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都改為倒車下坡 ... Fabia 短小車身,停車倒車都比 SUV 簡單多了。
而 kan9938、je6688yr、chunguan 都有提到 Hill Hold,
前進上下坡 感覺得到作用,chunguan 煞車踩到底的說法似乎和車主手冊較一致,
倒車上坡的部份就待改天路況允許再來試試。
另外套用上 je6688yr 提供渦輪增壓的觀念後,
更知道面對不同路況,油門應該如何因應。
以前開車都不注意引擎轉速表的 = =
現在反而覺得引擎轉速表比時速表重要 ..... 且有趣!
以下再提出一些心得與問題:
油門愈踩愈順 .... 今天汐五高架上高速公路車況不錯,
不小心就踩到 110 ~ 120。
大腳油門會強迫降檔 今天有體驗到了,
瞬間從 D7 到 D4,應該是拿來超車用的,
不過我心臟還不夠大 .... 馬上一放油門又回到 D7,
感覺會傷到 DSG?
想請 chunguan 補充提示提一下 ”含煞車” 是什麼意思?
是指持續地淺踩煞車嘛?所以最好踩深一點?還是點煞?
另外離題帶到底盤:
長輩提到 Fabia 的底盤很硬,和他坐過的 Golf 類似,
底盤硬是指車身過彎不易傾斜?
底盤軟Q 一點是不是車子面對崎嶇一點的路況會比較舒服?
行駛汐五高架松山機場到圓山路段,車子時速在 100~110 之間,
感覺車子有些許的左右晃動感,但在其他路段又不會那麼明顯。
我在猜測是風阻太強的關係嘛?
之前開 SUV 不太會有這種感覺,是因為車重的關係?
misterkidult wrote:
看了幾位車友的心得真...(恕刪)
misterkidult wrote:
長輩提到 Fabia 的底盤很硬,和他坐過的 Golf 類似,
底盤硬是指車身過彎不易傾斜?
底盤軟Q 一點是不是車子面對崎嶇一點的路況會比較舒服?
歐系車的底盤大部分都是Q感很好的,
您所謂的長輩會覺得Fabia硬派,
應該都是用日系車的標準,
日系車通常都是軟綿綿的,
除去車體剛性較差之外,
他們都是以軟調的懸吊設定來吸收震動營造行路舒適感,
但是遇到連續起伏或是連續拐彎的道路,
就無法平衡車身的慣性移動。
反之,歐系車的作法是維持一定的Q度,
或許遇到坑洞車內仍有一定的震動,
但絕對是過濾衝擊感之後的效果,
而且不會再引起第二波或第三波的"餘震"。
這是歐系車與日系車在懸吊設定上的邏輯概念最大差異。
也因此,日系車跑起山路來通常比較難給駕駛者信賴感,
在山路上通常就必須減速來應對,但在直線上又是一條龍,
歐系車則是山路直線兩相宜囉!
其實開DSG就像開手排車一樣, 必需要學習的是用油門來控制車速
而不是用煞車來控制車速, 路上常看到有人開車的時候
一路煞車燈一直亮著, 這種開法來開DSG, 離合器一定會早掛
轉速當然是一個很好的判斷工具, 但是開久了都是用引擎聲來判斷的
我的第一部手排車, 甚至沒有轉速表, 剛開始的時候都是用車速來判斷換檔時間
真不知道有些引擎聲低到車內聽不到的車, 手排要怎麼開
以前開自排車時候 習慣上是 加速 靠煞車來減速 在減速或轉彎的時候就放油門 腳淺淺踩在煞車上(含著煞車) 直到靜止
這樣開是從駕訓班/長輩教車時後就養成的 那是比較適合傳統自排車開法 60>50>40>30(轉彎或減速)
其實所謂的中段煞車 以前go車誌偉嘉有示範過 大部份人坐的時候根本踩不到煞車底
因為大部分人開自排車踩到中段就滑到停了
真的緊急時煞車根本踩不到底 這時就算車子有ABS也不一定會作動
中段就是踩比含煞車要深 踩到60>30 然後直接放掉滑行
因為DSG要踩到底 斜坡輔助才會啟動 所以大家要稍微改變開車一下習慣 尤其是斜坡停車的時候
misterkidult wrote:
想請 chunguan 補充提示提一下 ”含煞車” 是什麼意思?
是指持續地淺踩煞車嘛?所以最好踩深一點?還是點煞?(恕刪)
控制油門其實比煞車難 路上看到沿路踩煞車的我都會閃開或是超過
SKODA DSG配的是渦輪引擎
轉速在1500轉以下是比較省油的 想省油就順順踩上去就好
高檔位低轉速才會省油
要爬坡需要出力再大腳踩給它降檔
yenchee wrote:
其實開DSG就像開手排車一樣, 必需要學習的是用油門來控制車速
而不是用煞車來控制車速, 路上常看到有人開車的時候
一路煞車燈一直亮著, 這種開法來開DSG, 離合器一定會早掛
轉速當然是一個很好的判斷工具, 但是開久了都是用引擎聲來判斷的
我的第一部手排車, 甚至沒有轉速表, 剛開始的時候都是用車速來判斷換檔時間
真不知道有些引擎聲低到車內聽不到的車, 手排要怎麼開
(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