚未於進氣歧管產生“正壓力”時,或許與在平地時會有些差異。
但當轉速提升到一定,進氣歧管開始產生“正壓力”時,就沒差多少了,
因為渦輪在增壓到一定程度後,會藉由排氣洩壓閥保持進氣的增壓值,
既然增壓值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那表現自然就不會差太多囉,
頂多就是引擎轉速要多個幾百轉才與平地相同的出力,但感覺不出來啦!

整體而言,比自然進氣的表現要好得多了。
覺得歐系車和日系車差別比較大吧!
hyperallenliu wrote:
看到不少車上高山都說...(恕刪)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