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向不要講,看看南北向的緯度橫跨幾度就好。歐洲大陸很多國家之間都可以互相開車過去,要從冷一點的北歐開到熱一點的南歐都不是問題,難道他們半途中就要換個「適應當地氣候」的機油嗎?拜託查一下最近歐洲的最高氣溫,絕對比這個小小台灣還悶熱……現在的汽車都是以「全球」通用的角度在設計了,可能除了冷氣或散熱系統之外,引擎在設計之初早就考慮到必須適應全球大部分區域的氣候。台灣又不是在極地或赤道,顧車也不是這樣顧的……
台灣原廠已經折半里程在保養了,要說嚴苛也已經200%嚴苛了。有如大樓耐震度8級就夠,硬是要蓋到16級,居然還嫌不夠??!!
假設3萬公里保養引擎可耐用40萬公里,而一萬以內就保養可以耐用80萬公里,但有幾個可以開超過40萬公里以上的?那樣提早數倍保養又有何意義?
藍色機械人 wrote:
有疑慮的人要不要去查...(恕刪)
拜託查一下最近歐洲的最高氣溫,絕對比這個小小台灣還悶熱…
真的嗎?這種日子在歐洲會有幾天?或許全球暖化,連的歐洲天氣
也跟台灣一樣了?

並不是說這樣就叫比較顧車!只是有些事情,需因地制宜而有所改變…
就像手排在歐洲賣的好,但到了的台灣,會是這樣嗎?
在歐洲用的是這樣,不見得台灣也同樣適用。
當然車是自己的,腳踩下去的感覺,是自己最清楚。
只是用過的人在此提供建議-合不合用就看自己了!!
至於我們這些前浪的心酸,聽不聽,後浪自己評估吧,反正後來的修車錢及浪費的時間是你在付的...
內文搜尋

X